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是我国工业化进程和农村小康建设阶段出现的新事物,根据近年来的统计,中国流入城市的农民工有很大的增长,2009年农民工规模达到1.4亿人。数量如此巨大的农民工,究竟流到了什么地方?这不仅对于研究农民工自身有意义,而且对于研究中国城市化布局和发展趋势也有重要借鉴作用。
目前,我国农民工数据主要来源于国务院人口普查或1%人口抽样调查、国家统计局农村调查大队、农业普查、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和农业部固定观察点调查,考虑到人口普查和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样本量大、权威性高、可比性强特点,特别是该来源具有其它来源所不具备的地区性数据。因此,该专题在研究中,数据主要来源于2000年的全国人口普查和2005年1%的人口抽样调查。
在地域划分上,为了便于区分,我们保持原有传统的划分方法,将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区作为我国三大都市圈;而将新近形成的长株潭城市群、武汉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成渝城市群、闽东南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作为我国七大城市群。为了研究的需要,我们将小城镇划分为县城及县城以外的建制镇。值得注意的是,都市圈、城市群、县城、建制镇在地域上不是完全分开的,都市圈、城市群在地域上包括一部分县城或建制镇,如珠三角都市圈包括200多个建制镇,而且这些镇大都居住着大量农民工,2010年中山市小榄镇大约有农民工16万。
一、我国农民工分布的现状特征
(一)42%的农民工、78%的跨省农民工分布在三大都市圈
根据2005年1%的人口抽查资料表明,2005年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都市圈集聚了6252万农民工,占全国的42%;其中全国跨省农民工为4778万人,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都市圈集聚了3736万人,占78.2%。由此可见,三大都市圈依然是我国农民工,特别是跨省农民工的主要集聚地。
但值得注意的是,三大都市圈集聚农民工的速度在逐渐减缓。以珠三角为例,2005年常住人口为4547万人,占全省常住总人口的47.2%,与2000年相比,年均增长率为1.12%,与1990—2000年两次人口普查间珠三角年均增长率6.45%相比,低了5.33个百分点。但与此同时,2005年珠三角自然增长率为5.65%,却比2000年上升了0.58个千分点。可见,珠三角的迁移增长率有明显下降,农民工向这些地区集聚的趋势在减缓,说明三大都市圈农民工的快速集聚时期已经进入一个重要拐点。
(二)34.6%的农民工及大部分省内农民工分布在七大城市群
我国七大城市群,2005年集聚了5094万农民工,主要以省内农民工为主。以成渝城市群成都片区为例,2005年成渝城市群成都片区外来人口合计为16.38万人,其中省内农民工达到14.28万人,占87.2%。同样值得注意的是,与2000年不同,本世纪以来我国七大城市群农民工集聚速度在加快,人口规模不断增大,人口集聚进入较快发展阶段。
(三)近六成的农民工分布在建制镇(含县城)
根据我国2005年1%的人口抽样调查资料,如果剔除城市迁移到城市、城市迁移到农村、农村迁移到农村的流动人口,那么农村迁移到城市的半年以上的人口,即农民工为1.05亿人。结合我国不同行政等级城市,研究发现,在1.05亿农民工中,有2917万人分布在除县城以下的建制镇,而有3163万人集中在县城及县级市,即合计6080万人,差不多占60%在县级市及县城以下的城镇。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加快这些城市的农民工市民化步伐,将解决60%农民工的市民化问题。
综上所述,从目前来看,我国农民工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三大都市圈、七大城市群及建制镇。
二、我国未来吸纳农民工重点区域判断
根据中国人民大学人口研究所孟向京教授研究表明,我国人口分布潜力和承载能力较大的地区仍主要分布在东中部省区,尤其是经济比较发达的东部省区。东部地区人口容量提升的空间较大,还能吸纳更多的人口;东部省区自身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又较低,从而可以有更多的空间吸收外来的人口,从经济发展角度来讲,东部的发展也需要更多的劳动力,从而可以起到一举两得的作用;当然这也不排除新疆等部分西部人口潜力较高的地区适当吸纳部分外来人口。
(一)我国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将长期存在,资源承载力较高的地区高密度居住将难以避免
1、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将长期存在,人口迁移将更加活跃
