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低年级,主要是让学生对写话感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及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能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低年级学生的写话一直是教学难点,笔者认为写话教学应当从激趣、积累、训练着手。
一、激发学生写话的兴趣
心理学家赞科夫曾经说过:“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儿童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应该从小学一年级入学开始培养学生写话的兴趣。首先,引导学生练习大胆地说话写话。口头语言是学生书面语言的基础,口语交际训练是对低年级学生进行说写训练的主要渠道。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语文教材上的口语交际课,尽情地让学生说,先自己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说,组员补充,集中小组内所有成员的智慧,最后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其他组还可以作相应的补充,吸取更多的经验,吸纳更丰富的词汇。在口语交际课《春天来了》上,有的学生用上了前面单元中识字1中学到的词语,有的学生用上了课文中刚学到的句子,甚至还有的运用了自己在课外阅读中获得的新知识。学生一个个滔滔不绝,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把说的话写下来就不是什么难事了。接下来再布置学生写一段话《春天来了》,效果可想而知。其次,依据教材做好写话练习。教材是最好的最直接的教学资源。每次教识字文,都让学生把课文中的词语串成一段话,词语用得越多越好。学生都跃跃欲试,不少同学竟能把12个词语都用上,这既是对课堂教学知识点的巩固,也提高了学生写话的水平。第三,仿写课文。模仿是孩子的天性,特别是低年级学生,让他们模仿他人作品,从别人优秀作品中借鉴遣词造句和布局成篇的方法,是学生写作起步阶段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如在教完《乡下孩子》后,引导学生想象乡下孩子还可能干些什么呢?仿照课文写一写,学生的答案也丰富多彩。当学生对写句子有了兴趣时可以适当提高点难度,依据教材积极拓展学生的想象力。哲学家黑格尔曾经说过:“最杰出的艺术就是想象。”根据孩子的这一特点,在教完了《狐狸和乌鸦》以后,让学生练习续写,乌鸦找到一块肉,又一次遇到了狡猾的狐狸,这次肉有没有被骗走呢,狐狸又是怎样骗肉的呢?学生一个个擦出了智慧的火花,想象丰富而有趣。学生一旦对写话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快乐地去写。这样,也就为整个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加强学生阅读的积累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没有一定数量的语言积累,学生是写不好作文的。大量阅读书籍,不仅能够轻而易举地获得前人的智慧,也会大大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如果孩子在低年级就开始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那对他以后的发展肯定会终身受益的。为此,应创设良好的读书环境。笔者所在学校首先把教室打扮成书香教室,教室内贴上激励学生读书的名言,并在相应的角落设立“好书推荐台”和“读书加油站”,专人管理图书角。每天下午开辟“书香下午茶”时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自由选择读物进行阅读,使学生阅读量得到充分保证。教师和家长还可以巧用故事的悬念诱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带着故事的悬念主动去阅读。要求学生坚持天天读书,并准备好摘抄本,让他们在读的过程中积累好词佳句,每周在班上进行一次读书交流,为孩子们的说话写话打好基础。定期开展班级“读书之星”评选活动,让每一个孩子都爱读书,想读书。保证了一定的阅读量和阅读时间,学生就可以尽情遨游于知识的海洋。日积月累,积少成多,充实了学生的心灵,增加了学生的语言储备,大量的吸取必将为学生的习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重视学生写话的指导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写话应当循序渐进。从最简单处入手,从词到句,从句到段,从段到篇。如用“池塘”造句,有的学生这样写:“池塘里的荷花开了”。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这是什么样的池塘,什么样的荷花,给句子补充具体的情境,逐渐训练学生写话,由浅入深,逐步提高。还可以利用板书,引导学生写具体。课堂上老师可以在说话的基础上,把重点内容板书出来。如“有的……有的……,还有的……”“先……,接着……,再……”等,有了一定的框架结构,让学生进行填空式写话,学生就觉得容易多了,相应的写作兴趣也浓了。为学生创造练笔的机会,坚持写好日记。经常让学生在班上读自己写得比较好的作品,并大力表扬,好的作品还可以张贴在班里的“优秀作品栏”中。对于学生的写话作品,教师要以赞赏的目光来欣赏,尽量给每个学生展示他们作品的机会,让他们品尝成功的滋味,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
我们要拓宽渠道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充分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让学生在练习写话的过程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美丽,享受写作带来的快乐。
(江苏省如皋市白蒲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