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显示出我国的高中课程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为了能为祖国培养出更多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为了实现国际交流和社会发展的高层次英语教学目标,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迫切需要改革。教师要结合教学工作,对新课程改革中普通高中英语课堂教学遇到的问题进行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关键词: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教学改革
新课程标准倡导教育就是要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激发和提升,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要实现教会学生学会学习这一教育的终极目标,必须进行教学改革。我对课堂教学进行了一系列思考。比如,面对新课标我们如何转变教学观念?如何改进课堂教学方法?
一、英语课堂教学改革中的问题
(1)来自于教学观念的问题。①难以更新的传统教育观念。传统的教学观念,重教轻学,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意识的培养、发展。传统的教育观念使得教学过程中互动性很差,由教师单方面讲授,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英语的兴趣,并且学生养成了“唯师是从”“唯书是从”的惰性意识。而新的课程标准强调的却是重学轻教,要求教学中做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教学相长。②难以创新的传统教学方法。许多教师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已经总结了一套自己的教学方法。而我们现今的社会需要的是“研究型”“教授型”的教师,是能够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教师。因此,教学方法也要顺应时代需要。许多教师经过长期的在一线教学中的实践,总结了一套自己运用自如,且在应付考试上卓有成效的方法。殊不知,这正是社会称我们为“教书匠”的根本,这样的教师只是教书的“工匠”,而我们现今的社会需要的是“研究型”“教授型”的教师,是能够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教师。教是为了不教,这才是现代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教材要跟上形势的发展,教学方法更要顺应时代需要。
(2)来自于教学本身的问题。①英语考试机制难以撼动。考试是课堂教学的指挥棒。虽然大纲明确指出英语是作为一门语言工具来学习的,现代社会对于英语学习所提出的要求也是理解及表达能力的培养,但是高考的考查模式不变、高考对高分的要求不变、偏重考测知识而少考能力的考试方向不变,我们的教学重点就不能变,课堂教学的改革就难以走出困境。②教师评价机制难以突破。“分”不光是学生的命根,也是老师的命根。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就是看学生的考试成绩。改革难以深入人心的根本原因便是许多老师害怕一旦把“主体”地位归还给学生,教学进度受阻、学生成绩下滑会影响到自己的教学评价成绩。其实,无论什么改革都会存在风险,当我们未曾看到改革成果的时候有种种的担忧都是正常的。这就需要职能部门在改革的同时可以出台一套完善的教师评价机制,将“分”与评价的挂钩变为“能力”与评价的挂钩,相信会有更多的老师投身到改革的大潮中。
二、如何改进英语课堂教学方法
(1)更新教学理念。英语教师需把最前沿的知识带给学生,那就不能故步自封,不仅知识要跟上,理念更要跟上。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在于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因此,我们必须建立“授之以渔”的教学理念、下工夫研究如何开启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并不是合格的数学教师,这是因为他只有数学知识却没有考虑学生的心理,没有将知识与趣味性结合起来,只是停留在过去的“传道”中。可见,教学也要讲究艺术性。
(2)转变自身角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便是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所以,组织好课堂教学活动就成了教师的重要任务,要帮助学生制订好学习计划,寻找到适合学生实际的学习方法。一句话,教师要从带着知识走向学生变成教师带着学生走向知识。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3)改变教学方法。在具体的教学中,应做到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善于发挥教学机智,运用幽默的语言,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前苏联教育家斯维洛夫认为:“教育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就是幽默。”要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切忌大量知识的填塞,防止学生产生厌学心理。
新课程改革给我们带来了挑战与机遇的同时,也被广大教师认同。让我们以此为契机,研究新教材、新教法,并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不断反思。“在学习中获得成功是学生精神力量的唯一源泉,它能产生克服困难的动力,激发学习欲望。”通过课堂教学改革可以让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上找回自我,发展个性,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培养出更多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2]付敬辉.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改革初探[J].吉林教育,2008(12).
(山东省泰安市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