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学校应当成为学生发现自己潜能的地方,应当成为学生获得成长最大帮助的地方,应当成为学生人生旅途中的一个快乐驿站。只有某种无处不在的学校文化形态,才能让这一切成为可能。只有这样,学校的生命力才会永不枯竭,永远显示出它的生命意义。教育的过程就是生命与生命交流的过程,文化就是这个过程的载体;教育的本质是促进生命逐渐觉醒,文化的积淀就是生命意义的彰显。
关键词:学校文化;生命意义;教育规律
“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马卡连柯语)学校教育的失败,不仅是个体生命之花的凋零。学校需要何种形态的文化的基石,新塍初中从教育先贤的智慧中寻找到了自己的核心价值追求:和谐、儒雅、创新、阳光。
一、和谐——遵循教育的规律
和谐,似古树年轮,印证着历史长河中所发生的每一个细节;和谐,如日月光辉,烛照着人类社会前行的光明之路。“将相和”的典故,“和为贵,谐为美”的箴言,太多的历史都在传递着和谐的圣火!
和谐,代表着生活的真善美,代表着人生每一份健康的情愫,是人心灵深处所蕴藏的独特的精神内涵与追求。和谐,将搭建起你通往成功之路的天桥。
(1)绿色与智慧:教育让环境说话。学校为苏州市绿色学校。“超越”主题雕塑矗立于学校广场中央,西南侧拱以“思轩”文化壁廊,东南侧辅以一条紫藤盘绕的回廊。穿过广场,便可以徜徉于曲径通幽的“品芳”小花园中了。各种绿化植物、文化石刻与校舍建筑错落有致、相映成趣,各类文化标牌、标语点缀其中,做到了让草木说话,墙壁育人。
(2)心育与科研:关怀“弱势学生群体”。学校为张家港市教科研先进单位,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是学校自“九五”以来的办学传统与特色之一。“十一五”期间,学校分析办学形势,定义了本校“弱势学生群体”的内涵:外来民工子女及“问题家庭学生”,并申报承担了张家港立项课题《公立初中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苏州市重点课题《初中生亲源性心理辅导研究》,寻找 “让每个孩子品尝成功的滋味”的教育梦想,实现和谐学校文化氛围的办学目标。目前,两课题顺利结题,后者获苏州市教科成果一等奖。
二、儒雅——用学养健全人格
儒雅是深湛的学识。潇洒飘逸、“斗酒诗百篇”的李太白;风流倜傥、才思敏捷的曹子建;豁达开朗、文纵千古的苏东坡,腹有诗书气自华,不凡的学识成就了他们,他们也为儒雅做了最好的诠释。
儒雅是温文尔雅的气度。关云长通宵达旦秉烛夜读《春秋》的执着,周公瑾“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洒脱,毛泽东“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豪迈。再悠远的历史也不能磨灭他们儒雅的气度。
(1)阅读与智慧:知识充实人生的厚度。学校注意到了“阅读的不足是当代中学生成长的重大缺陷”、 信息社会背景下阅读的形式悄然改变的学生成长背景,开展了“广义阅读教学”,申报成功了全国“十一五”教科规划2009年度教育部立项课题子课题——《农村初中“广义阅读教学”生态模式的实践研究》,通过开放图书馆、阅览室,建立班级图书馆,开设读书节、阅读课等手段,丰富校园的“儒雅”元素。
(2)快乐与成长:德育用活动开展。学校是苏州市德育先进学校。除各类常规活动外,学校做到每月一场电影,每学期一次特长学生的文体竞赛,每学期一次师生作品展示,每学期一次团体心理辅导。还根据学校实际,举行宣誓仪式、特长学生评比等特色活动。
三、创新——挖掘教育的潜能
创新构想是人类智慧中最美丽的花朵。创新,是一种勇于创造新事物的思想,是一个人智慧源源不断的源泉;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一种推动时代进步的精神,是人类社会发展生生不息的动力。