这是因为第一,人口众多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所蔡昉研究员的推算,我国如果以2030年人口总量达到14.5亿人口计算,2005—2030年农村劳动力至少要转移3亿。第二,我国地区间经济社会发展差距将长期存在,推动了人口迁移流动。我国地区间,特别是东西部发展存在着较大差距,这吸引了大量中西部地区人口流入到东部及沿海其它地区。由于东中西部区位、经济发展条件等有巨大的差距,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发展水平的差距将长期存在,人口在经济因素的作用下迁移流动将持续进行。第三,从国际经验来看,中国人口迁移强度长期处于明显偏低的水平,人口迁移强度的提高还有很大的空间。尽管迁移率的国际比较受迁移统计口径、地理位置、国土面积大小等多种因素影响,但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迁移的活跃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发达国家年度人口迁移一般都比较活跃。对1980年代初若干发达国家的研究表明,美国的年度人口迁移率为17.5%,加拿大为18.0%,英国为9.6%,最低的爱尔兰也有6.1%。尽管西方经济学家曾经预言后工业社会随着城市人口饱和,办公方式的分散化与家庭化,社会的流动性将会趋于降低,但经济全球化的现实,正在将人类社会推向一个流动的新高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迁移强度不断提高,根据杨云彦教授的测算,2005年人口迁移率达到4.99%,接近1980年代初发达国家的低端水平,如爱尔兰6.1%的水平,因此可以预期的是,受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改革的继续深入以及城市化推进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我国人口迁移将更加活跃,将出现新的高峰。
2、大规模农村劳动力迁移进城,资源承载力较高的地区人口高密度集聚将不可避免
根据国家人口和计生委公布的《中国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我国将在2030—2035年之间人口达到高峰期,即达到14.5亿人。但与此同时,我国虽总面积的确不小,但可以生活居住的面积却不多。如占我国国土面积1/3是的国土是沙漠、戈壁、冰川和石山,属于无法利用的土地;人均耕地1.43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50%;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50%国土缺水,67%的城市供水不足。巨大的人口压力促使我国人口向资源承载力较高的集中,这些地区人口高密度集聚将不可避免。
(二)三大都市圈、七大城市群仍将是吸纳农民工的主流,但农民工向三大都市圈的流动速度将趋缓,向七大城市群流动速度将加快
未来较长一段时期,根据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趋势,三大都市圈仍将是我国经济发展程度最高的地区,也就是我国人口迁移“拉力”最大的地区,这必将促进我国农民工进一步向三大都市圈迁移流动。与此同时,三大都市圈向其它地区产业转移将加快,农民工流动也将随着三大都市圈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和产业的梯度转移发生变化。七大城市群作为我国除三大都市圈外发展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区,依托大中城市,产业转移将优先选择这些地区集聚,这决定了未来人口的迁移流动七大城市群也是主要目的地,特别是省内农民工的迁移一般会向省内的城市群迁移。总体来说,未来农民工向三大都市圈、七大城市群的流动将成为主流。
1、农民工向三大都市圈转移速度将趋缓
2005年,我国的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三大都市圈以占全国3.25%,即31余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容纳了全国15.08%,即19198.62万人口(人口密度达616人/平方公里,是全国的4.63倍),提供了全国41.49%的经济产出,达到了较高的集约程度。三大都市圈的人口密度以珠三角最为密集,人口密度达832人/平方公里,是长三角和京津冀的1.27倍和2.07倍。与日本比起来,日本三大都市圈的人口密度更高达757人/平方公里,是我国三大都市圈的1.23倍,说明我国三大都市圈人口还有一定的集聚空间。但值得注意的是,三大都市圈人口集聚过程已经到了接近完成的过程,集聚总量不可能大规模增长,集聚速度也将有所下降。如表1,长三角、珠三角呈现较为明显的核心区人口规模比重在下降的特征,2005年与2000年相比,珠三角人口总量增加了约260万人,而与此同时,内圈层的人口比重却下降了0.7个百分点,作为珠三角两核心的广州与深圳的总人口占珠三角的比重也下降了0.5个百分点,这说明珠三角人口向外围集聚的趋势在加速,随着外围人口逐渐饱和,珠三角人口集聚过程将基本完成。又如在长三角的上海2000年的总人口在长三角的比重就已经下降。
