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上午,《当代人》杂志2013年12期出一校样。过不了几天,本期刊物就要付梓,今年的编务工作将要画上句号了。
有两拨客人造访,一位是业余书画评论家,一位是书法爱好者。他们都是《当代人》的作者,也是热心读者。谈及当下国画创作的同质化现象、书画市场与宏观经济形势的关系,以及基层文化人甘于寂寞的文化品格等等,很中肯,很交心。
开门办刊,一直都是本刊的宗旨之一。有客来访,于我们做编辑的,是一种幸福。来者,无非陋室小坐,清谈片刻。话题山南海北,唱念做打、说学逗唱,学术争鸣,民间风雅,融融月,淡淡风,浩瀚千江,青萍一脉。送走客人,凝神梳理思量,真是与君一席谈,胜读十年书。主客之间的观点、信息碰撞,总是浏览网络和纸质阅读所不可替代的。而这些,或者潜移默化影响着我们的选题、组稿向度,或者润物无声化作我们前行的智慧和能量。
当然,编读之间的往来,不拘于面对面的对谈。多年以来,与读者和作者之间毫无挂碍的沟通和交流,是我们的传家之宝,更是底气之所来。自《当代人》杂志改版为文化艺术类月刊,6年间,我们不仅联络着众多老作者、老读者,更结交了广大的新读者、新朋友。无论“鸿儒”,抑或“白丁”,在文艺的大纛下相识、相交,就是朋友。一个电话,一条短信,一封信件,一篇稿件,一个建议,一条意见,都是珍贵的和值得珍视的,是信任和友谊的开端。
对于读者和作者,我们永远心存感恩,心存敬畏。
2014年的日历就要开启。对办刊宗旨的坚守,是我们全体编辑的本分;更充分、更完满地达成广大读者的阅读诉求,是我们不容旁贷的责任。
为此,我们随时期待着您的来访、交流,期待着您的意见和声音。
本刊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