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乐呆,1947年生,河北省曲阳县人。河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曲阳县书协主席,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曲阳县文化馆馆员。
近年来公开发表书法及诗词、楹联作品五百余幅(首)。从上世纪90年代始先后参与了毛泽东诗词碑林书写及全国各类大赛并获奖。
2004年6月,小楷《道德经》获全国政协教科文委、中国新闻社举办的全国诗、书、画大赛一等奖,2007年获首届中华文人书画名家邀请展暨“沃豪杯”全国书画作品大奖赛特等奖,2008年在文化部举办的全国群文系统书画大展赛中小楷《道德经》获唯一金奖。多件作品被日本、泰国、新加坡等地友人收藏。
孔子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于书法艺术,张乐呆先生当属于“乐之者”。因其一“乐”,书法成了他毕生之追求;因其一“乐”,书法成了他一生之爱好,且成就斐然,在曲阳乃至保定书坛,提起张乐呆的楷书,人们无不啧啧称赞,并以收藏其书法为荣。
一
张乐呆生于“中国雕刻之乡”河北省曲阳县,他在上小学时就爱上了书法。当时家里穷,没有多余的钱买纸,他就想方设法找来旧报纸写字。家里没有书桌,他就把做饭用的风箱放倒当桌子,风箱放不平,就用东西支好。天道酬勤。张乐呆的书法水平长进很快,小小年纪就可以为乡亲们写对联了。
由于书法写得好,张乐呆先生被破例聘为国家正式干部,负责县里的群众文艺工作。多年来,他每年都组织举办一届全县书法展览,以繁荣、活跃曲阳的群众文化生活。张乐呆先生从1987年开始办班授课,每年举办一期书法培训班,学员总计达2000余人次,学有所成的学生也越来越多了,其中不乏有省书法家协会的会员,对促进曲阳县的书法事业和基础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最艰辛。张乐呆先生学书时先是学唐楷,后学二王、米、蔡等名家,数十年临池不辍,真、草、隶、篆、行五体皆能,尤精小楷。
古人云:“学书在法,而其妙在人。”在此,“法”讲的是规律法则,而“妙”指融会贯通,妙出心裁。“法”可以人人而传,而“妙”必其胸中之所独得。张乐呆先生随着阅历的增加和常年的勤奋习书,其书法的“妙”达到了跌宕遒丽的境界,受到众多书法界人士的好评。上世纪90年代,他应邀参与了毛泽东诗词碑林的书写。多年来,张乐呆先生曾参加过全国各类书法大赛,并多次获奖,部分作品受到了日本、泰国、新加坡等外国友人的喜爱而被收藏。
近半个世纪的春雨秋阳,张乐呆先生在其楷书上建成了宏伟的艺术殿堂,笔下有雷声,碗中有春光,自成一格,别有情趣。其字雄伟端庄似鲲鹏展翅,雄视千古,集古之楷书大成,是一种遒劲雄伟、内涵灵动、潇洒自如的字体。艺术爱好者追求的最高境界即是“技道合一”。入古得其法度为技,守静悟其精奥为道!张乐呆先生正是恪守入古守静的法则在书法艺术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与研究,才成就了他今天的艺术风格与书坛地位!
三
“中国是书法的发祥地,现在人们不写字,我很是担忧,我要尽一生绵薄之力,为汉字做点什么……”有一次,中央电视台华人频道邀请张乐呆进京,做了有关书法方面的访谈节目。在节目中,张乐呆如是说,“我不是做官的料,当不了官,我喜欢写字,写起字来,什么都会忘记。书法给我幸福感,也给我满足感。用陶渊明的一句诗说‘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就是我真实的写照。”
张乐呆先生为人性情豪爽,古道热肠,多年来他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2012年,在曲阳爱心公社发起“爱心艺术家作品义卖”活动中,张乐呆先生积极响应,慷慨捐献了自己的两幅书法作品。
(责编:一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