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进飞
摘要:为了更好地满足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要将教育改革深入到课堂教学中.所以,要求教师有设计地进行教学备课,科学高效地利用课堂时间,充分直观地使用教学工具,高标准地教授学生学习方法而不单纯是传授知识.化学课也是如此.以下就备课、课堂教学、教学工具使用、教学方法这四个问题展开阐述,结合自身的课堂经验和教学案例作一简单分析.
关键词:职高化学;教学备课;教学方法;教学工具
只有进行有设计的教学备课,利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教学时间的安排,学会进行课堂气氛调控,善用各种教学辅助道具.才能更好的进行课程的教授工作,从学生的角度去改变教学备课计划和教学实际方法,更好的满足新课标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的要求,科学高效的利用有效的课堂教学时间,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快乐学习的习惯,从而达到提高职高化学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 精心的备课设计
有设计的进行教学备课是课堂教学的前提.正所谓要想上好课先要备好课,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进行课前教学设计.
教师要学会灵活调整教学计划,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授课安排.例如,在讲到有机化学“苯”的时候,因为学生下午第二节化学课是在体育课后,每次学生都是大汗淋漓、身体疲惫的坐在教室里上化学课,所以就可以根据这样的现实情况,及时更改授课计划,在课堂导入时就可以由著名化学家凯库勒发现苯分子结构的缘由其实是他一个梦,由此可以让学生对新课的学习产生兴趣,可以赶快从体育课的疲惫当中集中到现在的化学课堂上,也是非常好的课堂引导方法.由有趣的故事进入新课话题,这样学生就可以很快愿意接受新知识,避免了学生听课注意力不集中而导致的教学时间浪费情况.
二、灵活的教学调控
为了更好地加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教师的教学调控是至关重要的,活泼的课堂互动是化学课堂教学的基础.教师要注意方方面面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更好地吸收知识.
1. 教态调控
教态调控一共包含三方面内容:表情、距离、眼神.以下作具体分析.表情调控是要求教师要有耐心,表情亲切,常常带着微笑,有时候课堂上的玩笑也是调控气氛的一种很好的方法,这样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习,更有利于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和交流.但是若是有小动作或者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严肃的表情也是一种警示性的暗号,迅速让学生集中到课堂上,这样灵活的进行表情调控,可以较好地控制课堂教学情绪.
眼神调控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仔细观察每个学生的表情,从而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集中力,有情况的时候用眼神作交流和暗示,使学生赶快回到课堂的内容上来.例如,若发现由两个学生在说话,可以一边讲课一边看向他们俩的方向,当学生发现教师在看着自己的时候就会得到警示,马上坐好,停止说话,将注意力重新放到课堂内容上来.
距离调控是指当表情调控和眼神调控都起不到作用的时候,就需要进行适当地位置移动.例如,若学生在自习课上不集中注意力,发呆或者做别的事情,这时候教师就可以走到他身边询问情况或者轻轻拍下学生的肩膀给他一个小小的警示.
2. 语调调控
语调调控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技巧,教师在讲解一些知识时可以借助语言、语调的调控,使学生更容易抓到课程知识的重点.讲到重要的地方,就可以放慢语速,加读重音,提高声调,以此提醒学生这里是需要记笔记的地方,也是这节课需要掌握的重要知识点.
三、直观的教学辅助道具
教师要学会积极灵活的使用学校的教学器材以及多媒体幻灯片,这些都是很好很直观的教学方法.这些辅助教学道具是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措施.根据不同的教学课程情况来选择教学辅助道具是课堂教学增容、增效、增情的有效方式. 通过使用投影仪、幻灯片、计算机视频等电教多媒体方式或者小黑板和化学挂图等工具就可以将知识点与图片、动画效果等联系起来,加强了化学课堂教学的增容效果.
通过课程实验以及化学模型、材料、实物等辅助工具进行教学可以很直观的让学生了解这些化学知识的基本原理构架,更容易掌握课堂知识.
例如,在进行“甲烷”这一课的教学时,学生很难理解它的化学结构,教师就可以利用甲烷的球棍模型,以最直观的方式让学生了解甲烷的正四面体结构,并进行自由摆放,也可以挑选学生一同参与,感同身受,即:无论模型进行怎样的摆放,观察到的甲烷分子都是一样的形态,以此来让学生了解甲烷的正四面体结构,增强化学课堂教学的增效效果.
有趣的化学实验往往最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的活跃气氛.例如,学到乙醇、苯酚这块内容的时候,就可以借助实验来表现.进行乙醇被氧化成为乙醛的实验:将加热后的黑色铜丝放入盛有乙醇的试管中,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这样就可以看到铜丝变成了红色.这样的实验可以直观的让学生记住实验现象,并学会理解化学方程式. 这样不仅仅加快了学生学习重点知识的进度,还可以提高化学学习的兴趣,加强了化学课堂教学的增情效果.
参考文献:
[1]曹宝,化学探究实验的设计策略[J].学生之友,2013(5).
[2]王贤,高中生化学探究能力的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9).
[3]窦怀闯,化学探究实验教学中的思考[J].考试周刊,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