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导读思练写”教学模式是对原有的教学模式的创新,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积极思维,参与语文教学课堂,活跃课堂氛围。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能够不断得到培养和锻炼,语文素养不断提高。
关键词:教学模式;构建;应用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导读思练写”这种教学模式遵循了语文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与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运用“导读思练写”这种教学模式。笔者结合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分析了传统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着重探讨了“导读思练写”教学模式的构建和应用。
一、传统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缺乏主动性。在传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往往照本宣科,教学内容索然无味,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不积极思考和回答问题,没有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师生之间缺乏互动,学生是被动学习的接受者,主观能动性没有发挥。
(2)缺失必要的朗读。在语文课堂上听到朗朗读书声应当是正常现象,但是走访各个中学,却很少能听到这样的声音。教师往往在语文课堂上从头一直讲到结束,对学生似乎没有任何朗读的要求,从与教师的交流中了解到教师强调课上几分钟的朗读没有什么效果,课下学生应该多花费些时间来朗读。还有教师强调即使给学生朗读时间,学生却不愿去朗读。究其因是老师没有真正发挥教师的监督作用,在语文课堂中只有给予学生充分的朗读时间,教师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朗读,学生才能逐渐形成朗读习惯。
(3)教学模式缺乏创新。很多教师一直沿用旧的教学模式,按照原有的教学步骤来进行语文课程的讲解。例如在学习《济南的冬天》这篇文章时,老师首先讲解作者老舍的背景经历,然后进行文章段落的划分,进行段落的意思归纳,老舍怎么进行济南冬天的描述的,花费了大量时间,最后简单总结全文。这是一种常态的教学模式,教师在对课文的讲述时没有引发学生的思考。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家乡的冬天与济南冬天的不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每堂课教师都是重复同样的模式,没有一点新意,教学课堂必定是沉闷、无趣的。
(4)教学思想落后。初中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动、好奇心比较强,教师在语文课堂中没有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些特点,进行符合学生年龄、心理特征的教学设计。目标仅仅是完成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往往是枯燥乏味的,没有从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进行教学研究,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导读思练写”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
(1)“导读思练写”教学模式之导。导的意思就是教师用合理的教学方法逐渐导入新课,改变传统的开门见山的教学方式,利用导入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山中避雨》这篇课文时,教师不是直接根据课文内容讲述山中避雨发生哪些故事,而是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生活中有没有避雨的经历?很多学生都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自己的避雨经历,如有的看到美丽的闪电景色,有的看到了小动物的出没等等,激发起学生们兴趣。然后教师逐渐导入今天要学习的《山中避雨》的内容:在作者所描述的山中避雨的过程中,发生了怎样有趣的故事?这种问题导入的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采用不同导入方法,目的都是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氛围,提高教学效率。
(2)“导读思练写”教学模式之读。读是整个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教师要进行读的教学方法的设计和传授,学生才能有足够的兴趣去读文章并读好文章。首先要把握一篇文章的写作线索,避免阅读过程中的盲目性。在读的过程中更要提醒学生思考段与段的关系,对于精彩段落,要注意写作的特点和格式,进行大声诵读。尤其是古代诗词,如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要读出节奏和作者描述的山的气派和心情,读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需要根据文章的感情进行朗读,体会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娱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通过不断地练习,使学生积累阅读技巧和培养诵读习惯。
(3)“导读思练写”教学模式之思。思这一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的思考习惯,语文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行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而这些能力的形成都与思密切联系。如果没有学生的思维,学生仅仅是对知识的死记硬背,学生的各种能力培养将难以进行。所以,教师在语文课程的教学模式中如何启迪学生思考是一个关键环节。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进行问题质疑,不能仅仅进行知识的讲解,要创造各种情境和条件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求知的过程发现问题,展开思维去分析问题,主动搜索各种信息,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养成勤思考、爱思考的习惯。
(4)“导读思练写”教学模式之练。练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一个巩固阶段,是教学模式中一个必要环节。根据所学内容安排一定时间进行知识的练习,每堂课都要给学生练习时间,保证学生及时消化每堂课的知识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练习时间有随堂练习,也有单元练习,还可安排期中、期末的阶段性练习。把所学知识看做一个整体,划分为各个阶段,有计划、有步骤地展开知识内容的达标训练,让学生不断温习、巩固并掌握所学知识。如学习《敬畏自然》这节课时,就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人类是不是自然的智慧的产物?作者认为自然创造人的目的是什么?”通过练习增加对课文的理解。
(5)“导读思练写”教学模式之写。写在“导读思练写”教学模式中主要是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学生不仅仅要锻炼听说读写能力还要锻炼写作能力。在课文教材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学习课文材料的写作方法和写作特点。如在学习叶圣陶的《苏州园林》这篇文章时,了解作者对苏州园林的亭台轩榭,假山、池沼、林木是如何绘声绘色地描述的:如“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假山的堆叠,隔而不隔,界而未界”等等。赞美园林设计的独具匠心,表达了自己的喜爱心情,让学生从中去学习和领会,在自己的写作过程中进行运用。也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锻炼,尝试不同的写作文体,不断积累写作经验,提高写作能力。
总之,“导读思练写”教学模式构建和运用能够克服传统教学模式中各种教学弊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教学氛围,使学生稳固扎实地掌握语文课程知识。
参考文献:
[1]高娜.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反思与
构建[D].辽宁师范大学.2007.
(广东省河源市连平县溪山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