探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方法增长学生才干

2013-12-29 00:00:00杨景洪
成才之路 2013年32期

摘 要:生物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其中实验是本学科基础。通过实验课可以更好地使学生学好生物课,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增长学生才干。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实验教学,加强对学生的实验能力进行培养。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必要性;才干

一、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必要性

生物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其学科基础就是生物实验。因此,生物在课程的设置上应该倡导观察和重视实验教学,是一种实践性的学习。实验作为一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教学方式,它可以说既是一种教学的过程、又是一种教学的方法与手段,对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具有极为重要影响。

基础教育要由传统的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 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生物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科学基础的学科,每个概念规律的建立与发现,都要以实验为基础。因此,对初中生生物科学素质的培养,更依赖于生物的实验教学。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际操作,加深对所学生物知识的理解,增长了才干。通过实际操作,会遇到理论课上所发现不了的问题,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科学素质。

二、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现状

(1)教师重视程度不够。以往的生物实验教学是要求学生根据实验原理, 让学生对已知的实验结果进行验证,而探究性实验教学则需要以学生作为实践主体, 在老师指导下,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一种教学形式。但是受到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 教学观念陈旧, 对探究型实验教学这种教学方式理解并不够, 在实验教学中引导组织不够严密, 缺乏有效的指导, 仅仅满足于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原理和方法,实验过程过于讲究形式。受到课时等的影响, 在引导学生做实验时, 常将探究性实验改为验证性实验来完成, 或将实验集中进行等。教师应该在探究性实验教学中合理设计教学, 进而启发引导学生自行设计、操作实验。对于动植物细胞分析内容中,很多时候都得依赖于教师的基础知识。如果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能够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会导致学生对生物课失去兴趣。

(2)学生参与热度不足。学生对生物实验在生物学中的重要性并没有充分的认识, 学生之间相互讨论、进行学术交流的时间较少。学生在生物实验学习中缺乏主观能动性,不能主动地去思考问题,缺乏对科学研究的积极性。比如说好多学生进实验室大都是抱着玩的心态,每次试验的目的不明确,更不用说去真实详细地记录试验过程了。

(3)外围环境不利于生物试验教学工作的开展。由于受到升学压力影响, 多数学校更为重视的是相关中考的科目,而对非中考科目重视不足, 致使了一些非中考科目深受其害。虽然生物实验在部分地区已经作为中考科目,但是对于初中生物实验课程的教学依然没有足够正确的认识,仅仅是作为一种应对考试的方式进行教学,没有考虑到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及创新能力。

初中生物实验室教学的有效方法

(4)改进教学中的实验演示环节。生物实验教学演示是生物老师在实验教学中最为常用的教学方式,实验教学中生物实验演示可以起到重要引导作用。因此,老师在进行实验演示的规范性与科学性就显得格外重要了。在改进生物演示实验教学方面的主要措施有:第一,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观察。要让学生了解实验的重点、难点以及此次试验的教学目标,在实验的重点方面,老师要引导学生注重自主思考,提高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开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能力以及动手操作的能力。还可以对实验的重点环节进行反复演示,使学生能够深刻了解其中包含的道理。第二,老师的实验操作一定要规范。老师在进行实验演示的时候,规范的操作及演示,对于学生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实验的要领有很重要的引导作用,并对学生最终能够自主地进行实验操作具有重要意义。

(5)加强学生课外实验的引导。学生进行生物课的课外实验,是对课堂实验教学的有益补充,也是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身边的大自然是我们学习生物知识的最好课堂。可以适当地布置一些适合学生动手的小实验,例如自制简易水族缸,自己创建一个小生态系统。例如采集一些植物根茎或叶片自作标本,并组织学生互相评比,这也是生物教学的重要内容。

开展丰富多样的生物实验活动,可以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关注周围的世界,充满对知识的探知欲望,在实验中帮助学生形成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学生应该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学习知识,在实验过程中获取知识,锻炼自己的能力,不断增长才干。

参考文献:

[1]吴秀萍.浅谈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及策略[J].科教纵横,

2013(6).

[2]庞社霞.如何上好初中生物实验课[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3).

[3]叶青丽.初中探究性生物实验的现状及实施策略[J].黔南民族师

范学院学报,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