2、伴随着三大都市圈农民工集聚速度减缓,七大城市群的农民工集聚速度将加快
随着国家政策越来越重视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中西部地区发展环境得到不断改善,经济自我发展能力得到不断提升,三大都市圈一些产业就加快向中西部地区,特别是向七大城市群转移,产业的转移势必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农民工迁移流动的方向,促使农民工向三大都市圈集聚速度减缓,而向七大城市群集聚速度加快。我国七大城市群人口趋中心性特征也正印证了这一发展趋势。
(三)县城以外的建制镇,吸纳的农民工将呈下降趋势
w6VvWmNO7f+ex8OMVdljmQ==2005年,我国建制镇吸纳的农民工将近3000万人,占总量的约28%。从区域分布看,建制镇吸纳的农民工基本集中在工业化、城镇化高速发展的东部沿海省份,主要是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山东等省。这种格局的形成,与我国改革开放之初日用工业品异常短缺密不可分的,与国际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能力率先向我国沿海地区转移相伴随,同时也是在一定程度上牺牲宝贵的耕地资源和生态环境为代价。这种过于分散布局的工业化和城镇化,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出现的,历史上具有积极意义,但其负面影响也日渐显露出来。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中,东部一些省份一批中小企业纷纷倒闭,使得相当多的建制镇农民工大量外流,工业厂房大量闲置,土地利用方向面临重新调整的压力,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暴露了建制镇工业的某些弊端。因此预计,在东部沿海省份的建制镇吸纳的农民工将会呈下降趋势。
在中西部地区的绝大多数建制镇,虽进入门槛低,但就业机会很少,基础设施水平低下,服务功能严重不足,对农村劳动力和人口没有什么吸引力。有资料显示,全国只有38%的小城镇有自来水,人均道路面积只有16.54平方米,平均每个建制镇只有5个公共厕所。并且,除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山东等地的小城镇有一定的就业机会外,绝大多数的小城镇长期以来基本没有增加多少就业机会。正因为如此,我国有相当多的小城镇长期以来的非农人口规模是比较稳定的,没有什么增加。因此,今后不能指望中西部的建制镇在吸纳农村劳动力和人口转移方面发挥太大的作用。将东部沿海地区建制镇与中西部地区建制镇综合起来看,预计建制镇吸纳的农民工将呈大幅下降趋势,初步估计在未来5—10年将由目前28%的份额下降至15%甚至更低。
(四)县城吸纳农民工的作用将进一步增强
当前,县级市市区及县城吸纳了3163万农民工,鉴于以下原因,县级市市区及县城在吸纳农民工的作用将进一步增强。一是县城的文化氛围与农民接近,农民工能够很快融入进去;二是县城的生活成本相对较低,如住房价格除个别外多数在每平方米1000元以下,农民工是能够承受的;三是全国约2000个县城,具有点多、面广、与广大农村联系便捷的优势;四是在县城的农民工,可以经常回乡与家人团聚。与建制镇相比,县城有较好的城镇和社会设施,上学、就医条件也相对较好,基本上形成了城市生活的氛围。县城相对比较稳定,长的经历了数千年,多数都在数百年以上。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县城各方面的条件在不断完善。随着国家财力的不断增强,近十多年来国家在交通、通讯、广播电视、教育、卫生、文化等方面对县城投入了大量资金,县城的城镇设施和社会设施有了大幅度的改善,县城的居民基本上可以享受到与大中城市居民接近的现代文明生活。正是因为上述诸多优点,在工业化加快推进的近十多年中,县城人口迅速增加,多数县城平均每年要增加1—2万人。综上,未来我国农民工集聚的重点区域应该是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都市圈,长株潭、武汉、中原、山东半岛、成渝、闽东南、辽中南七大城市群,以及我国各县县城。
三、重点区域农民工分布预测
(一)三大都市圈、七大城市群
1、预测方法:地理空间分析法
在估算一个地区的适度人口时,要将地理位置、空间尺度作为因变量来考察,建立一定的函数关系,称之为地理空间分析法,即
适度人口=区域面积×人口密度(地理位置,空间尺度) (1)
在确定一个地区合理的人口密度时,一般遵循以下原则:第一,纬度越低,人口密度越大;纬度越高,人口密度越低。第二,受经济区位的影响,沿海型地区人口密度高,内陆型地区人口密度低。第三,空间尺度越大,人口密度越低;空间尺度越小,人口密度越高。如表2所示,世界比较成熟的城市群地区正验证了上述原则。