(1)实践与科技:品牌用特色铸就。学校是江苏省青少年科技协会会员单位、江苏省车辆模型协会会员单位、江苏省航空航天模型协会会员单位。学校航模、车模队在省市比赛中屡创佳绩,获得个人和团体各种奖项93次,学校两名教师被评为江苏省优秀科技辅导员,学校多次被评为优秀组织单位。
学校成立陶艺、剪纸、摄影、刺绣、缝纫等兴趣小组,开设综合实践课程,安排教师兼职辅导,每学期各组织一次评比活动,让更多的学生能展示自己的特长。2008年以来,有32人次在市级以上竞赛中获奖。
(2)规律与效率:管理走科学之路。学校是市行风建设先进学校。学校通过强化教师尊重教育规律的文化认同,追求教育的生态效益。为提高管理效率促进办学质量,学校建立“教学质量调研领导小组”“课改工作领导小组”“三风建设领导小组”三个管理组织,并提出了“做好五项调研”“开展四个工程”“打造三个平台”“开好两次家长会”“开展一种广义的阅读活动”等创新型管理举措,在有限的教育时间内追寻无限的教育教学效益,提高课堂效率,切实减轻学生负担,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四、阳光——让校园充满生机
我们莘莘学子就是阳光,青春活泼、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眼前是一片光明,心中是满满的希望。用阳光的心灵,扬起知识的翅膀,锻造坚韧的性格,筑就健康的人生,构建和谐的校园。
教育也是一缕阳光,照耀每一个生命的自然健康成长,关爱每一个生命的自由和谐发展。着眼于孩子们的未来,为孩子们的可持续发展构建原生态的和谐环境,让孩子们在成长的路上快乐地收获着属于他们的成功。
(1)学生与体育:身体健康第一。切实把“阳光体育”作为素质教育突破口。克服学校执行力、应试压力、学校组织智慧等三方面阻力,让“阳光体育”成为学校的常态,履行“每天体育锻炼不低于一小时”和“丰富校园生活”的承诺,开展丰富多彩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多种体育比赛。学校在大课间评比中多次获奖,校篮球队、田径队在市级比赛中取得较理想的成绩。
(2)教师与态度:做阳光的使者。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前提,师资力量与教师的职业态度是传递阳光的媒介。学校大力培养教师业务素养,完善制度考核提高教师端正职业态度。学校每学期请进专家讲学不少于1人次,外派教师培训与观摩不低于教师总人数的70%。目前,学校教师中硕士以上学历(含在读)7人,张家港市级以上骨干教师8人。
(3)校务与民主:决策公平公开运行。学校依法治校,章程健全,有严格的民主决策制度和程序,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对教师有广泛的凝聚力和约束力。
依托学校“和谐、儒雅、创新、阳光”核心文化价值,学校连续两年获得综合质量评估三等奖,连续三年获得市文明单位称号。学校成为苏州市德育先进学校、苏州市绿色学校、苏州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张家港市教育行风建设先进学校。学校语文组、政治组在近年课改月中整体展示,语文组被评为市“园丁先锋号”,学校校报、校刊、网站等在市级评比中分别获一二三等奖。在2009年中,我校教师参加市级以上竞赛,有46人次获奖,共有68位同学获得省、苏州市、张家港市各级各类比赛奖项。其中在后塍片文艺会演中,我校代表队大合唱、课本剧均获一等奖,大合唱代表后塍片参加全市文艺调演。2009年5月,在江苏省第十六届青少年科技模型竞赛获得伞降火箭模型团体二等奖,6名学生分获个人一、二、三等奖。10月在苏州市“星湾杯”中小学航空模型比赛中,我校代表队获得县市区中学A组综合团体第二名,单项团体两项第一名,一项第二名,两项第三名,15名学生分获个人一、二、三等奖。
编写一部让学校自己为之心动的校园传说,展现出一个个精彩的事件和形象,是对学校文化、学校特色的生动见证。我们注重用榜样激励新的榜样,以故事引发新的故事,让细节推动新的细节。用精致引来更多精致,用精彩引来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