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轶全
摘要:提出对中学化学“有效教学”的一些看法,认为加强实验教学能提高化学教学的有效性,结合教学实践,阐述了对加强实验教学的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
实验是化学不竭的源泉,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认知背景,不但有助于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化学定律和原理,而且能激发他们对化学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实验教学对启迪学生思维、培养科学方法和创新精神均能产生积极有效的作用.但在平常的教学中,仍然存在忽视实验教学行为,导致学生对化学的兴趣有所下降.因此,重视化学实验,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就显得很重要.
实验教学有效性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采用必要的方式和手段,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每个学生都参与教学活动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
那么对于提高实验教学有效性有哪些策略呢?以下谈几点做法:
一、实验课程有效化,培养学生自信心和创新能力
现代科学知识发展迅猛,农村学生的知识体系相对薄弱,化学教师要引导学生熟练掌握与人们衣、食、住、行等生活问题密切相关的化学知识,并使用这些化学知识来指导他们和家人的生活,更应引导学生有效进行实验学习,必须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启发学生实验假设,指导学生正确操作,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获取知识与技能.其中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引导.
1.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培养学生自信心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设计实验,选择仪器.如,在完成“常见的盐”的学习后,可以创设一个课后小实验:限用厨房内的用品来鉴别精盐和碱面(NaHCO3).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有利于他们提高以思维和创新能力为主的综合能力,接受科学方法的训练.特别是一些经典实验就更是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的优秀范例,科学史中的经典实验设计闪耀着科学家的智慧,体现了科学研究方法,可以让学生受到科学思维方法的熏陶和引导,从模仿创新开始,逐步发展到独立的原创创新,能有效地提高学生提出假设、设计实验的能力.使学生感到化学就在自己身边,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他们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
2.引导学生全面观察、尊重学生的体验、分层评价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得出结论,体验快乐.教师尊重学生不同感受,尊重学生从实验中获得的独特体验,引导学生反思,评价实验.如,硫与氧气反应,分别在空气和氧气中有的观察到硫粉先熔化再燃烧,有的观察到淡蓝色火焰,有的闻到有刺激性气味等,应引导学生全面观察,反思自己不足.
3.引导学生反思实验,培养正确的科学实验态度
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实验中的困难,不是所有的实验都能获得成功,所有实验现象都会明显.因而,引导学生反思实验,寻找实验失败的原因,比实验本身更重要.这样会使实验教学效果最大化.如,在“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测定”在实际操作中,常常由于装置的气密性和温度差等问题使红磷燃烧停止后需较长的时间冷却,或是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只有极少量的水进入集气瓶,甚至根本就不会出现水沿着导管进入集气瓶的情况,造成实验现象不准确甚至实验失败.如果学生实验失败,我们应该与学生一起分析失败原因并通过示范帮助学生掌握操作技能,取得实验成功,从而达到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二、适当地借助多媒体技术,使实验更形象更直观,效果更优化
由于多媒体计算机可将声音、图象、文字等集于一体,促使视听一体化,学生通过观看多媒体计算机上播放的难以亲身实验的化学反应现象的图片资料,比如,缓慢氧化使钢铁锈蚀、从微观角度认识化学变化等,能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充分实现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个性化教育,自主性教育,从而深化素质教育的内涵.但也要注意几个误区.(1)在课堂教学中, 大量使用课件.有的教师上课时让各种信息包围学生,有音像, 有视频, 甚至还有投影, 使学生应接不暇.时间久了就容易导致学生视觉和听觉的疲劳, 产生厌烦情绪, 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有的教师在上实验课时, 用动画替代实物进行模拟实验.比如,做氨气的喷泉实验等, 学生难以获得切身的体验, 而且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这样的教学枯燥无味, 缺乏实效.(2)过分注重课程整合的形式, 忽视教学效果.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热潮下, 人们常常夸大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作用, 注重了形式, 忽视了教学效果.例如, 有些教师上课时把计算机、课件、网络资源提供给学生, 放手让学生去学习, 没有注意为学生提供学法指导和帮助,导致相当多的学生无所适从.(3)模拟实验替代科学实验.化学学科以实验为基础, 其理论的建立大多是通过实验.因此, 在化学教学中, 实验是学习化学理论、掌握实验操作技能、培养严谨的科学素质必不可少的环节.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 实验以其真实性、直观性给学生提供了第一手的感性材料, 任何模拟、说明、比喻、描述都必须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之上.
三、强化演示实验教学
课堂教学中的演示实验,最能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做好演示实验是诱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本途径.对这些演示实验,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完成,并力求做到演示操作规范、实验现象明显、分析表述准确简练.对部分演示实验装置或实验操作还可作适当的补充和改进,以增强实验效果.化学实验就实验内容来说可归为以下几种类型:①有关制取实验;②有关性质实验;③有关生活实验;④有关概念定律阐明实验;⑤有关定量计算实验.而每类实验的原理、装置、操作都有规律可循,因而教师应做好典型实验,让学生触类旁通.例如,制取O2可运用双氧水与二氧化锰或加热高锰酸钾两种方式获得,教师通过这个典型实验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设计、操作、思路等,为以后学习CO2和H2的实验室制取方法作铺垫.
四、开发利用家庭小实验
家庭小实验的引入使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外,它对激发学习兴趣、巩固知识技能、培养能力起到一定作用.在布置家庭小实验时,教师把操作要点和实验目的告知学生,让他们将实验过程、现象及思考记录下来,上课时加以讨论.还可以补充了几个既有浓厚生活气息,又与所学化学知识密切相关,同时学生在家庭中又能够找到材料,独立完成的小实验,作为家庭作业.家庭小实验不仅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使学生扩大了视野,培养了动手实验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而且由于它们与课堂教学内容同步,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起到促进作用.
五、实验教学的设计应精心设计,提高教学针对性
(1) 设计能体现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学目标群;(2)针对学生原有认知水平与预期学习目标差距,设计能消除目标差的学习内容;(3)根据学习内容,设计符合教学规律的教与学活动策略;(4)根据选定的教学策略,设计合适的方法和媒体; (5)预期反馈信息,设计相应的对策;(6)设计能体现本课学习目标的结果评价.这是化学课中各种学习内容教学设计共同的设计规律.但是,不同的学习内容,在设计上又各有其特有的规律.因此,教学设计可以从个案研究向类型研究深化,达到对教学规律的把握.
化学家戴安邦曾经说过“化学实验是学生学习化学的最佳场所.”笔者认为,它同时也是化学教师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最佳场所,实验教学的科学化是化学教师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王祖浩,王磊.化学课程准(实验)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
[2]韩家勋.高中化学能力考题型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 .人民教育出版社.
[福建省厦门市杏南中学 (36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