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泉因“平地涌泉”而得名,又称“八沟”,因地处自承德向东数第八条自然大沟川。清雍正七年(1729年)十月,八沟直隶厅设立,厅治所设在平泉镇,管理巴林左右两旗、翁牛特左右旗等地事务。倘若漫步历史长河,平泉镇的历史更为久远。据考证,宋辽之间驿路上设有很多馆驿,其中的铁浆馆、就日馆等均在平泉镇内,至今已经有千余年的历史。
清乾隆四十三年,改八沟厅为平泉州,民国二年平泉州改为平泉县,治所均设在平泉镇。
平泉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作为塞外古镇,五千年的红山文化、一千多年的辽金文化、三百多年的大清文化在这里积淀升华。
名胜古迹美名传
平泉的名胜古迹众多,瞻云就日牌楼、就日馆等馆驿是几颗耀眼的明珠。
瞻云就日牌楼位于迎宾街,与就日馆成一条直线。“瞻云就日”一词来源于《史记·五帝本纪》:“帝尧者,放勲(xūn,同勋),就之如日,望之如云。”词典中对“瞻云就日”解释为“贤明的君主恩泽施及民”,后多比喻得近天子。
这座牌楼的修建与清代平泉镇南门——宁远门有着重要的联系。八沟厅设立时,正值康熙盛世,殷民阜财,战乱远离,八沟未垒筑城垣。清咸丰元年(1851年),在八沟主街南北修有两个牌楼,北牌楼名曰“绥华门”,《诗·大雅·民劳》说:“惠此中国,以绥四方”,“绥华”蕴含有“安抚人心,以保持平静”之意;南牌楼名“宁远门”,宁远取自诸葛亮《诫子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意在告诫人民要想高瞻远瞩,对国家对人民有所作为,就应该淡泊名利,修养身心,可谓言简意赅,引人思索。宁远门匾额上题刻的便是“瞻云就日”,与门名之蕴含互为表里,构思精巧,令人叫绝。
两门命名与题匾之字皆有德化之意,出于何人没有考证过,但从中显示出古镇文化的深厚底蕴。
当南牌楼毁掉后,便在仿照当年宁远门之格局的基础上重修了瞻云就日牌楼。
这座牌楼采用了三间四柱九楼式样和单檐庑殿顶,粗大的立柱踏在硕大沉重蹲卧汉白玉石狮子上,层楼之间为镂空的板雕莲花,既简洁大方又柔曲婉转,每当旭日初升,楼顶的琉璃瓦闪耀金光,气势恢宏,庄严神圣。
就日馆等馆驿与古镇的历史渊源有一千余年的历史。宋辽签订澶渊之盟之后,两国开始架设友谊之桥,一条条驿路像一条条彩虹,将两地的命运系在一起。古城当时有两处馆驿,一处位于平泉镇罗杖子,名“铁匠馆”,宋代史学家刘敞以右正言、知制诰的身份在至和二年八月(1055年)曾经出使辽国,写有《铁匠馆》一诗:“稍出卢龙塞,回看万壑青。旷原开碛口,别道入松亭。卤马寒随草,奚车夕戴星。忽悲田子泰,寂寞向千龄。”刘敞当年走的古北口,一路经过顺州、檀州、古北口、柳河馆,来到今瀑河之西侧的铁匠馆,远离祖国,寂寞之情溢于言表。
就日馆位于平泉镇西山,在人烟稀少的辽代,馆舍什么模样已经无从知晓,或许只是几间简陋的草屋,或者实木筑成。往事如烟,昔日的痕迹已经随风远去了,但一位位身负使命的辽宋使节吟诗赋文,在历史的灰黄册页上留下了厚重的内容。北宋王珪皇祐三年曾出使辽国,写下了《就日馆》诗:“高原春霁荡妖氛,使馹重来路始分。虽远长安初见日,渐亲冀北已瞻云。东风未破胡天冻,芳草应连紫陌薰。早晚旅魂还旧斡,晨钟一到玉关闻。”
与古城结缘最深的名人当属苏颂。苏颂(1020年—1101年),字子容,泉州南安人,北宋的文学家、史学家,哲宗朝为丞相。主张“礼让”“息兵”。
历史记载,北宋名相苏颂在公元1068年和1077年先后出使辽国,途经古镇,北国风光神秀而雄奇,这些都给苏颂留下了深深的印象。才华横溢的苏颂一路上诗情勃发,两次使辽共写下了58首诗歌,其中跟古城相关的就有《和就日馆》等篇。“戎疆迢递戴星行,驿骑奔驰朿火迎。人向万山峰外过,月从双石岭间生。马蹄看即三千里,客舍今逾四十程。每念皇华承命重,愧无才誉副群情。”为了辽国和宋朝的和平,苏颂长途奔波,辛苦劳累自不待言,他心中所牵念不已的莫过于完成使辽的重大责任。
夜晚宿于简陋低矮的就日馆,苏颂夜不能寐,那盏在风中轻轻摇曳的灯火照亮了历史的星空。苏颂铺展开纸张,挥笔疾书,他凭借着一个政治家的观察和敏锐的思维,凭借着对于国家命运的忧念,细心地记录使辽的山川路线,风土人情,辽国政权的形势和主张,这些都成为辽宋和平往来必不可少的重要依据。回国后,他向神宗建言:“彼讲和日久,颇窃中国典章礼义,以维持其政,上下相安,未有离贰之意。”中原文化的勃勃因子在辽国的土地上扎下深根,他向神宗提出了继续与辽国和平友好的主张,包括就日馆在内的众多馆驿连接成一条和平的纽带,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
