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消除误解

2013-12-29 00:00:00钟剑涛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3年3期

〔关键词〕误解;人际交往;角色扮演;讨论

【活动理念】有不少90后的高中生,想问题容易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换位思考,因此同学之间经常会发生各种各样的误会。当发生误会和矛盾后,他们又不懂得如何消除误解,情绪就会受到很大的困扰,甚至会做出一些冲动的事情。因此让学生学会消除人际交往中产生的误解和矛盾就显得十分必要。

【活动目标】

1. 面对误解,学会采取恰当的态度,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2. 面对误解,学会用恰当的方式加以处理,掌握处理误解的一些方法。

【活动形式】

角色扮演、情景讨论

【活动对象】

高一年级

【活动准备】

1. 学生分组:将全班学生分成8个小组,每组6~7人;

2. 每组准备一个心形小篮子和一叠心形信纸;

3. 拍摄短剧《是谁中伤我》。

【活动过程】

一、课题导入

1. 话题导入

师: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因为一些小事情而与同学发生误会,比如你本想开个玩笑,缓解一下气氛,却被认为是在嘲笑他;一片诚意想帮助别人,而被以为你在怜悯他……现在生活当中,同学们有没有被人误解过?

生:有。比如……

师:那被人误解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生:被人误解容易带来失望、压抑、苦恼、忧虑、无奈等情绪。

2. 导出主题

师:当与别人的误解没有解开时,我们都会觉得烦恼和不开心,甚至有很大的压力。面对别人的误解,我们应采取什么态度,运用哪些办法消除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和同学们讨论的话题——学会消除误解。

既然误解别人和被别人误解是很常见的,那误解到底是如何产生的呢?

二、创设情境,引发思考

(一)“心有灵犀”——了解误解产生的原因

游戏规则:

1. 四人一组,快速做好分工,一人表演三人猜,表演者面向投影幕布站立,另三人背对投影幕布站立。

2. 表演者通过形体动作的各种方式提醒对方,使对方能够准确猜出屏幕上所显示的内容。

3. 在提示过程中,提示者不可以说出屏幕上任何一个字,否则算作失败。

表情有“撒娇”“羡慕”“激动”“朝三暮四”。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在游戏中发现对方与自身等因素是造成误解的重要原因。)

师:通过这个游戏我们可以发现,对于同一个人的表达,不同人有不同的理解,有的理解甚至是错误的,这就产生了误解。误解,顾名思义便是错误的理解,即别人的看法与实际不相符。做完这个游戏,同学们想一想:对于表演者表达的意思,为什么我们有些人猜错了呢?

生:对方表达不清楚,我理解不了……

师:请联系我们的实际生活,归纳误解产生的原因(简短讨论)。

生:分享讨论结果。

师:(结合学生所说内容进行小结)产生误解的原因可以简单归纳为四类:一是自身表达不清,二是主观猜测,三是缺少沟通,四是缺乏信任。现实生活中,发生误解是常见的事。例如你和印度人打交道,就很容易产生误解。因为我们一般用摇头表示否定,用点头表示肯定;而印度人恰恰相反,他们点头代表否定,摇头代表肯定。这也是我们事先不了解对方情况造成的。而在同学之间,也会因为以上的原因产生种种的误会,给我们带来烦恼和困扰。我们一起来看以下这个真实的案例。

(二)情景剧讨论——学会消除误解的技巧

1. 背景音乐响起

小丽和小仪是同班好友,有一天,两人在教室里聊天,小丽自豪地说:“初中的时候我的成绩很好,又是广播员,班上有不少男生喜欢我。”第二天早上当小丽走进教室,看到很多同学都捂着嘴笑。一打听才知道,原来大家都在议论昨天她说过的话。小丽听了又伤心又气愤,她跑过去大声质问小仪,小仪也很无辜:“我真的没有到处跟人说啊。”其实当时她们聊天时,班上还有几个同学,他们无意中听到两人的聊天内容,所以才有了早上的一幕。小仪觉得很委屈,她在QQ签名上写道:“希望误会消除!和睦相处!”不过事情过了好几天,谁也没有主动开口,两人陷于冷战之中。

(设计意图:情景剧引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能更认真深入地思考和反思。)

师:案例中的小丽因为误会小仪背后说自己的闲话,而引发冲突,进而陷入冷战之中,同学们想象一下:小丽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小仪呢?

生:小丽会很生气、伤心,觉得自己被出卖了。小仪也会觉得很委屈,好朋友不相信自己,心里也会很难受。

师:争吵和冷战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会让两人的友谊处于冰冻状态,那是很可惜的事情。面对别人的误解,我们应采取什么态度?你认为两人应如何消除误解?