2、三大都市圈、七大城市群适度人口预测
根据地理预测方法,在预测一个地区的适度人口时,需要先对地区类型按照地理位置、空间尺度分类。结合上述原则,可以将我国的三大都市圈、七大城市群按影响因素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表3、4)。
综合表3、4,考虑到内陆型与北部沿海型对人口吸引方面应该差别不大,得出表5。考虑到在我国,距离对于人口迁移量的影响虽然有所减弱,但依然是人口迁移重要的影响因素。对于300公里以内的地区来说,距离对人口迁移来说已经不是太大的障碍,但在300公里以上,尤其是在800公里以上,距离对人口迁移的影响非常明显,人口迁移量伴随着距离的增加急剧减少。
都市圈、城市群作为人口与经济活动高度集聚的空间组织形态,人口密度一般要比其它地区高出许多,但也存在不能承载过量人口或人口不能过度密集的问题。综观世界五大城市群,人口密度最高的要数伦敦城市群,为811人/平方公里,但随着空间尺度的增大,人口密度也在减少。为了进一步说明人口密集程度问题,将区域空间尺度缩小,选择人口居住压力与我国一样很大的日本三大都市圈为例,这样每一个都市圈的空间尺度也相应缩小到4万平方公里左右。日本三大都市圈中,人口密度最高的是首都圈,达到1137人/平方公里,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在这种空间尺度的城市群中,人口密度高的也大概在1150人/平方公里较为合适。
对于我国三大都市圈、七大城市群,其空间尺度,覆盖面积涵盖从5—19平方公里不等,人口密度也从280到1100人/平方公里不等(见表6)。根据前面对这些区域类型的划分和前面对城市群人口密度分析,结合各地区现有人口密度及周边地区的人口分布情况,预测南方沿海小空间尺度型、南方沿海中空间尺度、北方沿海或内陆小空间尺度、北方沿海或内陆中空间尺度、北方沿海或内陆大空间尺度未来可承受的人口密度分别为1200、1000、850、750和420人/平方公里。由此,不难得出,未来我国三大都市圈、七大城市群人口总量预计最好分别为2.52亿和4.36亿人,合计6.88亿人,约占全国人口的47%左右。
3、三大都市圈、七大城市群吸纳农民工总量预测
根据未来我国三大都市圈、七大城市群的适度人口,结合现状人口数(表6),可以计算出未来我国三大都市圈、七大城市群将分别增加0.45亿人和1.37亿人。剔除三大都市圈、七大城市群人口自然增长情况,预计未来三大都市圈将新增迁移人口4000万人左右,而七大城市群将新增迁移人口1.07亿人左右。假设三大都市圈、七大城市群现有农民工一直不转化为本地市民,而新增迁移人口全部为农民工,则未来三大都市圈、七大城市群的农民工数量分别将达到0.85亿人和1.58亿人左右,分别占农村转移人口总量①的22%和40%,合计约占62%。
(二)县城
目前,县城及县级市市区现有农民工3163万,平均每个县城人口规模仅为7.7万人,由于县城特有的优势,预计在县城农民工将进一步增多,县城人口规模将进一步扩大。根据相关研究,10万人口以上,城市才有正的净规模收益。也就是说这些县城要达到正的净规模收益,还需要增加人口,以平均每个县城增加到10万计,即新增2.3万人,我国的县级市市区及县城就能新增容纳农村人口大约4500万人,与现状的3163万农民工,合计为7500万农民工左右,占农村转移人口总量的19%。
四、结论
根据我国农民工流动的趋势,结合经济区位、发展基础等条件,可以预见我国三大都市圈、七大城市群仍将成为我国吸纳农民工的主体,但三大都市圈农民工的集聚速度将有所减缓,七大城市群将进一步加速,与此同时,县城在吸纳农民工的作用将进一步提升。为此,到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基本完成,即我国进入城镇化基本完成阶段时,我国三大都市圈、七大城市群将新吸纳农民工0.45亿人和1.37亿人,农民工总量将分别达到0.85亿人和1.58亿人左右;而县城新吸纳农民工0.45亿人,农民工总量将达到0.75亿人。
鉴于上述判断,建议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以适应农民工集聚分布发展态势,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加强对都市圈的规划,优化人口空间分布,应对都市圈农民工总量持续扩大,强化都市圈农民工市民化的力度,应对农民工长期居留在都市圈的状况;第二,推进区域产业转移,对城市群加强人口支撑能力建设,适应未来农民工将向七大城市群快速集聚的态势;第三,进一步增强对县城基础设施的扶持力度,提高人口吸纳能力,将县城作为吸纳农民工并加强市民化的重要载体。
注:①根据2005年1%的人口抽样调查数据,跨乡镇外出半年以上的农民工大约为1.05亿人;结合蔡昉在《人口因素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的计算2005—2030年还需转移3亿人,可计算出到2030年前农村转移人口总量将达到大约4亿人。
(作者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地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