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推进行业协会改革构建政府与企业新型合作关系

2013-12-29 00:00:00江苏省扬州市发展改革委
中国经贸导刊 2013年19期

行业协会商会(以下统称行业协会)是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行业协会管理体制改革,对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激发微观经济主体活力,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扬州市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通过政府引导、自主办会、强化职能等措施,积极探索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行业协会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发展模式,较好地实现了政府与企业有效沟通、良性互动发展的新格局。

一、扬州市行业协会市场化改革的历史背景

扬州市行业协会发展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当时成立的行业组织基本上属于政府机构改革的“副产品”,不但代替政府部门行使行业管理职能,而且延续了过去政府管理企业的直接干预方式。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时期,这些行业协会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它们自身固有弊端也逐步显现。主要表现在:一是行业协会发起主体“缺位”。扬州市行业协会大多由政府部门牵头成立,而由企业自主发起成立的比较少。二是“政会不分”现象比较突出。各类协会的人员、经费、活动均由政府部门统一安排,沿袭政府管理企业的方式,行业协会行政性色彩较浓。三是行业覆盖面不广,部分行业协会职能缺失。围绕传统产业成立的协会较多,面涉及薪兴产业的协会成立较少;一些行业协会业务主管部门对应该由协会承担的市场职能,因触及自身利益面不愿移交。上述问题,影响了我市经济社会转型和产业体系的健康发展。因此,大力推进行业协会市场化改革势在必行。

二、扬州市行业协会市场化改革的主要做法

一是加强制度建设,探索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行业协会管理体制。扬州市建立了市级行业协会发展改革联席会议制度,由市发展改革委牵头民政、工商联、时政、物价、纠风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行业协会总体规划、体制改革 、布局调整、政策制定和协调管理等,实现了由部门分散管理向归口集中管理过渡。同时,相继出台了《促进行业协会气(商会)发展的指导意见》、《行业协会暂行管理办法》、《社会团体评估的暂行办法》等文件,规范指导行业协会市场化改革。

二是开展专项治理,推进行业协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改革。为还原行业协会独立社团法人地位,理顺政府与行业协会的关系,扬州市在2008年高邮市试点的基础上,于2009年在全市全面推开行业协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改革。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行业协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改革的实施意见》,通过自查自纠、集中清理、整章建制等环节,多次组织督查,协调存在问题。至目前,扬州市行业协会与行政机关机构、人员、财务基本脱钩到位,有357名公务员辞去了在协会的任职或兼职,真正实现了“政会分开”。

三是推进职能转移,激发行业协会自主办会的内在动力。扬州市在开展行业协会脱钩改革的同时,改革原来由政府牵头组建行业协会的模式,变为由政府引导、企业根据需要自发组建,并协调推进发改、建设、经信、农委、文广新等行业协会主管部门出台文件,明确把行业管理范围内的非宏观经济管理职能转移给相关行业协会履行。同时,针对一些行业协会工作人员学历低、老龄化等问题,加强工作人员专业化、知识化、职业化建设,在现代物流、建筑业等协会推行了会长、秘书长公开竞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四是创新投入方式,积极扶持行业协会健康发展。扬州市出台了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实施意见和目录指南,将行业组织纳入政府购买服务的范围。通过组织申报、项目认证、专家评审等,从110个项目中遴选出26个符合条件的项目,由市政府批准成立的公益创投基金给予扶持,促进了公共财政投入方式的转变。设立行业协会改革发展引导墓金,用于支持重点产业行业组织的新建和发展。建立社会组织孵化中心,通过项目孵化、资金扶持和免费提供办公场所等优惠措施,吸引了一大批行业协会和社会公益组织入驻。

五是围绕主导产业,大力培育和发展各类行业组织。新建了新光源、新能源、精细化工、机床锻压、现代物流、农产品经纪人等一批协会;规范了建筑、房地产、烹饪、旅游、玩具等一批协会的自主办会功能;推动邗江牙刷、高邮罗氏沼虾等区(县)级协会发展提升为市级或省级协会;对运转不正常、行业代表性差的协会,引导进行归并或撤消。通过上述措施,形成了布局较合理、覆盖面较广、功能较完备的行业协会体系。

六是搭建民间平台,推动行业协会开展区域间合作交流。近年来,市发展改革委协调上海、南京、镇江等市相关部门举办了沪扬、宁镇扬行业协会经贸合作活动,协调沪扬两地行业协会建立了新光源、新能源、新材料“三新”产业、汽车、化工、机电等长期合作机制;协调宁镇扬三市行业协会就共建公交、通讯、旅游等项目进行合作洽谈并取得实质性进展。通过发挥行业协会在产业转移、技术合作、项目服务等方面的作用,实现了基础设施、人才、信息、技术、资金等要素资源在长三角地区的共融共享。

三、扬州市行业协会市场化改革的成效和体会

一是通过强化服务有效激发行业协会活力。通过举办培训、讲座和论坛等增进了企业交流。市房地产协会定期举办房产经纪人和物业管理培训,机床协会多次邀请专家举办国际最新机床科技讲座,玩具、牙刷协会连续承办江苏玩具产业发展论坛、中国牙刷之都产业发展论坛等。组织会员企业参加各项竞赛评比,扩大产业影响力和竞争力。烹饪协会组织餐饮企业参加国家、省烹饪比赛并屡获大奖,建筑协会组织开展“建筑精品工程解读”活动,每年组织企业申报并获得国家级“鲁班奖”两个以上、省优工程30个以上。高邮市龙虬罗氏沼虾协会从虾苗购进、饲料组织、资金贷款、技术辅导、市场销售等环节,为会员农户提供一条龙服务,带动养殖业做大做优。

二是通过健全行业自律机制规范企业行为。市烹饪协会制订并发布了“扬州炒饭、”和“扬州速冻包子”标准;家装协会制订了家庭居室装修工程统一合同文本和住宅装修工程指导价格;牙刷协会组织生产企业参与国家牙刷产业标准的制订,经国家质监局批准建立了国家级洗漱用品质量检测中心;沐浴、美容美发、建筑业、房地产协会还制订了行业服务规范和企业自律公约等。烹饪、建筑、房地产、工程造价等协会还创办了网站,用于发布行业产品技术标准、服务标准和行规行约等信息。

三是通过融洽政企关系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市工艺美术协会向市政府申请落实了传统工艺保护政策;交通客运协会根据国内油价上涨,向政府部门提出了提高出租车行业运营价格的建议并得到解决;玩具协会帮助会员企业与劳动社保部门协调解决了劳动用工难题;烹饪、沐浴、美容美发协会针对有人恶意注册“扬州师傅”商标,联名向国家工商总局提出申诉,促使国家工商总局出台文件、及时制止了恶意抢注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