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教师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人才出发,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使教学方法与时俱进,与时代需求相适应,用生物学科知识严谨性、深刻性、系统性、科学性引领学生健康快乐成长。教师要发挥生物学科内在的优势,用千变万化的生物现象、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多种多样的生物实验,激起学生生物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生物学习,提高认识,生成能力。
关键词:初中生物;创新策略;素质教育;合格人才
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方式方法的创新,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优化教学方法,催生学生学习情感,激发学生创新意识,使学生获得生物知识,掌握学习技能,使学生能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探究学习,提高自身的能力素质,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一、围绕教学需求,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在情景交融、愉悦和谐的氛围中学习多姿多彩、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生物知识,并能形成持续的生物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生物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使学生从生物的视角去认识事物,探究生物,了解、掌握生物与科学、技术、社会和生活中的有关问题。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从学生的成长进步,终身发展出发,围绕教学目标的实现,学生素质的提高,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在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时,让学生通过探究、讨论的方法指导学生科学预习,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启发、点拨的方法,让学生大胆质疑,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在课后指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实践验证等方法,让学生在生活中检验所学的知识,学会总结提高、反思回顾。通过多种方法、形式的创新,改变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兴奋点,引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笔者在教学中不但要求学生完成课本知识的学习,而且引导学生将生物知识寄于生活的背景中,让学生理解生物科学是能够为人们服务的学科,让学生通过生活实践和网络资源搜集地方资料,科技创新的相关内容,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研究相关领域,在共同学习交流中,增长见识,开拓视野,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
二、完善教学手段,引入电教媒介,引领学生探究学习
生物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学科,与人们实际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当下,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日益完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围绕时代发展的需求,为学生引入“生动、快捷、直观、高效”的电教媒介,为促进学生知识的生成,教学效率的提高创造条件,作为生物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根据本学科的特点,整合教学资源,拓宽教学思路,优化教学过程,从而使生物课堂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赋予生物教学更广阔的空间,模拟生物的运动、观察微观世界中细胞已成为现实,电教媒介的引导,使生物教学更形象、更直观、更生动。在讲述有机生物形态结构等内容时,如果只用语言讲解不但费时,而且费力,还增加了学生的理解难度,如利用模型把生物形态结构展示出来,播放相应的影视资料,化抽象为形象,使复杂变简单,学生就会觉得生动有趣,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就会显著提高。如,笔者在教学“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的内容时,为帮助学生了解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小肠的结构特点,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通过合作、探究方式进行课前预习,在课堂上,我运用多媒体演示的方式,将人体的各种器官部件、排列位置、小肠结构等直观、形象地展现出来,让学生自己动手对各个器官的方位、构造、特点进行小结,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让学生感知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培养学生保护身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今后工作和学习拥有良好的身体打下基础。
三、注重形式创新,满足成长需求,提高生物教学成效
教师要用生物知识引领学生快乐成长,在设计教学方案时,要兼顾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与思想水平,整合和利用样本资源,校外资源,使课内外资源有机结合,设计出有利于教学目标实现,学生能力生成的教学方案,才能不断提高生物课堂教学高效率。课堂教学中,教师提出的问题一定要有启发性,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据理力争,无论是传授讲解还是做观察实验,都要设计一些激发学习兴趣,发散学生思维的问题,突出启发性,催生主动性,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实验之中,满足学生成长进步需求。在作业和检测时,都要改变过去单一、呆板的教学模式,采取课前知识小测验,分组竞赛等形式进行,在学生经过一定时间学习后,采取引导学生进行小实验、撰写生物小论文等方法,检验所学的知识技能,帮助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如,笔者在讲解“生物进化的原因内容”时,我引用央视“人与自然”上的事例为学生进行讲解,在远离大陆的海岛上的大多植物矮小、蔓生,昆虫的翅膀特别发达的实例,为学生解释了植物、昆虫为适应自然条件不断进化的道理。学生听得认真,学得主动,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使教学效率达到了最大化。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走出校园学习生物知识,理解生物在生活中的广泛利用。我利用学校靠近县城的实际,让学生走进附近的花卉培育、食用菌栽培,蔬菜大棚等场所参观学习,结合植物学有关知识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生产、实用技术教育,让学生充分理解生物学习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增强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放大了生物教学的功能与效用。
综上所述,教师要从学生的成长进步、能力生成出发,在生物教学中,创新策略,更新观念,改进方法,优化过程,调动和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掌握技巧,学到技能,成长为合格人才,促进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