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I股权模式选择的文化视角分析

2013-12-29 00:00:00李洁邢炜
中国市场 2013年40期

[摘 要]本文基于上海市1995—20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ADF平稳性检验,协整性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以及多元回归模型从文化的视角对FDI的股权模式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文化的差异的确会影响FDI的股权选择,文化差异越小外商越偏向选择独资经营。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缩小了中外文化的差距,也造就了外商在华的独资化趋势。外商的“知识累积”效应对于外商独资化趋势也有显著的影响,知识累积越多越偏向选择独资经营。政府法律法规的放开为外商独资化提供了契机,政府开放度越高外商越偏向独资经营。

[关键词]FDI;股权模式;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40-0060-02

1 引 言

文化的差异会对FDI的股权选择产生显著的影响。一种观点认为,文化差异越大,投资企业越倾向选择合资经营。如果投资国文化属于风险规避型,那么他们一般倾向寻找合作以共担风险,往往会选择合资经营(Erramilli,1996,Hennart and Larimo,1998)。文化差异会带来很多不确定性,为了规避海外投资的风险,跨国公司往往会采取降低初期资本投入和寻求合作伙伴的方式,利用东道国企业与政府、供应商和消费者的良好关系来开拓市场。如美国的跨国公司在进入东南亚和日本等国时大多选择合资经营的方式(Anderson and Coughlan,1987)。这在我国国内企业的研究也验证了这一观点,投资来源国文化与我国文化差异越大,外资越有可能采取合资经营的方式来规避风险(鲁明泓,潘镇,2006,王俊,2007)。另一种观点认为文化差异越大反而投资者更倾向独资经营。从交易成本的角度来看,文化差异的存在会使合资经营企业内部交易成本升高,管理容易发生分歧,内部交流也比较困难,因此投资者更愿意选择独资经营(Williamson,1979,Anderson and Gatignon,1986)。对这一观点表示赞同的实证研究也很多,如Erramilli等(1997)对韩国跨国企业的研究表明,高文化距离与高股权进人方式正相关。

对于影响FDI股权选择方面的因素而言,文化差异的缩小体现为两个方面:一种是宏观中外文化的交流。交流越多,互相认可度就越高,对外资企业或产品排斥度就越低。另一种是外商进入后通过自己的经验和学习得来。这种是专门针对外商企业才有的“知识累积”效应,而且这种知识累积效应在外商之间有外溢的效果。知识累积越多,投资者在东道国的资源投入量和控制程度,即承诺资源不断增多(Johanson and Vahlne,1997)。潘镇和鲁明泓(2006)的研究也表明,外商在中国积累知识的增多降低了外资进入的经营风险,从而促使它们越来越多地采取独资进入模式。

以上的观点从不同角度都对文化差异和跨国投资股权选择之间的关系做出了一定的解释。但是在研究方法上都是选择了静态截面数据进行的实证分析,并没有研究文化差异逐渐缩小的过程中外资进入模式的动态变化情况。本文的创新就是动态的研究中外文化的融合与交流以及外商的知识积累是如何影响外商在华投资独资化趋势的。

2 实证分析

2.1 数据来源和变量选取

本文选取上海市1995—2011年数据,资料来源于《上海市历年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

(1)被解释变量。外商的独资化趋势用历年进入FDI中独资企业金额占总金额比例表示,变量名为spt。

(2)解释变量。文化的融合有多种渠道,这里我们选取数据比较易得出入境旅游人数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来作为文化融合的粗略度量,这一指标越高就说明文化交流越多,文化差异越小,变量名为culture。对于外商的“知识累积”效应,本文选取历年外商直接投资额和距离现在的年份乘积为衡量指标,变量名为study。

(3)控制变量。初期政府限制外资独资企业进入很多行业,而且对合资型企业有很多优惠政策以及随着政府开放度的逐渐提高,这些限制或优惠政策也在逐渐消失。因此选取政府的开放程度为控制变量,政府的开放度一般选取进出口贸易总额占GDP比重来表示,变量名为open。

2.2 计量模型

(1)单位根检验。由表中结果可以看出,三个变量都是不平稳的,但是一阶差分的情况下全部通过5%置信水平的平稳性检测,都是平稳的。也就是说三个变量均为阶数为1的单整时间序列,即I(1)。

(2)协整检验。我们这里采用EG两步法来进行检验。第一步是spt分别和lnstudy以及lnculture进行普通最小二乘回归,第二步是对之前进行的回归的各残差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如果残差序列平稳,则表明存在协整关系。采用AIC信息准则以及SC准则来确定最佳滞后数。

第一步,得出回归模型

3 结 论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对文化融合和外商的“知识累积”效应在外商股权模式选择中所起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得出的结论为:文化的差异的确会影响外国直接投资在华的股权模式的选择。中外文化的融合和外商的“知识累积”效应促使外商越来越多的选择独资的经营方式,即独资化趋势。同时本文也得出了我国国内政策的放开是外商独资化不可缺少的一个因素,可以说文化差异的缩小属于独资化趋势的内部驱动因素,而政策的放开则是外商独资化的外部契机。

参考文献:

[1]Anand.J,Delios.A. location specificity and the transferability of downstream assets to foreign subsidiaries[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1997:597-603.

[2]Johanson.J,Vahlne.J.E.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process of the firm: A mode of knowledge development and increasing market commitment[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1977:23-32.

[3]潘镇,鲁明泓.在华外商直接投资进入模式选择的文化解释[J].世界经济,2006(2):51-61.

[4]王俊.文化差异与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独资化倾向[J].国际贸易问题,2007(12):99-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