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会计诚信缺失的问题已成为当前我国会计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教师要从会计诚信的含义着手,让会计专业学生了解会计诚信的重要性,同时多角度分析会计诚信缺失的危害和原因,提出加强诚信的对策,提高会计诚信水平。要坚持“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准则,创造良好诚信的社会环境,让会计诚实守信的原则能够深入学生内心,使市场经济秩序更加通畅。
关键词:诚信缺失;原因;对策
诚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而会计诚信是社会市场经济得以正常运行的灵魂。会计诚信承担着重要的角色,但它已失去了原本的意义。在失真的会计信息中会计信息使用者发生决策上的失误,违背真实意愿下交易,侵害了会计对象的利益,影响了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会计诚信的缺失不处理好,必将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一大隐患。会计专业学生必须认识到:重建会计诚信,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让学生了解会计诚信的含义
会计诚信是什么?会计诚信是会计对社会的一种承诺。它要求会计人员按照企业经营状况和会计制度,客观、公正、不偏不倚地把经济活动真实反映出来,提供合理、合法、准确和完整的会计信息,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服务。
(1)从字面理解会计诚信。“诚”就是会计从业人员要忠于会计事业,做好本职工作,工作上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品质。“信”就是会计从业人员要坚持守信用,树立信誉,恪守独立,不屈服于任何压力和不合理的要求,不提供任何虚假的会计信息,不以职务便利牟取私利,从而提高会计的公信度和透明度。
(2)从含义理解会计诚信。一是会计诚信要求会计人员客观、真实地来反映经济活动,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可靠会计信息;二是会计诚信要求会计人员尊重和忠诚于会计,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操守,通过精湛的专业技术与技能,提供一流的会计服务;三是会计诚信的建设是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会计诚信凭借自己与生俱来的特点,创造出会计品牌行业,成为人类生活须臾不可离开的职业。
二、让学生了解会计诚信的重要性
立信,乃会计之本;没有了信用,也就没有了会计。中国现代会计学之父潘序伦先生把信用视为会计工作生命线,可见诚信在会计行业中尤为重要。会计诚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否有效运行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点,更是会计行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
(1)会计诚信是经济运行的基础。在经济飞跃的时代,诚信赋予了重要使命。企业风生水起,诚信起了重要作用。诚信是企业的道德资源,如果道德缺失,信用遭破坏,市场秩序混乱,企业间交往因此中断。只有真实信息披露才能取信于市场,企业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做到游刃有余,立于不败之地。会计诚信的核心就是能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又能顾及他人和社会的利益,不仅强调了内在品德修养,同时又强调“互利”和“双赢”的理念。会计诚信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是经济正常运行的基础。
(2)会计诚信是会计之本。在市场经济下,诚信与经济利益息息相关。从“安然”事件到“银广厦”,让大家明白守信者得到该有的利益,而失信者将付出沉重的代价。如果会计师事务所诚信度够高,竞争力强就能得到较高的经济利益。相反如果陷入了信用危机,不但没有经济报酬还会受到相关法律制裁或终止营业资格。对执业会计师而言,诚信有助于他们开拓业务,增加合作伙伴,补充实力,在合作中获利。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诚信已经成为会计行业生存的前提,也是会计行业发展的重要保证。
三、让学生了解会计诚信缺失的危害
会计诚信缺失,会计职能失去原有作用。虚假的会计信息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危害企业的健康发展,危害市场的经济秩序。
