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转型思维对编辑策略的透析

2013-12-29 00:00:00张文春
人民论坛 2013年14期

【摘要】“博士文库”是集合了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高端论文系列出版物。文章从选题策略、组稿策略、装帧策略、营销策略和品牌策略等角度,探析“博士文库”编辑策略,提出从把握作者、打造高质量的产品、细分产品、推动精细化运作、拓展品牌影响力等方面提升其竞争力和影响力。

【关键词】转型思维 博士文库 编辑策略 选题策略 组稿策略

“博士文库”是集合了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高端论文系列出版物。它探讨当前社会热点尖端问题、凝聚学术思想、创新知识体系,因此,在全国有七八十家出版社争相出版。博士文库的出版,反映出版社优秀编辑有自觉承担启迪时代精神的社会责任感,有将文化传播到读者的雄心与抱负,有催生有价值的思想使其广为传播的职业操守,才能编辑出版具有时代感、使命感、能够传之于后世的精品力作。精品力作的推出是通过编辑活动、编辑策略来实现的。

毋庸置疑,编辑需要思想,应当成为作者的灵魂和指挥;编辑需要策略,出版资源需要整合利用,对各项具体编辑业务有引导和约束作用;编辑需要境界,书籍千古事,甘苦寸心知;编辑需要水平,把有价值有思想的稿件沙里淘金,化平淡为神奇。笔者认为,编辑策略是编辑对出版资源的决策和谋略,是对市场内容、呈现方式、价值取向、政治立场的追求,这种追求会落实在出版流程的各个环节中。读者通过出版物能够感觉到编辑在想什么,在提倡什么,在导向什么。

为博士出版学术论文创造条件,使更多的优秀论文成果能够走上交流的平台,进入公众的视野,发挥应有的影响力和辐射力,2008年,笔者在中国人事出版社开创了“博士文库”,受到业内专家和各级领导的高度肯定。为了推动高端学术论文集中出版,使更多博士论文得到及时传播,以《博士文库》为交流平台,为政产学研提升高度融合创造条件。

选题策略

在众多策略中,选题策略是编辑活动中的核心策略,对出版物是至关重要的。选题内容新颖、有价值,将直接决定出版物的命运,编辑成为整个编辑活动的组织者、主导者、掌控者和运营者,在整个编辑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随着新形势下出版业发展深度转型,对选题策略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策划编辑不但具有坚毅、聪慧、果敢与胆识,而且具有前瞻性、敏锐性与洞察力,不仅能策划出好的选题,而且能优化出选题策略,表现为选题内容创新、选题表现形式丰富。

笔者策划的《博士文库》最初的编辑策略是:博士文库是棵树,要让它长得枝叶茂盛。树的主干是社会科学,树的枝干是人力资源管理、公共行政管理和人事人才理论。为了使《博士文库》成为精品,打造出品牌,只有将博士文库改版才能与时俱进,在全国几十种博士文库中脱颖而出,经过再三权衡使选题策略进一步优化,准备大胆尝试走两种路径:对国内直达学科前沿的热点问题汇集综合,将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最新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和学术思想加以筛选,捕捉到需要的选题;对国外社会科学、自然科学领域领先学术研究成果、学术思想进行翻译,捕捉到需要的选题,突出学术的前瞻性、国际影响力。

组稿策略

最初,博士文库的组稿策略是面对北京大学、吉林大学、浙江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开设了人力资源管理和公共行政管理、人才管理的博士论文。转型改版后的组稿策略是以我国科研院所、大学高端作者群(博士生导师)为依托,以点带面(博导带领的博士)辐射作者范围,组稿时精选的导师是学术领域的开拓者、领军人物,入选博士、博士后的论文、出站报告是学科的前沿及热点问题。

在出版行业激烈竞争的态势下,编辑吸引、争取高端作者成为出版精品力作的前提。而作者资源的重要意义不亚于品牌资源,出版社优秀品牌背后是靠作者支撑起来的。专业、职业作者中的优秀作者、重要作者,具备很高的市场人气和获奖概率,需要编辑用心维护,争取成为自己的独家专属。作者的专业背景和学术影响力使得稿件具有了学术上的权威优势,让读者阅读出版物时,就已经站在了时代的学科前沿。

