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学生成才教师在合作学习中要合理定位

2013-12-29 00:00:00周汝中
成才之路 2013年32期

摘 要: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诸多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也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需要教师在指导学生合作学习中定位好自己的角色。

关键词:合作学习;角色定位;有利于成才

新课程教改中积极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其中合作学习就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学生通过交流合作,可以分享自己想法,倾听他人见解,从而获取知识,提高能力。这种学习方式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一位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个性得以张扬,它给我们的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已被教师越来越多地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感到无所适从,学生也游离其外。许多老师只注重形式,外表看起来热热闹闹,实际上一堂课下来学习目标也没有完成,导致课堂合作学习的低效、无序、多余。

笔者认为教师应正确扮演好合作学习的角色,合作学习才能做到切实有效而又不流于形式。

一、教师是合作学习过程的引导者,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语文老师应该帮助学生尽快进入合作学习的角色中去,使每一位学生都成为合作小组中不可缺少的成员。让每一位学生明确在合作小组中自己的任务、责任,要学会分享和合作,懂得尊重他人,懂得真实地发表自己的想法或意见。

二、教师是合作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合理科学组建合作小组

要想形成积极高效的合作学习,小组成员的优化组合是关键,教师可先对班级全体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摸底排查,根据学生的学业成绩、兴趣爱好、学习能力、个性特征、才能倾向等因素,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把学生整合搭配成4人~6人一个合作小组,尽量使各小组综合实力相当,无优劣之分,这样便于公平竞争。每小组成员都由好、中、差三类学生组成,这样组合既有利于优等生带动中等生“拔高”学习,又能帮助学困生“达标”学习,同时对优等生又是一个能力的锻炼,使小组形成互帮互促的学习气氛。同时还需明确小组成员的分工,谁负责分配组织,谁负责整理记录,谁负责交流汇报,谁又负责补充……总之,人人有事做,缺谁都不行。并且,组内角色定期轮换,以使每个学生得到多方面的发展,而避免优生唱主角,中等生是配角,差生当听众的现象,要让较差的学生也能主动参与,使同学间形成合作伙伴关系,在合作学习中集思广益,取长补短。

三、教师是合作学习过程的指导者,耐心细致指导合作技能

耐心细致指导学生合作技能是顺利进行合作的前提和保障。合作技能包括:独立思考、学会倾听、发表意见、接纳他人见解、提出疑问、交流总结、组织管理等能力,尤其注重学生听、说技能的培养。听,要求学生专心倾听别人发言,不可随意打断,要听出别人发言的要点并做出自己的判断;说,强调声音要响亮,条理要清楚,说话要简洁,要有的放矢。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去,倾听并观察各小组的意见和行为,了解学生合作学习、讨论的焦点、认知的过程,已经取得的成果,并在必要时给予合理的指导。

四、教师是合作学习任务的设计者,精心设计课堂合作学习的问题

精彩的生成必源于精心的预设。为了让每位学生都能投入到小组合作学习之中,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前,一定要有研究价值的问题。但并非所有问题都适合合作学习,也并不是每节课都要小组讨论,为了使合作学习真正富有成效,作为教师必须深入理解教材,与文本亲密接触,深切领会文本价值取向,从主题、结构、语言层面等方面读透课文,并且从学生实际出发,精心设计适宜小组合作的问题。

(1)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一般来说,较简单的认知学习任务可让个人独立自学或开展全班教学,没有太多合作的必要和价值。因为答案显而易见,学生完全不必经过讨论即可得出结论。如教学《父母的心》一文时,可设计“两口子宁愿一家六口饿死的做法是否明智”的小组合作讨论题,通过这一看似不明智做法的探讨,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主题,体会到父母浓浓的爱子深情。

(2)为某些容易产生分歧的问题。如果要解决的问题答案非常明显,而且是唯一的,那就没必要合作讨论了。

(3)为某些答案不唯一的开放性问题。一些开放性、探索性的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之后再进行充分地合作交流,可以提高学习效果。因为一个人的思维总是有局限的。合作学习一方面为每个学生提供了表达个性思想的机会,另一方面能汇集多角度的思想,便于学生在倾听中集他人长处,突破个人思维的局限,拓展自己的视野,建构问题的解决策略。

五、教师是合作学习情景的创设者,积极创设合作学习的佳境

首先,教师要以真诚的眼光注视学生,亲切的语气教育学生,信任的心态引导学生,努力营造一种宽松、愉快、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这样学生才能思维活跃,畅所欲言,有利于不同观点的相互碰撞与交流。其次,在学生产生疑问,出现分歧的时候,教师要适时为其提供一个讨论的平台,一种交流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发展学生语文素养。

六、教师是合作学习的促进者,科学评价激励合作热情

对合作学习的结果,教师要及时总结,表扬独到的见解、创新的思维、敢说敢问的精神,充分肯定合作成果,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不仅要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更应关注学生合作的过程;不仅评价小组的整体情况,更应关注每个学生的参与情况。对小组采取量化评分的方式进行激励,定期评选“优秀合作小组”给予一定形式的奖励。

总之,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时时刻刻本着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放下架子,蹲下身子,走近学生,走进合作,要以同伴的身份积极参与合作,及时对合作进行有效的指导和调控,使合作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