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莲
如今,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活动单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氛围被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劲头更积极了.教师由“主演”变成了“导演”,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中心,活动成为了课堂的载体,快乐变成课堂的根本.在数学课堂上,数学教师努力地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尽量让学生交流,让学生教学生,学生评讲,学生总结.
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建立了学生学习小组,给了学生课堂上活动的平台,确定每个人都能在这个平台上展示.我们教师根据班级的人数,分为适量数目的学习小组,各小组之间力求均衡,没有明显差距,便于各个学习小组之间竞争.在组内按照学生的综合水平从高到低进行编号,让每组处于同一层次的学生代码相同:这样既便于组长分工,能让小组内成员按一定的顺序进行交流、讨论、合作;也便于我们教师进行抽查,可以指定同一层次的学生代表小组发言,给予及时评价,让发言的学生个人承担起一定的小组责任,减少或避免一些学生逃避课堂现象的发生.
在这样较为公正的分组下,在数学课堂上,在小组活动时,每个小组内的学优生显然在活动中表现积极,他们畅谈他们对书本内容的理解,激烈地互相交流,而且很明显他们的思维速度远远超过了中等生,还远远地将后进生抛在了后面.他们在整个课堂中起了主导作用,在小组中充当了小教师的位置,把对数学概念的理解用学生自己的语言传达给小组其他组员.在整个活动过程中,他们踊跃到展示板上展示自己的思考结果,如果出现错误时,他们还能勇于对全班学生阐述自己的错误原因,并在展示板上主动改正错误,还提出希望其他学生不要重蹈覆辙.甚至在活动过程中,没能上台的学优生在下面不仅会主动去检查自己小组的展示成果,还会去跟其他小组的成果比较,孰优孰劣,会承认自己小组的不足,会大方的表扬其他小组的活动结果,会激励自己小组再接再厉.从而给了小组中的中等生和后进生比较好的影响,激发他们的学习劲头,鼓励他们将学习中的问题提出来,还和他们一起讨论.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学优生会将自己的理解讲给其他小组成员,主动承担起小教师的义务,为小组成员去解惑.在这过程中,有的成员提出的一些问题比较犀利时,这些学优生会寻求其他小组的帮助,在他们的集体讨论中要是还不能解决相关问题时,就立即向教师寻求帮助,直至问题的关键被理解,问题彻底得到解决,他们才将这些他们理解的内容再次向小组的其他成员传达并确保他们的理解.在课堂活动的最后——课堂检测,学优生能够快速而较准确的完成检测,确保自己达到这堂课的学习目标要求,当小组的其他成员已经完成,教师还在帮其他小组的学生进行批改时,还是他们再一次充当小教师,批改检测题,督促订正,讲解疑点.当然,此时要是小组内的中等生不活跃,只顾着将学优生所总结出来的知识点囫囵吞枣的话,那么这一小组的讨论就出现了断层,后进生就更加谈不上参与,那么他这节课的学习就为零.但是要是此时中等生能主动将自己存在的疑问提出来,并能通过优等生较好的解决的话,就能大大的提高这一组的效率,而且能让后进生更加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将最基础的掌握.所以我们在现在的数学教学中,将小组的分配,组员的任务分配放在首位.这样学优生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他们才能在活动单的T台上更加绚丽.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情感、观念及体验,实现教与学的共同发展.在我们数学活动单课堂中,学生通过课堂活动形成他们的数学能力,在数学活动中学习,在数学活动中思考,在数学活动中创新,在数学活动中得到发展.在学生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尊重学生新颖的思维方式,让他们较多自由地自主、独立地活动,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人.自始至终,都由学生占主导地位,让他们完整地经历观察、猜想、实际操作、验证、推理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和分析归纳能力.在上述过程中,学优生们如鱼得水,他们为了得到教师的赞赏,组员的赞同,成绩的提高,能力的提升,在活动单的课堂中不遗余力的参与,激烈的讨论,主动发表意见,他们有探求新知的好奇心,有主动探究知识的愿望,有积极的学习态度,这些在学习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是作为学习主体的学优生所具有的,我们数学教师要认识到这些学优生在课堂活动的主体地位,积极引导这些学优生自主学习、探究发现、合作交流的能力,从而拓展他们学习知识的渠道,拓展他们发展的空间,给班级其他学生以积极的引导,奠定他们在小组中的领导地位,从而发挥学优生在课堂学习中的领头雁的作用,使全组成员、全班学生共同进步.
让我们数学教师在数学活动单课堂中造就出更优秀的学优生,呵护他们上课的热情,让他们饱含更多的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在学习数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宽,得到更大的发展,让学优生在这样的T型台上走出他们人生道路上的第一道精彩.
[江苏省如皋市城北初级中学 (22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