装帧策略

英国美学家约翰·伯格说:“观看先于语言”。“正是观看确定了我们在周围的地位”。笔者认为,“看书看皮,看报看题”,由此可见出版物的封面对于赢得读者青睐有着重要作用。多年的编辑实践活动让笔者体会到,首先,在学术图书装帧之前,编辑要读懂书的内容,把握书的性格,判断书的定位。不妨把书看做有生命的机体,书的内容以及封面、扉页、勒口、正文版式、插页、纸张材料等都是生命的组成部分,精益求精的设计,让读者能够正确领略编辑思想。其次,转型后的博士后文库作为高端学术出版物,要有国际化品质、高雅大气、具有时尚元素,又要透着浓浓的书卷气、简洁自然、不失韵味,争取装帧设计与书的品味自然和谐达到完美的契合。最后,编辑还要在成书统筹方面提升综合能力,配合美编和出版印制人员对用纸材料、印刷方式、定价策略、印量斟酌加以选择与组合。

营销策略

任何出版物要树立“内容为王,经营为先”的理念,这就要求编辑工作要始终坚持以“以读者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将营销策略贯穿编辑活动的全过程。联系营销部门,健全出版物在民营书店、新华书店和网络书店的发行渠道。

努力把握读者需求。只有主动、用心地研究读者的阅读心理,正确处理好社会价值、学科知识、研究能力的关系,才能筛选出科学的、符合读者需求的选题,出版有竞争力、有较高应用价值的出版物。

更多倾听读者呼声。读者的意见反馈是市场效果最直接的反应,也是市场变化的晴雨表,具有市场意识的编辑会经常进行市场调查,建立畅通的、长期稳定的读者反馈通道。

致力提升读者品质。编辑要处理好迎合和引导读者的关系。满足读者的精神渴望,提升读者的审美品质,应该成为每个具有营销意识编辑的执着追求。

编辑只有在编辑活动中经常分析营销、业内动态,才能在比较中找到自己出版物的优势和差距,才能探索前行之路,进而打造品牌,提升核心竞争力。

品牌策略

随着博士文库品牌的建立与发展,不可能局限于出版物这一平台。品牌策略就是要以博士文库主品牌带动子品牌的创建,如:第一,论坛。定期举办论坛,加强与作者的交流,谋求专家的支持,在业内形成影响力和认可度。第二,网站。利用网络媒体为作者和读者提供方便的同时,对图书品牌进行形象宣传。同时,利用网络平台的便捷性和广泛性,积极联系国内外学者,有效提升转型后博士文库的知名度,加快推进品牌建设的进程。第三,人脉。充分发挥编辑的主观能动性,调动编委会成员的积极性,进一步拓展选题思路,完善选题策略,进而增强品牌影响力。

博士文库出版伊始,我们就把它设想为层次定位较高,体现政府意志、带有官方行为色彩,争取主管主办机关—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支持的出版工程。由人社部副部长担任编委会主任,人社部专技司、中国博士后基金管委会、出版集团共同承办。高端性、前瞻性不言而喻,在社会上形成一种共识,能够进入中国博士后文库的论文相当于取得一种资质、得到权威认证。

品牌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不断对其进行再优化。挖掘品牌的市场价值,形成可以无限延伸的市场价值链。品牌积累不但要厚积薄发,推出系列精品图书,而且要努力争取获得政府专项出版基金支持。

策略途径

第一,把握作者,打造高质量的产品。一方面,应继续依托科研院所、大学这样丰富的知识资源储备系统,结合长期以来积累的资源,开发、和维护好出版资源,强化精品意识、品牌意识,不断研发出转型升级的博士文库。另一方面,进一步挖掘高端作者,可利用多种方式,如面向社会征稿,汇聚和优化专家学者群体,从稿源上提高图书的质量。

第二,细分产品,推动精细化运作。充分尊重读者的阅读倾向和心理诉求,围绕不同领域、不同年龄层次、不同学习阶段等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博士论文、博士后出站报告、博士科研成果的筛选,以增强改版后博士文库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第三,开发项目,拓展品牌的影响力。有必要对国家的相关政策保持高度敏感性,及时抓住机遇,力争取得政府以及民间的扶持和资助。一方面,结合博士文库实际和发展需要找到合理的切入点,借助项目带动战略。另一方面,可在集团化的缝隙中,通过出版机构之间合作共赢,项目联合等形式,拓展品牌影响力。

【作者为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出版集团专业技术人员图书编辑室副编审】

责编/张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