(1)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企业管理层、政府、股东、债权人、税局、金融机构、合作者等都属于企业会计信息使用者。他们具有有效利用会计信息的合法权益,和提供客观、准确会计信息的要求。然而有些企业为了经济利益造假账、编制虚假报表,使得会计信息失真。这结果直接误导了会计信息使用者作出正确的预测和决策信息,给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带来负面影响,致使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合法利益得不到保障。以安然事件为例,安然申请破产清算,资产将按清算顺序缴纳税款、发放职工薪酬、偿还银行借款等,其资产净值已经趋近于零,投资者权益注定血本无归。安然的破产不单冲击了投资者,也冲击了金融机构,包括投资银行、商业银行、养老基金和共同基金等。
(2)危害会计人员自身利益。孔子曰:民无信而不立。个别会计人员为了追求个人的利益,徇私舞弊,献谋划策甚至参与伪造变造会计凭证,编制虚假会计信息。他们丧失了会计职业道德,丧失了最起码的法律意识,轻者不得从事会计职业,重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有的社会中介机构通常作为被审单位的保护伞,为其保驾起航。五花八门的虚假陈述,虚假的验资报告和审计报告浮出水面,让审计部门防不胜防。会计诚信的缺失,有的会计人员自身难咎其职,最终自酿苦果,一败涂地。如银广厦事件中,注册会计师通过伪造金融票据等手段,虚构业务收入和利润,出具失真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最终遭到了法律的严惩。这些惨痛的教训说明了这一切。
(3)危害企业自身利益。会计诚信缺失的主要手段就是虚列收入与支出、债权债务、税金及利润。企业的原始凭证不再健全和完整,计量的依据失去了真实性、可靠性;计量验收制度也形同虚设;内部价格以及计量方法不再发挥作用;全面弱化了企业管理活动,致使企业失去了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就安然公司为例,股价从之前的最高点90.56美元跌到0.36美元,昔日巨头不得不吞下自己精心酿造的苦果。同时为该公司掩盖虚假事实的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被美国各州吊销了营业执照,禁止向上市公司提供任何的审计服务。
(4)危害市场经济秩序。没有信用就没有秩序,市场经济就不可能健康发展。遗憾的是目前大量的会计信息失真,践踏会计信用的现象频频发生。据调查,一些企业因为信用缺失,导致巨额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个别上市公司接二连三地恶性造假,有的非上市公司则随处可见虚假凭证、虚假账簿、虚假报表、虚假审计、虚假评估等等,严重危害着市场的经济秩序。
四、让学生了解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
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笔者认为,可以从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两大方面进行分析。
(1)直接原因。①会计人员的职业操守。会计诚信缺失与会计人员有直接的关系。在现阶段,部分的会计人员为了钱或权,在道德观念上越走越远,失去了最基本的理智。或者明知领导的虚假作风敢怒不敢言的事例多不胜数,从而导致会计信息严重失真。会计人员职业操守的缺失不可忽视。②公司谋取小集团利益。公司为了应对和蒙蔽有关的执法部门检查,直接授意或指使会计人员做假账,谋取小集团利益。会计人员处于被动状态又不得不做造成的会计诚信缺失,公司的法人代表和会计主管部门负有主要的责任。③政府监管部门乏力。会计诚信缺失反映出政府部门打击的力度不够,存在失职行为。会计失信的行为屡禁不止原因在于造假者没有及时得到应有的惩罚。个别执法人员常因人情世故执法不严,有法不依,对相关责任人只给予警告、严重警告、责令改正的处罚。个别监管部门的乏力大大助长了造假者的胆量,这一原因也是值得我们关注的。
(2)根本原因。①经济利益驱动,失信成本低。会计诚信缺失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背后有巨额的经济利益报酬。如企业想获取投资者的大量投资就必须得到投资者的信任,通过虚假的财务报告来达到目的是企业惯用的手段。或者企业想获得政策倾斜、减少税费支出等都如此。同时我国的打击力度不大,都是重者经济处罚,轻者行政处罚就过去了。与经济利益的巨额回报相比较,失信的成本太低了。久而久之,很多的企业看到了所谓的商机,跟着效仿起来。这一连锁反应下来,企业铤而走险得到了报酬,而社会的失信风气助长,虚假行为泛滥,致使会计的造假闹剧不断地上演。②有的注册会计师监督不到位。有的注册会计师作为社会监督的重要角色没有发挥到自己应有的作用,相反还一起助长会计信息的失真,导致会计诚信进一步缺失。随着市场经济发展,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竞争也越来越大,一些会计师事务为争得生意,就以降低审计收费标准的手段来获取。同时我国实行市场准入的行业制度,大大降低了违规的机会成本,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也就体现不出来了。③会计准则的滞后性。经济腾飞的21世纪,原有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已经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形势。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的人就是通过钻会计制度或会计准则的空子来达到自身的经济利益。发展局势不断变化,滞后的会计准则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五、让学生了解重建会计诚信的对策
