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由人民选举产生、受人民信任的国家权力机关,必须始终牢记我们的权力来源于人民,一定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牢记党的宗旨,把为人民服务作为人大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密切联系群众,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与人民群众心心相印,真正体现人民的意志。
人大的优势在于与人民群众有着天然的联系,但我们也必须认识到,人的认识本质上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宗旨意识、群众观念也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必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通过一定的社会实践才能有效养成和遵循。如果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人大与群众的联系是自然而然的,忽略了通过实践来历练和增强宗旨意识,就很可能会栽跟头。人大机关与普通市民群众客观上离得比较远,存在一定的空间距离;同时,由于人大不负责具体事务,在与人民群众打交道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群众更多地会向政府及其有关职能部门反映情况、提出诉求,这对市人大特别是人大机关同志群众观念的树立和保持会带来一定影响。同时,因制度设计等多方面的原因,人大有许多会议活动等事务性工作,一些同志习惯于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用在机关内部事务上,较少有时间、有精力、有机会深入基层和群众,久而久之,与人民群众的距离会越来越远,体会不到基层工作的实际状况,感受不到群众的喜怒哀乐,不了解群众的真实想法,同基层与群众存在“隔膜”。
因此,对人大脱离群众的危险,我们一定要保持高度的警惕,要不断学习、自我提升,走出机关、深入基层、融入群众,在实践中切实增进与群众的感情,真正把宗旨意识、群众路线装到心里去,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看待问题、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切实把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切实增强践行群众路线的自觉性、紧迫性和实效性。
教育实践活动以来,我参加了一系列区县人大、人大代表、有关部门及基层群众的座谈会,大家在对人大工作给予充分肯定的同时,也指出了不少问题。对大家反映的这些问题和情况,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勇于直面,找准症结,及时改进,把群众观点、群众感情体现在人大工作的各个方面。教育实践活动要真正取得实效,必须在“真抓”和“实干”上下功夫。
一方面,要真抓,做到动真碰硬,触及灵魂。我们要真心诚意地征求意见建议,把群众意见作为一面镜子,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原则,以闻过则喜的境界,虚心听取大家的批评声、抱怨声、不满声,把问题查摆得更清楚,真正做到“拜群众为师、向群众学习”。
另一方面,要实干,确保践行群众路线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我们要积极拓展载体和渠道,促进人民群众有序的政治参与。在原有良好人大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向公众开放、市民旁听、代表联系社区等的工作力度,积极探索完善市人大网络信息平台,推进人大代表通过网络平台征求意见、联系选民工作,让群众更好地了解、关心、支持人大工作,凝聚起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人大领导要深入到基层一线和市民群众中,特别要深入到条件艰苦、环境复杂的地方,认真倾听人民呼声,真切了解群众的意愿诉求,不断增进对群众的感情,使人大始终扎根人民、得到群众信任。我们要与时俱进提高群众工作能力,做到统筹兼顾、有效平衡各方利益。面对社会发展环境更加复杂多变、利益诉求更加多元多样的局面,必须重视和加强自身能力建设,不断提高综合协调、统筹兼顾的能力,善于坚持依法办事,运用法治渠道、法治方式协调利益、化解矛盾;善于协商合作,运用协商民主的方法,综合各方利益,平衡各方需求,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事务和多元的舆论意见中找准突破口和切入点,使出台的各项法规兼顾到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团结最广泛的力量,促进社会各方互利共赢、和谐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