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新华网上这样一则报道备受关注:深圳梧桐山脚下有座远近闻名的私塾—_梧桐学院,每日清晨,就传来阵阵诵读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琅琅书声伴随周围飞鸟的鸣叫,显得格外和谐,呈现出的是与普通学校截然不同的场景:没有正襟危坐的课堂,没有多如小山的作业,没有苛刻频繁的考试,上课就是朗读东西方经典,下课就是欣赏世界名画,聆听世界名曲,每天还有一个半小时的户外体育运动时间。就是这样在各地盛行开来的私塾模式,受到不少家长的青睐与追捧,也令不少专业人士对当前教育模式深刻反思,但同时也遭到了另类声音的批判,称之“一味作秀”、“追赶潮流”。面对形形色色的评价,到底又该如何正确而又冷静地看待“私塾热”呢?
创办方:读经立德陶冶人生
蔡孟曹(深圳梧桐书院的创办者):要让一个人的心灵广大、深远、高明,就要让他在小时候就熟读人类一切有价值的文章,看尽中外名画、风景、建筑和中国历代名家书法这些经典艺术作品以及听尽世界名曲。我们创办私塾的目的,就是启迪学生幼小的心灵,因此所选用的教材都是传统的智慧之书,是千百年来公认的经典,也是最有价值的知识武器,能使得学生修身养性,陶冶情操。
陈静(陕西汉中蒙正学堂馆长):在普通的幼儿园或小学,孩子们学习数学、语文、英语等的时间占到90%甚至以上,而在我们这边数学、语文、英语课的课程最多只占到50%,其余时间都是传统经典的蒙正课,从《弟子规》开始到《三字经》,然后读《大学》、《论语》、《笠翁对韵》、《道德经》一步步读下去。我们最终的目的的是想用中国文化中优秀的精华来影响教育孩子,教育他们怎样处世做人,强调礼仪和孝道,因为在如今的时代,你再有知识,再有才能,如果心性不好,一旦将来进入社会,无论做人还是处事都不会有好的结果。
陈先生(明行堂创办人):当前,中国的教育在知识性方面十分关注,却忽略了内在的道德要求。实际上,德是最根本的,一个人有才而无德,是相当可怕的,没有道德的引领,有才博学的人也会落入歧途。基于这一点,就要让学生熟读熟背经典,比如弟子规中的“长者先,幼者后;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这些都是最基本的礼仪道德常识,对每个孩子的成长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我十分崇尚“先立德,再成才”。
家长:成绩是第一位的,前途重要
王女士(初三学生家长):如今流行一时的“读经热”,我是不敢苟同的。试想,即使我们的孩子满腹经纶,知书达礼,但对高难度的数理化知识却一窍不通,将来就不可能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也不会有自己的一席之位,反而会受到社会的遗弃。再者,孩子的学习时光是最为宝贵的,也是无法复制的,因此我不敢拿孩子的前途“开玩笑”,还会毅然决然地陪伴孩子走好艰辛的求学征程。
李先生(小学四年级家长):我本身是一位国学爱好者,传统的经典教材的确能让孩子受益终身。然而,让孩子脱离九年义务教育的“轨道”,去奔赴“私塾教育”,我还是觉得有些冒险与不妥。无论各地的私塾条件怎样优越,环境多么优雅,但毕竟在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全面性与深度上,都无法与当前的教材相提并论,而且私塾的师资毕竟是薄弱与有限的,不可能与全日制学校抗衡,没有这两点做基本的保障,孩子接受教育就肯定受到影响与制约。
邱女士(高二学生家长):说起当今的教育现状,的确令人堪忧,“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家长受着罪”,这是不争的事实。让孩子免受应试教育之苦,在无负担、无重压的状态下愉悦地享受智慧,的确是家长日思夜盼之事。而目睹当前的教育模式,无疑觉得这是理想化的“镜中月”“水中花”。即使把孩子送入了私塾,也只能说是暂时的“逃避”,因为最终改变孩子命运的还是高考的独木桥,所以无论我们多么殚精竭虑,仍得帮助孩子加压奋进,呐喊加油,让他们赢在了“高考线上”,才是皆大欢喜之事,才能圆了我们最终“望子成龙”的心愿。
杜先生(初一学生家长):自从上了初一起,儿子就表现出倔强、叛逆乃至厌学的不良苗头,看到许多私塾宣传中信誓旦旦的承诺“让问题学生成为绅士少年”,我也一度产生了送孩子去私塾的想法。可实际了解了几家私塾之后,才发现这类私办学堂费用昂贵,一年学费几千到几万不等,闻听消息后,我便立刻打消了自己的念头,与其把大把大把的银子扔向私塾,还不如给孩子请家教、上辅导班,乃至以后拿高学费上名校呢,毕竟目前现学的知识比那些之乎者也更有实用价值。
专家:两者结合切忌偏颇
仲冬梅(海南大学文学院教授):虽然应试教育存在一定的弊端,但读经教育也非十全十美,仅用读经教育来代替学校教育,是走极端的做法,没有必要,也不可取。再者,经典教育仅仅是教育的一部分,而绝非全部,不妨从小学开始,在学校教育中开设国学课,让学生充分诵读经典,以培养孩子的文字能力、阅读能力以及品行道德,但也不能忽视其他方面的综合教育。
赵莹(心理教育咨询师):提起私塾教育,的确也有些成功的个例,比如拥有北大硕士和南开博士学历的袁鸿林将自己的女儿袁小逸留在家中培养,五岁的女儿竟能流利地朗读《新概念英语》,后来袁小逸也成了“小名人”,她的网上自传体作品《私塾女孩袁小逸》结集成书,她的早教经历吸引了不少家长关注的目光。但归根到底,袁小逸是少数中的少数,她的成功与家境环境的熏陶、智力因素的遗传都息息相关的,这种方式并不是适合每一个孩子,也并非每一个孩子都能因此踏上“天才之路”。
沈明革(《家庭教育》杂志社社长):学校教育虽然存在不足,但“私塾教育”的孩子也存在缺陷,比如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包括遭遇挫折,解决人际纠纷的能力,这些过程在“私塾教育”中很难体验。其次,“私塾教育”中还缺少激励的体制,有时竞争的群体会给予孩子更好地激励。而且,同伴交往、处理矛盾等能力还是要通过学校教育这个有利的途径。
熊贤君(深圳大学师范学院教授):仅仅因为信奉一种并未经实践检验的教育理念,就拿孩子的未来做赌注,风险是很大的,结果也会得不偿失。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孩子一生的发展,让孩子更好地适应社会,那么学校教育就是不容取代的。
看来,面对一度兴起的“私塾热”,家长们需要擦亮双眼,不能盲目跟风,而要正确取舍,为孩子的终身发展找到最适宜的道路。
(赵娜 濮阳市昆吾小学教师)
责编:王敬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