(1)建立会计信用公示制度。信用公示制度要求合法化,做到客观公正,方便快捷,让全社会的人员受益。信用公示可采取网络(QQ或微博)、报纸、杂志、电台、电视等形式发布信用信息,实现信用信息资源共享。公示制度下还要定期发布相关企业诚信或失信的信息,让全社会的人员进行监督和管理,让企业明白失去诚信的代价是多么的沉重。
(2)加强会计人员诚信教育。诚信教育,笔者认为应该从不同层面的人员进行教育。①在职学生教育。在校的学生,诚信教育可以通过教师在课堂上或身边案例分析中不断学习取得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教师应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同时多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让学生明白诚信的重要性。强化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观念,形成诚信者受尊重,失信者遭鄙视的社会氛围。②在岗会计人员教育。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要不断地提高他们的思想意识,形成严谨的工作作风。继续教育过程中,通过正反面教材要求会计人员必须身体力行,自我督促。会计人员应做到要爱岗敬业,依法办事,坚持准则,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保守商业秘密。如果存在会计诚信缺失,财政局可以从会计从业资格证的后续教育或会计专业资格考试中给予一定的处罚,至此达到在岗的会计人员能够严把会计诚信关卡。③健全企业内部监督制度。内部监督的基础是会计监督。企业必须明确董事会、股东会、监事会和经营者的职责,形成各司其职、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治理框架。建立和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监事会对财务工作的监管作用要尤其突出,并使之有效实施。
(3)加大处罚力度。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尽快建立民事赔偿机制。对参与造假人员,不论是公司经营者还是注册会计师、会计人员,只要公民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受害人就可以提起诉讼。对恶意造假人员,加大执法力度,依法进行经济处罚或刑事处罚,决不姑息迁就。同时加大对会计信息的稽查力度,使其造假成本远远大于造假收益。对典型单位和责任人,从严处理并公之于众,形成巨大的威慑力量,有效遏制会计造假势头。
(4)健全和完善社会监督机制。健全和完善社会监督机制必须加快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清理、整顿。完善审计立法,推行标准化的作业制度,建立一个具有高度权威性的法律体系来约束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行为。明确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失和舞弊中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加大注册会计师的违规成本,使审计监督具有合法性和有效性,提高监管质量。同时还应强化政府监督,加强一体化的社会监督,规范会计工作,不断提高会计诚信水平。
(5)加快完善会计准则,减少虚假信息的施展空间。根据企业发展需求,财政部门应该进一步研究和完善会计准则,减少会计虚假信息的施展空间。会计准则要尽可能缩小会计政策选择的弹性区间,适当增加财务报表附注分析,鼓励企业非财务信息披露,严格规范关联交易信息披露,加强现金流量信息的报送和考核等。
结束语:诚信,是会计行业生存之基、发展之本、力量之源。会计专业学生要认识到:加强会计诚信是会计行业永恒的使命。重建会计诚信刻不容缓,从根本上加强教育和整顿,确保会计行业的真实性和可信性,相信会计诚信环境一定会大有改观。
参考文献:
[1]胡霞.对我国会计诚信问题缺失的思考[J].经济师,2008(12).
[2]张以宽.论会计诚信危机与职业道德[J].财会月刊,2009(9).
[3]李颖辉.试论会计诚信[J].中国科技信息,2006(1).
[4]黄勇.关于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研究[J].商业经济,2006(1).
(广东省博罗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