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小看景物描写之作

2013-12-29 00:00:00成莉
成才之路 2013年4期

从初中升入高中,作文字数由六百字变为八百字,很多学生非常苦恼。六百字记叙一件事情对他们来说已是绞尽脑汁、搜肠刮肚,把自己能想到的、认为可以写的都已经和盘托出了。过了一个暑假,一篇文章就又多出了两百字。无可奈何之下,有学生会硬着头皮在一篇文章内塞进两件事情。如写“寻找”,他会先写寻找母亲的理解,再写寻找朋友的理解,这样字数就绰绰有余了。还有学生知道写两件事情会削弱主旨的表现力,他就只好无限制拉长人物的对话,“妈妈说……我说”在文章里忙得不亦乐乎,硬生生地把自己变成了一台对话录音机。

出现这些情况,是因为刚进入高中的学生,在他们的脑海里,更多的是纯记叙的概念,还没有完全体会到描写的魅力。而作为高中的启蒙老师,就非常有必要结合课堂所接触的篇目,让他们彻底了解描写在文章里不可或缺的作用。当然,描写有多种类型,包括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肖像描写、细节描写、景物描写等,每一种描写都有其各自的作用。下面,谈谈景物描写对一篇文章的重要作用。

一、典型的景物描写能够渲染特定的故事氛围

一般人看到景物描写,都会认为它无非就是用来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的,其实不然。如鲁迅的小说《祝福》,文章一开始就有这样一段描写: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这是一段描写祝福景象的景物描写,通过远远近近燃放爆竹的声音渲染了即将过新年的喧闹喜庆的氛围,听着这样的声音,每个人都虔诚地期盼着新年所带来的新气象。可就在这样一个景象里,祥林嫂却如尘芥般被扫除得干干净净、无声无息、理所当然。这种万人共享的热闹和一人辞世的孤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对比中,无须千夫所指,人性愚私、人情冷漠在小说开头就已直入人心了。

二、典型的景物描写能够烘托人物的思想情绪

景物虽然是客观的,但写景之人则是有情的。作者对任何景物总会有自己的感受,在描绘客观景物的同时把自己的喜怒哀乐等情感融入到作品中去,将读者带入特定的情景之中,进而产生共鸣,给读者带来愉悦之感、陶醉之情。在史铁生的散文《我与地坛》里,作者从热闹拥挤的人群中逃避到另一个世界——地坛里,坐着或躺着,看书或想事。日复一日的亲密接触后,有了一段描写蜂儿、蚂蚁、瓢虫、露水等事物的景物描写。我们不知道作者是什么时候走出来的,但从这个过程却能知道这个过程有多么的艰辛。

在刚刚双腿残疾时,作者什么都不想看,什么都想不通,看不到希望,找不到出路。从这样一种茫然甚至麻木的状态到能感知草木竞相生长的声音,到发现每一种生物的鲜活灵动,不得不说,作者把艰难复杂的心路历程都赋予在这段奇妙的景物描写中了。从中我们不难窥见,作者已然明白,每一种生灵,不管它是多么的纤弱,不管它是何等的渺小,它们都有自己独特而永恒的生存价值。人亦如此,自己也尽然。所以与其说露水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还不如说作者颓废挣扎的心理轰然倒塌,明白人生真谛的作者顷刻新生。

三、典型的景物描写能够推动故事的情节发展

虽然许多学生都懂得文似山峰不喜平,但真正做起来却很有难度。因为取材于生活的事情,偶尔可以用欲扬先抑法、设置悬念法、巧造误会法等方法,更多的并不是一波三折而是平平淡淡的,所以他们无奈地都选择了平铺直叙。写温暖,莫名其妙地就温暖了;写顿悟,迫不及待地就顿悟了;写跨过那道坎,坎还没有设好就已经跨过去了。实则,水到渠成地安排一些景物描写,也能很好地推动情节的发展。如这样一个段落:上星期的数学检测已经揭晓,我的心一下子随之跌落谷底。独自沿着校园的小径走着,深感发自内心的无力与绝望。蓦地,隐约有一抹淡紫在闪现。走近一看,原来是紫藤萝花开了。淡紫色的小花氤氲着它所有的炽热与渴盼,肆意地在寂寥与凄清的夜风中摇曳,令人动容。墙角背后,阳光稀缺、风吹雨打,但是它以这般独特的美丽震撼了世人。望着它,我有了一种从未有过的信念,它会伴着我穿过无知彷徨的津渡,找到新的奋斗的方向。这样的景物描写就为小作者的思考提供了一个特定的“情绪背景”,自然而然地推动作者心境的变化,也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很多名篇也是如此安排的。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从一开始的颇不宁静到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最后我什么都没有,都是通过景物描写来推动的。

四、典型的景物描写能够深化文章的主旨中心

有人说过,景物描写在揭示文章的主旨上,有时和一个情节一样担负着同样的作用。景物描写运用得好,往往能收到“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的艺术功效,好的景物描写可以成为文章主旨的闪光点。

著名作家沈从文的《边城》,他给我们描写了一个山青青、水冷冷如桃源般优美而又相对封闭极具地域特色的生活环境。这样的湘西凤凰城,风光秀丽,民风纯朴,人与人真诚相待。而作者极力状写湘西自然之明净,就是为了状写湘西人的心灵之明净,借此讴歌一种淳厚的象征着“爱”与“美”的人性与人生,表达了作者内心对理想人生的执著追求。由此可见,表达深刻的主旨,不一定非得使用重词浓笔,有时在自然隽永的景物描写里,同样也能够收到强烈的反响。

用心体会景物描写,精心安排景物描写,不同的景物描写会彰显出独特的魅力。它将给你的写作带来意想不到的生动效果,让你再也没有作文字数之忧,唯有作文意味深远之悦。

(江苏省海门市实验学校高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