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文化产业核心层发展趋势与比较

2013-12-29 00:00:00尹延兰李梅芳蒋沂桐
中国市场 2013年40期

[摘 要]本文首先对山东省2001—2011年文化产业核心层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发现山东省文化产业核心层的发展存在不同趋势,报纸类出版、广播电视职工人数、广播人口覆盖率及电视人口覆盖率增长明显。然后,通过比较发现,在全国各地区文化文物广播电视的基本情况中,山东文化产业核心层的发展处于中上水平,基本位于前十名。最后,对山东文化产业核心层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相关性分析,认为:山东省GDP、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数和人均总收入3个经济指标,均与艺术表演团体数、艺术表演场所数及广播电台数3个指标显著负相关,与图书馆数、博物馆数、报纸类总印数、广播电视职工人数、广播人口覆盖率、电视人口覆盖率6个文化指标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文化产业;核心层;发展趋势; Pearson 相关性检验

[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40-0048-03

1 前 言

随着世界一体化进程的发展,经济与文化合流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文化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许多省市也都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山东省制定实施了《关于促进文化产业振兴的意见》以及四个配套文件,还制定实施了《关于鼓励和支持文化企业上市融资的意见》《关于金融支持山东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实施意见》等近20个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文件,发布了《山东省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指导目录》。这些法规和政策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文化政策体系,营造了文化企业平等竞争的良好政策环境,为更好地推动我省文化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

按照 2004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把文化产业分成三个层次:以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为主的核心层;以网络文化、休闲娱乐、文化旅游为主的外围层和以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生产和销售为主的相关层。文化产业核心层,主要反映传统意义上的文化产业,以免费或象征性收费的方式向公众提供阅读、咨询和定期的文化文娱活动。核心层是文化产业中附加值最高、辐射力最强、文化内涵最高的部分。公共文化机构的发展壮大和公共文化活动的丰富,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更新更好的发展平台,因此需要政府的进一步鼓励和财政支持。本文重点研究山东省文化产业核心层的发展情况,以期对山东省文化产业的整体健康发展及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积极的借鉴意义。

2 山东省文化产业核心层发展趋势分析

首先,我们对山东省文化产业核心层的发展从文化文物及报纸杂志出版基本情况和广播电视基本情况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分析结果如表1、表2所示。

由表1可知,在2001—2011年,山东省文化馆、文化站、艺术表演团体及艺术表演场所在数量上有所下降,但变化较小;图书馆数、博物馆数近年来有所增加。特别是博物馆数2011年比2001年增加了将近1倍,说明政府在知识性文化机构方面投入积极性较高;报纸类出版呈上升趋势,期刊类发行从2001年开始下降,到2006年的8780万册后又开始增加,直到2011年,发行量达到11631万册。

由表2可知,在2001—2010年,山东省广播电台数和电视台数变化不大,广播电视职工人数不断增加,到2010年已增加到43000多人;广播人口覆盖率及电视人口覆盖率逐年增加,表明了居民对广播影视的文化消费需求不断增加。根据统计,2011年山东省广播电视从业人数达到49000人,广播电视总收入达到106.9亿元,比2010年增加了17亿元。随着技术的发展,有线广播电视用户不断增加,2011年有线广播电视用户达到18022600户,居全国第四。广播电视业的迅速发展,为文化产业的增加值作出了贡献。

3 山东省与全国其他地区文化产业核心层比较研究

对2011年山东省与全国其他30个省(市、区)的文化文物广播电视基本情况进行比较,数据整理结果如表3所示。

从表3可以得出:山东省公共图书馆数居第五位,比第一位四川省少19个,公共图书馆总藏书量居第四位;艺术表演团体、艺术表演场所分别位于第十一位、第八位,处于中上水平。博物馆数居第九位,博物馆文物藏品居第八位;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第十位,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第十六位。根据统计资料,山东省2011年人口数居全国第二位、GDP居全国第三位,而文化产业核心层的基本情况处于中等水平。相比于山东省的经济发展、文化需求,文化产业核心层发展速度相对缓慢。

4 山东省文化产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通过对文化产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的分析,来进一步了解山东省文化产业的发展情况。经济指标我们选取了GDP、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和人均总收入3个变量,应用SPSS软件,对二者的关系进行了Pearson 相关性检验,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

从表4可以看出,GDP与艺术表演场所数、图书馆数、博物馆数、报纸类总印数、广播电视职工人数、广播电台数、广播人口覆盖率、电视人口覆盖率相关性检验的P值均小于显著性水平0.01,表示GDP与这些变量存在极显著的相关关系;与艺术表演团体数相关性检验的P值小于显著性水平0.05,表示GDP与艺术表演团体数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与艺术表演场所数、图书馆数、博物馆数、报纸类总印数、广播电视职工人数、广播电台数、广播人口覆盖率、电视人口覆盖率相关性检验的P值均小于显著性水平0.01,表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与这些变量存在极显著的相关关系;与艺术表演团体数相关性检验的P值小于显著性水平0.05,表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与艺术表演团体数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人均总收入与图书馆数、博物馆数、报纸类总印数、广播电视职工人数、广播电台数、广播人口覆盖率、电视人口覆盖率相关性检验的P值均小于显著性水平0.01,表示人均总收入与这些变量存在极显著的相关关系;与艺术表演团体数、艺术表演场所数相关性检验的P值小于显著性水平0.05,表示人均总收入与艺术表演团体数、艺术表演场所数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5 结 论

通过以上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纵向看,山东省文化产业核心层的发展存在不同趋势,图书馆数、博物馆数、报纸出版量、广播电视职工人数及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不断增加。

文化馆、文化站、艺术表演团体、艺术表演场所、广播电台、电视台在数量上基本不变,有的还有下降的趋势。报纸类出版、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增长较快,体现了居民对文化产品的消费需求不断增加,但需求种类有所差异。

(2)横向看,在与全国其他地区的比较中,山东文化产业核心层的发展处于中上水平。

山东省在公共图书馆数目及其藏书量上,位居全国各地市区的前五名;艺术表演场所数、博物馆的数量、博物馆文物藏品量、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位居前十名,表明山东省文化文物广播电视基本情况发展处于中上水平。但相比于山东省的经济发展、文化需求,文化产业核心层发展速度要慢于GDP增速及文化需求的增加。

(3)在山东文化产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上,山东省GDP、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和人均总收入3个经济指标,均与艺术表演团体数、艺术表演场所数及广播电台数3个指标显著负相关,与图书馆数、博物馆数、报纸类总印数、广播电视职工人数、广播人口覆盖率、电视人口覆盖率6个文化指标显著正相关。

参考文献:

[1]王存福.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思路[J].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12(2):24-28.

[2]张振鹏.提升山东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09(2):101-105.

[3]李怀亮,方英,王锦慧.文化产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研究[J].经济问题,2010(2):2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