历经岁月沧桑,当年金戈铁马的契丹勇士与和平使者也早已凝固成了历史雕塑,当年的就日馆也如烟云飘散了。如今一座仿辽式建筑就日馆矗立在古城的西山上,漫步其间,望着展架上那一件件精美的鸡冠壶、鸡腿瓶等文物,辽宋的和平之风仿佛迎面吹来。在它的右侧不远处建起了苏颂碑林,建有包括苏颂在内的使辽文人的使辽诗碑刻长廊。这,成为人们感受古城深厚历史文化的好去处。
饮食文化灿如花
古镇饮食文化当中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御膳糖饼的制作技艺”“山庄老酒的酿造技艺”,省级非遗有“改刀肉的制作技艺”“八珍御酒的酿造技艺”。
御膳糖饼又名“南沙酥”,最初仅限于清宫皇室享用。清道光年间,宫中御膳厨师刘德才因为年老被逐出宫,颠沛流离,最终落脚八沟。为了生存,开了一家小小的餐馆,将御膳糖饼的技艺带到了古镇八沟,从此,南沙酥像一粒生命力顽强的种子,在古城大地开花结果,成为老少咸宜的美食。
南沙酥外形圆若玉环,中间呈淡黄色,外侧银白,中间印有圆形红点。细心观察,每一枚上的红点各不相同,这表示所用的馅儿不同,一个点为南沙馅,两个点为豆沙馅,三点为麻酱馅,四个为山楂馅。南沙酥由白糖、青红丝、瓜子仁、核桃仁、玫瑰等为配料,上好的面粉为主料,精心制作而成。南沙酥香甜爽口,滋味独特,但毫不腻人。2009年,南沙酥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2年,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改刀肉这道名菜也和清宫厨师刘德才有关。一次,道光帝想尝一尝新菜,便命令宫中厨师各自献艺,刘德才心想:皇帝吃惯了山珍海味,何不用普普通通的食材来做菜呢。他取来猪臀尖瘦肉和少量的猪脖肉,切成薄薄的肉片,又将其切成均匀的肉丝,再将被骨头汤浸过的竹笋切成细细的笋丝,随后,他将肉丝和笋丝混合翻炒,将鸡鸭汤、口蘑汤、料酒、陈醋、香油、姜葱等佐料倒入锅中,几圈过后,肉丝和笋丝金黄灿然,置于盘中,犹如一座宝塔,清香诱人。道光帝品尝后龙颜大喜,将此菜命名为“改刀肉”,从此成为宫中的一道名菜。
道光二十年,刘德才流落古镇,改刀肉被他带到了南北通衢的古镇,从此成为南来北往的人们喜欢的一种美食。在《平泉文化概览》中记载:“光绪五年,改刀肉传至王士荣,又传至赵文祥、许成祥、吕永和。平泉解放后,已经传了八代。”
“填不满的八沟”
清代雍正年间设置八沟厅开启了商贸繁荣的大门。“腹地商民移植频繁,鸡犬桑麻,千里同风,猗欤盛矣!亘古所未有也。”中原腹地和关外的大批商旅抓住了难得的商机,翻山越水,来到连接塞内外的咽喉要道——八沟开设店铺,镇上一时间商旅云集。作为重要的货物集散地,式样繁多的瓷器、纸张、布匹、鞋帽运往八沟。一头头硕壮的骆驼身上捆满了货物,从八沟出发,运往塞外;而赤峰、林东等地的皮毛、牲畜等也源源不断运往八沟,通向关内。那时,驿路上驼铃阵阵,好不热闹!
很快,八沟成为名扬塞内外的重镇,“填不满的八沟,拉不败的哈达”(哈达——赤峰的称呼)之美誉广为流传。
乾隆时期的八沟大街从城北七家延伸至城南南岭,长达二十余里,蜿蜒清澈的瀑河水穿城而过,远远望去,古镇如一艘扬帆起航的商船悦人眼目。沿河而建的街市上商铺栉比鳞次,牌匾若云,春发斋、五魁园、三元当、三星当等享誉关内外。
乾隆四十六年四月,清代文学家李调元途经八沟,在《出口程记》中惊奇地赞颂道:“两山分退,翠幛东横,上通锦州,下达喜峰口。街长十六里,瓦屋鳞次,商贾辐辏,人烟稠密。口外最繁华处也。”至清末民初,八沟商铺增至300多家,仅每一天销售的粮食就达60万公斤。
时光穿梭,民国之后,社会动荡,兵连祸结,日本鬼子入侵,烧杀抢掠,国民党抢夺地盘,无所忌惮,古镇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许多店铺、古迹被焚毁,人民流离失所。然而不屈的古镇人民顽强地挺起脊梁,与黑暗抗争,书写了一幕幕气壮河山的英雄壮举。1948年5月,古镇解放,历史的新帷幕由此开启。
如今的平泉镇已经形成了“七纵六横”的街道新格局,八沟大街宽阔整洁,商铺林立,往来熙攘,一派繁荣,被评为“国家级环境优美小城镇”“省级文明镇”,正努力向“生态山水之城、文化魅力之城、宜业宜居之城”稳步前进。
(责编:刘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