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新一届中央政府施政的第一年,也是经济发展形势复杂严峻、工业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一年。常德工业要在逆境中抓住发展机遇,在困境中实现经济突围,必须切实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立足打造大品牌,从创优品牌入手,做大存量企业
品牌是生产力、竞争力和发展力,创优品牌既是企业顺应市场的根本要求,更是自身做大做强的根本途径。一是要创新工艺。要积极引导企业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开发新工艺、新装备、新产品,提高核心竞争力。要积极开展校企产研对接活动,共建研发中心、共建经营实体,尽早建成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医药、纺织等产业的产研联盟。特别是要为企业聘请知名学者、专家教授为企业顾问,加强技术指导和研发攻关,形成一批拥有核心技术、自主品牌、具有竞争力的核心工艺。二是要创优产品。各企业要始终把产品质量放在首位,大力推行国际、国内质量认证工作,筑牢质量检测和监控体系,坚决杜绝次品、废品出厂入市。要加快设备设施更新,提高工业生产全流程的信息化水平,加速技术改造步伐,延长产品链条,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三是要创响品牌。继续深入开展“工业企业创名品名牌”活动,大力推进品牌的创建和整合,力争年内新增“中国驰名商标”4枚以上。各级各部门要全力帮助企业做好品牌建设、申报、推广等工作,为创建品牌给予政策支持,提供便捷服务。同时,大力开展企业文化建设活动,提升企业文化建设和品牌内涵,不断强化企业品牌的影响力和穿透力。四是要创造环境。把“千家部门联系服务千家企业”活动引向深入,形成长效机制。各级各部门要增强服务意识,对企业生产经营多帮助、不干预,对自己该办的事多谋划、不失职,对企业希望办的事多尽力、不推诿。要进一步优化平台服务,抓好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中小企业咨询中心等生产性服务平台的筹备、建设和完善工作,尽早建成和投入运行。要适时开展中小企业咨询及巡诊活动,组建企业解难顾问专家团,定期上门为企业服务,提出解决方案。
二、立足构筑大支撑,从培育引进入手,打造区域航母
一个骨干企业可以支撑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带动一方产业的联动振兴。为此,一定要从培育、引进大企业入手,构筑“一县一品、多点支撑”的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一是要培育大企业。依托区域资源优势、倡导错位发展战略、着力延伸产业链条,按照“市本级培育100亿企业、县市区培育20亿50亿企业”的思路,建立健全统一领导、分类指导、分层管理、合力推进的企业培育工作机制,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引导企业大力实施技术改造,着力提升企业产能,确保全市技术改造投资突破310亿元,增长30%以上。特别是要抓紧出台和实施《市本级工业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奖励办法》,在政策激励和资金扶持上提供支撑。二是要引进大项目。按照培育特色区域、特色集群、特色品牌的要求,积极与跨国企业、大型央企省企接洽联系,有效组织央企省企对接活动,打好资源牌、政策牌、诚信牌,不断复制武陵酒业引入联想控股、国人重啤引入嘉士伯的成功模式,引进一批过亿元、10亿元甚至100亿元的大项目、战略项目、“两型”项目,发展大集团、实现大发展。三是要推进大投资。“十二五”期间乃至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投资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要全力推动一批重点工业项目抓紧实施,通过大项目培育大企业、以大企业带动大产业、以大产业形成大集群、以大集群促进大转型。今年,全市计划实施年度投资1亿元以上的大会战项目有91个,总投资402亿元,年计划投资177亿元,这些项目就是集聚投资、推动发展的主载体和主力军。为此,各级党委、政府的主要领导要亲自研究、亲自招引、亲自调度、亲自解难,提升调度层次、创新调度手段、加大调度密度,力促项目早日落地,早日开工,早日投产。四是要构筑大产业。要推动新兴产业规模化。大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行发展、做大做强、率先突破,加强产业集聚、攻关核心技术、创建名品名牌,形成支柱产业和先导产业。特别要把旗舰企业的培育作为主攻点,在资金投入、土地供给等方面给予倾斜和优惠。要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加大改造提升食品、纺织、林纸等传统优势产业的力度,促进传统产业向价值链高端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三、立足培育大集群,从项目引导入手,激励全民创业
全民创业是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也是集群培育的主要抓手,更是兴工富民的潜力所在。要深入贯彻十八大精神,牢牢把握实体经济这一重要基础,坚定不移地坚持创业富民,激发创业热情、激活民间资本、激励全民创业。要做好项目发布工作。立足本地优势资源、立足延伸产业链条、立足开发集群体系项目,抓好项目的挖掘、收集、整合、筛选和包装工作,市、县两级要探索建立项目发布平台,每季度面对面地组织一次项目发布、项目洽谈、项目对接活动,通过项目发布促成资本与项目的深度融合,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向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更多节点进行投资。要做好协作引导工作。积极争取与省内外、国内外主机企业形成配套,引导本地企业嵌入产业链条,建立分工合作、互利共赢的协作关系。鼓励双方广泛开展技术指导、人员培训和设备共享,增强综合配套能力,实现无缝对接。特别是要建立购销保障机制,鼓励订单式生产,支持保障性收购,形成产品链和资金链的良性循环。要做好政策激励工作。要切实贯彻中央关于职能转变的核心精神,尽快出台扶持中小微企业加快发展的优惠政策,激发民间资本投资创业的积极性。打好财税扶持、减免税负等惠企政策的“组合拳”,特别是要引导金融机构增加信贷投放密度和强度,推进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加强企业运营情况动态监测、分析和调节,全力支持和服务企业发展,实现企业规模裂变式扩张。
四、立足提升大效益,从优化配套入手,着力壮大园区
园区经济已经成为我市工业经济最具活力、最有潜力的重要板块,做好园区文章大有可为。要强化园区功能配套。集中修建倒班房、员工宿舍等设施,大力推进园区的住房配套、用工配套,并完善园区的出行、就学、三产等社会服务功能。重点发展科技研发、工业设计、现代物流、信息咨询、金融服务、企业管理等生产性服务业,提升园区政务功能。要强化园区产业配套。当前,产业配套已经成为促进产业发展和提升对项目、资本吸引力、承载力的最重要环境。各地要从产业关联性的角度考虑园区发展,使产业链尽可能在园区内向两端延伸,努力在园区内构建大中小企业密切配合、专业分工与协作相对完善的产业加工体系,打造专业园区、构筑产业特色、提升竞争实力。要加速推进市、县两级城区内的部分企业“退城入园”,实现产业集聚、企业集群、发展集约。要强化园区服务配套。要大胆引进民资、外资等多元主体,深入推进100万平米标准化厂房建设。同时,鼓励配套新建中小企业创业园、配套产业孵化园、留学生创业基地、产业链配套产业基地等平台,为中小企业、配套企业入园降低成本、促进发展。要强化园区机制配套。下大力气解放思想、革新体制,以园区管理机制、运行机制、投入机制等为突破口,在改革、理顺、转变上迈出实质性步伐,构筑“园区经济、园区财政、园区职能”的新格局。
(作者系湖南省常德市经信委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