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等职业学校办学目标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英语教育要立足于学生的专业能力的培养,突出职业性和实用性。教师要分析中职英语教育现状,提出课程改革的专业化构想:即适应社会需求,构建以综合专业素养为培养目标,以提高学生职业英语能力为核心的中职英语课程体系。
关键词:中职;英语;课改;专业化
有的中职生英语基础、学习习惯差,使得中职英语课堂教学的开展较之其他文化课(如语文)更为困难。英语教学费时低效,时间投入与成效产出不成比例。教师难教、学生厌学,家长诟病,用人单位不满。历时多年的课程改革,收效不大。对此,需要反思英语教育是否切合学生现状和社会的需求。职校生源素质是定数,职教英语教学则是变数。定数决定变数,变数影响定数。中职英语课程改革的方向应服务于专业课程和职业岗位,与专业课衔接,为专业教学服务。只有这样,职教英语才能焕发生机。
一、英语课程设置专业化
职校普遍存在重视专业课,轻视文化课倾向,为强化学生专业技能,片面压缩文化课教学时数。《大纲》规定中职英语课程包括基础英语和提高英语两大部分。基础阶段部分基本要求教学时数为220学时,较高要求教学时数为260学时。一般要求在第一、第二学年开设,每周3~4学时。许多学校难以达标。英语只开设两个学期,每周4学时。甚至有的学校只开设一学期,每周6学时。很少有开4学期的。教学时间不足,教师只能“满堂灌”,学生没有时间消化和训练,知识的吸收也就无从谈起。
现行英语教材为通用教材,没有专业区分,属于公共基础英语。其知识面广,几乎涉及所有专业。虽然许多学校开了专业英语课,但问题不少。如门类不齐(仅限于商务英语、旅游英语等几个文科专业),师资缺乏、教材不适用等。如我省编职教英语教材偏难,偏深,内容偏多,与学生实际基础和起点相差甚远,学生难以接受。在编排上,以语法和知识点罗列为主,内容滞后经济,不能体现工作岗位的要求。虽部分教材名字很新,加上“实用”“岗位”“基础”等词,但仅体现在多选了几篇说明文,多了些应用文写作练习和一些日常生活情景对话,严重制约英语教学质量。
课程设置的原则是生活性与实用性。一年级学的基础英语,教材不宜难不宜深。教学内容选择原则是重听说、轻读写。主要掌握英语的基础知识如常用词汇和短语、日常口语、基本时态、常用句型等。听说内容应生活化,即紧密联系当代学生热衷的事物,如上网、购物、时尚、饮食、天气、问路、娱乐、交友、流行歌曲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的阅读部分可以多些西方国家的文化背景、风土人情方面的知识,介绍中西方文化的比较、生活习俗的差异,以加深学生对英语语言文化的理解,能较为自如地进行英语交流。到了二年级,要提高专业英语课的比重,增强英语教育的实用性。学校可根据现有专业设置,分设相应的专业英语课程。如旅游宾服专业可开设导游英语、饭店英语,商务专业可开设商务英语、物流英语、外贸谈判英语,市场营销专业学《营销英语》。各专业都应该有不同内容的英语教材,如计算机英语、数控英语、机械英语、服装英语、会计英语、医药英语等。专业英语应尽可能细分,如饭店英语还可分为餐饮英语、大堂英语、客房英语,尽量与具体的专业课程对应。专业英语课与基础英语课的比例,可以设为2比1。教学时数应严格按照大纲的规定,开足开齐。
二、师资培养专业化
课改方向明确后,教师就是决定的因素。专业英语是一门交叉型课程,教师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背景和一定的英语水平。
目前在岗的中职英语教师大都是英语专业毕业,缺乏专业知识,缺少行业实践背景。他们对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岗位了解不多,一般只能胜任基础英语的教学,难以满足学生的专业需求。
专业英语,语言只是载体。专业知识的缺位,专业英语课难免出现“以己昏昏,使人昭昭”的现象。比如due diligence这个词,一般的词典无法查明其含义。这是个专业术语,财会专业用语意思是“现场核查”。中职英语教师的综合英语基础水平非常扎实,但这一能力在其他专业领域,无疑要打个折扣。如上面这个专业术语,英语教师完全能给学生讲清它的意思。但如学生对术语的中文意思也不懂的话,英语教师就要承担起专业知识讲解的任务了。
而中职专业课教师对本专业内容有着深厚的基础,英语水平也都在二级以上。因此,在专业英语课师资的配备上,可以用英语课教师,也可用专业课教师。但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必须进行相关知识的进修与深造。一般来说,教专业英语课,专业教师比英语教师更为胜任。因为专业教师有英语知识的基础,而英语教师的专业知识基本为空白,相关知识的补充专业教师显得更快捷。
师资水平直接影响教育质量。职教课程专业化,必须培养“复合型教师”。针对专业英语师资不足状况,必须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师培养方案。一方面需要教师提高进修学科业务,充实专业知识的自觉性,更需要学校为组织教师到相关企业锻炼,增强实践教学经验提供相应的制度保障,使专业英语师资队伍更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
三、教学活动专业化
中职学校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侧重于有关专业技术的需要,加强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应用英语的能力。但是现在的职校英语教学基本还是以学科为中心,传统的知识型教学仍占主体地位。英语教学没有顾及学生实际的英语水平和就业需要,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涉及不多,三年(实际在校两年)的中职英语学习,对就职岗位用处不大。有的学生连本专业最基本的专业词汇都不知一二。教学中,学生的职业英语能力培养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不能较好融合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教学活动脱离职业活动来进行,学生学非所用,与实际的工作需求相差甚远, 不能满足用人单位和就业岗位的需求,不能较好地体现中职教育的就业性与实用性。英语教学必须重视实践,指导学生将所学的听说读写知识,运用到具体的职业活动中。
(1)引导学生将专业学习与英语学习有机结合。让学生熟知、亲近现实的生活英语,使英语学习内容显得生动、具体、真实,使学生感悟、发现英语的作用与意义,增强英语实用意识,提高学习兴趣,增强交际能力。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英语,为生活而用英语。例如在计算机专业课堂上,当某台计算机出现故障时,屏幕都有相应的提示,教师可以故意制造“故障”,引导学生进行计算机专业英语学习。如屏幕出现“Keyboard Error or no keyboard present”时,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单词缩写,学生明白具体的含义后,再由教师指导排除“故障”。
(2)将学生的英语学习与工作岗位紧密联系起来。把课堂搬进生活,把学生带上就业岗位。从工作实践中选取某一典型场景,作为学生观察的客体。教师用语言描绘指导,鲜明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如导游在亭林公园带领游客登马鞍山时,雨后的上山小道很滑,导游提醒游客要小心。教师问学生:这时英语应该怎么说?很多学生脱口而出:“Takecare”“Becareful”等,没有一个学生使用“Mindyoursteps”这一正确的表达。教师适时给学生讲解词组含义,使之懂得mind不但有“介意”的意思,在英美人士交际中更多的是用来表达一种关心式的提醒。类似的表达还有从轿车出来时提醒“Mindyourhead”。
(3)将学生的英语学习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比如举办英语演讲比赛、英语小品晚会、开展英语歌手评选、浏览英语网站、观摩英语原版影视及媒体网络,或与境外网友交流。
(江苏省昆山第一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