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前的现状
1、作为现代汉诗的百年历史总结的《中国新诗总系》,洋洋洒洒几大卷。却没有大陆的一篇散文诗选人,散文诗在中国大陆,尴尬的现状没有从根本上得以改变。2、据资料显示,新时期以来出版的个人散文诗作品集达700部以上,可是哪一本获得过文学界的大力推崇?哪一部受到理论界的关注?事实上基本没有。3、散文诗刊物,除了《散文诗》和《散文诗世界》外,还有什么?和刊载新诗的刊物相比,散文诗的主阵地可以用“孤岛”来形容。
二、认识的误区
1、散文诗是诗歌与散文的“混血儿”;2、散文诗是诗,只不过是穿了件散文的外衣罢了;3、散文诗是有“诗意”的小散文。
三、形成的原因以及分析
1、“散文诗不像散文那样语言写实、内容详尽、节奏舒缓,从目前的创作现状看,它自身的短处是语言展开相对局促,因其篇幅短小。信息容量也受到了限制,而且往往是虚多实少,有时还充斥着虚假的抒情和空洞的哲理。”由此,散文界并不看重这种“异化”了的文本,常常拒之于门外,有时把它与短散文一起被笼统地称为“小散文”。成为一种点缀和补白。2、在当代,散文诗并没有从纵向和横向建立自己的坐标。诗人、作家尽管也写一些散文诗,但他们大多是偶尔为之,无意加盟。散文诗没有在内部形成近距离的、心平气和的学术交流和探讨氛围。也还没有与当代诗歌建立起平等的艺术对话平台。3、目前散文诗缺少大气和风骨,缺少个性和力量,是因为散文诗作家缺乏对生命和人生的真诚体悟,缺乏更深层次的思考和高水准的探索,缺乏与外界的沟通、碰撞和交融。写散文的嫌散文诗轻佻做作,写诗的嫌散文诗浅薄平庸。4、散文诗批评的缺席使散文诗创作陷入“盲区”,造成了无序与混乱。创作和批评应该是相辅相成的,但由于散文诗批评缺席,一些积极有益的艺术探索没有得到及时的回应和肯定,散文诗创作中一些如无病呻吟、模仿作秀、自我迷恋、消磨艺术良知和个性等病态行为,不能得到有效地制止和矫正,对散文诗未能有一个全面的、总体的把握和必要的引导。
四、努力与出路
几乎与新诗发展并驾齐驱之际,我国现代散文诗领域内,出现了鲁迅和他的《野草》。散文诗是独立于散文和诗歌之外的一种新的文体。
散文诗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第四次对诗歌形式专制的反叛。中国诗歌自身发展的特点,就是诗歌日益走向散文化。
全国散文诗笔会目前的影响越来越大;很多的报刊都重新认识到了散文诗文本和文体的重要性,从《诗刊》《诗潮》到《青年文学》《人民日报》,从“我们”散文诗群的快速崛起,散文诗以集团冲锋的形式向文坛发起一浪高过一浪的冲击。散文诗终究会从报刊的点缀作用走向重要栏目的。
我个人写作新诗多年,这些年就是因为在各种报刊上阅读了许多散文诗后,极大地促发了自己创作散文诗的兴趣。这说明了目前散文诗的影响在与日俱增地不断扩大着。
在现代生活节奏变得快速的情况下、小说的冗长已经让人头疼,分行的新诗日趋口语化让人生厌。散文的碎碎叨叨让人心烦,唯有散文诗,在人心浮躁中,“她在丛中笑”。她的特质才柳暗花明逐步显露出来。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每个时代都有用来抒情的合适载体与通道。在现代文明高度繁荣的今天,本质高雅而外在舒适的散文诗绝对是最适合现代人阅读和排遣内心孤寂的最佳渠道。她可以承载历史和时代所赋予的职责,她可以让急功近利的内心沉寂下来,她可以让生活变得浪漫而诗意无限——因为这是散文诗特有的功能.或者说是她独具的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