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途径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2013-12-29 00:00:00马红娟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3年3期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语文课的目的是培养接受能力和发表能力。”“在发表方面,说和写同样重要。”因此,说话能力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通常一个健全的人可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读书、不写字,但是很难在较长的时间内不说话。说话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在家里,要与家人交谈;在课堂上,要回答老师的问题;在课间,要与同学交流……目前,小学生在听、说、读、写能力中,最欠缺的数说的能力。学生不善于与他人沟通思想、交流情感的现象普遍存在。口语交际就是对聆听、表达、合作、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等能力进行的综合训练。对小学生进行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是必要的,应该受到重视。

生活是口语交际的内容,口语交际是生活的工具。口语交际训练的天地是广阔的,途径是多样的。

一、在口语交际课上着重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苏教版教材中,每一单元都有口语交际专题训练,这些训练能使学生比较系统、快捷地掌握相关的口语交际知识,提高相应的技能。这些专题训练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着紧密的联系,非常适用,而且它由简单到复杂编排,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需求。口语交际课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

1.创设情境。教师要在课堂中设置某种情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激起他们的好奇心,调动他们的口头表达兴趣。如教学“我爱吃的水果”时,我把装满苹果、葡萄、香蕉和山楂的大玻璃盘展示在学生面前,请学生扮演卖水果的商贩,向买家推荐水果。学生仔细观察各种水果的形态、色泽,品尝各种水果的味道,然后用语言表达出来。在我为他们创设的情境中,学生兴味盎然,表现欲极强。

2.提供案例。如在进行“问路”这一专题训练时,我们可以提供案例:今天是星期天,小猪、小兔和小鸡一同去森林图书馆看书,他们走到一个十字路口,不知道该走哪条路。这时对面走来三只小熊,他们分别走过去问路,下面的问路方法对吗?谁更容易问到路?请大家评一评。(1)小猪连忙走过去说:“喂,去森林图书馆走哪条路?”(2)小兔说:“快告诉我森林图书馆怎么走!”(3)小鸡说:“小熊哥哥,打扰一下,请问森林图书馆怎么走?”通过比较,学生能迅速领悟到在问路时要有礼貌,要注意态度和语气。

3.实际表演。如在进行“学会做客”这一专题训练时,我们可以指名让学生表演,师生评议,然后师生表演、生生表演。这样,既有生生之间的合作,又有师生之间的合作。这种广泛的交流,创设了一个良好的语言沟通环境,学生间可以互相启发,互相交流,既能锻炼思维能力,发展口语交际能力,又能培养认真参与、仔细倾听、乐于交际的好习惯。

二、在课文教学中注重口语交际的训练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语言的主要阵地,它是师生的双向互动过程,我们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块主阵地,强化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教师要有意识地将口语交际的训练融入平常的教学中,在课堂上营造平等和谐的氛围,给学生创设自由学习、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情境,鼓励学生大胆交流,使学生始终在富有个性的、积极的思维中进行口语交际活动。

1.利用课文中的插图进行说话练习。苏教版语文教材每一课都配有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插图,这些插图能激发学生观察、联想和说话的兴趣,它们是鼓励学生说话的强有力的兴奋剂。如在教学第二册“识字一”时,我指导学生观察:“这幅图画的是什么季节?看!图上的小朋友多快乐呀,他们正在找春天呢!让我们把自己当成图中的小朋友,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去找春天吧!”春天无处不在,但我们该从什么地方开始找?按什么顺序找?我指导他们按先上后下、先远后近的顺序,说说图上远处画了哪些景物,近处又画了哪些景物,然后指导他们将整个内容连起来说,最后再想一想春天还有哪些图中没有的景物,从而激发他们的想象力,有效地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2.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模仿能力强、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我们还可以安排紧扣课文内容的表演活动。如学习《台湾的蝴蝶谷》《黄山奇松》等写景课文时,我让学生练习做小导游把美景介绍给游人;在学习《三个小伙伴》《公仪休拒收礼物》等故事情节较强的课文时,进行分角色表演。这些表演活动融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于一体,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表现欲,还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培养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审美情趣。

3.续编、改编课文故事,填补课文空白。如在教学课文《狐狸和乌鸦》之后,我让学生想象:第二天,乌鸦妈妈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块肉,它在家门口又碰到了狐狸,这之后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学生在想象的基础上续编故事,续编的内容非常精彩。有的说:“不管这次狐狸怎么说好话,怎么夸奖乌鸦,乌鸦都无动于衷。”有的说:“这次狐狸见夸奖乌鸦没有用,又心生一计,开始咒骂乌鸦,结果乌鸦气不过反骂狐狸,又上当了。”还有的说:“这次乌鸦假装上当,把涂成肉色的石片丢给了狐狸,结果狐狸张嘴一咬,把牙给咬蹦了。”……这既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学生续编出精彩的故事后,教师要及时地给予喝彩、鼓励。学生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感,增强了口语交际的信心和勇气。

三、在课间交流中随机训练口语交际能力

对话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交流方式,对话具有即时性。在学校,学生最多的空余时间就是课间,所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间交流中,对每一个话题或观点的表述都尽量做到流利、准确、有条理,并注意选择恰当的对话方式,形成良好的训练氛围。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在对话中不断纠正错误,提高说话质量。

四、在活动之后相机训练口语交际能力

抓住活动的机会进行口语交际训练通常会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我们学校经常开展的活动有:才艺比赛、六一文艺会演、班队活动、踢毽子比赛、篮球比赛等。在活动后,学生往往还沉浸在快乐之中,有一吐为快的欲望,此时,抓住机会让学生把自己最感兴趣,觉得最有意义或最能给自己带来快乐的情节说给大家听,他们肯定有话可说。当然,在交流的过程中,我们要提醒他们注意表达的条理性、用词的准确性和语言的流畅性等,久而久之,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就会得到提高。

五、在意外事件后不忘训练口语交际能力

我们的校园、社会常常会发生一些意外事件,学生们对这些突如其来的事,感到新鲜,充满好奇。这时候,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口语训练。如我班学生小王捡了小陈的铅笔后据为己有,小陈问他要时,他还振振有词,不予交还。我就此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讨论中,学生们各抒己见,对小王进行了批评,这既使学生受到了教育,又进行了口语交际的训练。

另外,我们还可以利用晨会时间谈谈所见所闻的新鲜事。平常我们多留心观察身边的人,细心地捕捉生活中的训练点,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及时组织学生进行训练,相信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会得到提高。

总之,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它是一项长期的教学实践活动。教师要以满腔热情关爱学生,以和蔼的态度亲近学生,让每个学生在说话中得到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感受到口语交际的魅力,使交际能力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