生:学生分组讨论并分享(背景音乐响起)。

(设计意图:结合具体事例和误解产生的原因,所设计的问题层层递进,体现探究的过程,也符合学生对问题认识的水平,真正起到反思的作用。)

2. 分享讨论

生:分享讨论结果。(略)

师:结合学生所言内容进行小结:

我们应采取的态度有:冷静、坦然。

消除误解的方法有:加强有效沟通:分时间、场合、方式;寻求帮助(朋友的力量);换位思考、行动证明、顺其自然等。

3. 课堂小结

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中,无论是与家人,还是同学,朋友,误解别人和被人误解是在所难免的。误解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当发生误解时,双方都不妥协,都不去消除这个误解,导致这个误解越积越深。像有的同学误以为爸爸妈妈什么事情都干涉自己,干脆什么都不告诉父母,甚至不愿意回家;像前面的两个女生,因为一句话,几年的好友陷于冷战之中,多么可惜啊。也许就是你的一句让步的话,一个温暖的表情,就会让彼此的心结打开。接下来,我们也来尝试一下,打开自己的记忆之门,让曾经的误解一笔勾销!

三、拓展训练:误解——一笔勾销

1. 误解——一笔勾销

(设计意图:采用冥想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辅导,可以使学生的体验和感受更加深刻,并把所学到的消除误解的技巧用到实际生活当中。)

关灯,拉窗帘

师:请大家以一个舒服的姿势坐好,轻轻闭上眼睛,跟着老师的提示一起放松。好,深深地吸气,慢慢地呼,深深地吸气,慢慢地呼,再来一次,深深地吸气,慢慢地呼,尽量使身体放松,从头到脚,放松身体的每一个部位。(语气轻缓,慢慢地)

背景音乐响起

师:请你回想一下,在学校生活中,我们与同学、朋友朝夕相处、相互关爱,同享友谊的快乐(15秒),有时候我们也会因不同的意见,对方一句无心的话,一个冷漠的表情,让我们产生一些误会,彼此陷入无言无语的冷战状态。(有时候,我们和爸爸妈妈因为观点的不同,就选择什么都不和他们说,你可能觉得他们不可理喻,他们也会因此觉得用心良苦却得不到你的理解,彼此的距离好像越来越远。)请仔细回想在最近的几个月里,你是否曾误解过别人或被别人误解过,那是种什么样的感觉(10秒)?回想一下当时的情景和细节,体会内心的感受(30秒)。此刻的你想对对方说些什么呢?

开灯

师:我数一二三,请大家慢慢睁开眼睛,活动一下身体,现在请用你的心,你的手,把你想对对方说的话写在心形的纸上。

生:各自写下感受和想法。(背景音乐响起)

师:你的诚恳、你的真心,更要传递给对方,让对方也能真切地感受到你的真心。勇敢地把你的心意送给对方吧。写好的同学请把信折起来,封面写上那个同学的名字,交给我们的心灵信使。心灵信使把信按名字派发给相对应的同学。

2. 分享

师:当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你的感受是什么?

生:其实我们都很在意对方……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现场实践的形式来消除同学间的误解,让学生明白,消除误解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复杂。)

师:你会对对方说什么呢?

生:我们永远都是好朋友……

3. 寄语

误解解开了是一件多么开心的事情啊,误解的消除可能是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表情、一份心意,让我们多一分理解,少一分误解,我们的生活将会充满和谐与快乐。

四、课后反思

本节课通过情境体验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展开课堂讨论,由于所选取的案例是学生生活中的人和事,贴近生活又极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学生们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过程中,激活了他们的心理历程。从学生的课堂反应看得出来,学生内心的感悟、深刻的体验和情感的共鸣都是水到渠成,团体动力的作用得到了很大的发挥,真正做到了“润物细无声”。

点评

本课切入口较小,符合学生的现实需要,有较强的针对性。同时课程以学生生活中常见的案例作为切入点,能带给学生更多的感悟和思考,避免了空洞和说教。

在辅导过程中,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对学生的回答回应到位。各环节内容逐步深化,从认知到应用,注重现场生成,使学生易于接受。最后环节现场学生的真情流露和误解的消除过程,我们都作了很好的见证,辅导效果水到渠成,显示了辅导教师扎实的基本功。本课的不足之处是:误解产生的原因分析过于简单,没有从认知的角度加以探讨,对于高中生而言略显简单。

点评者:颜农秋,副教授,广东省佛山科技学院心理咨询中心主任

(作者单位: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九江中学,佛山,528203)

编辑 / 任玉丹 终校 / 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