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高一化学新课教学中学案模式的运用

2013-12-27 06:45张绍娟
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版 2013年9期
关键词:高中化学运用

张绍娟

摘要:在高一化学新课教学中利用学案,但又不完全依赖学案,探讨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同时也促进了师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高中化学;学案模式;运用

一、课前准备工作

1.学案编写.学案是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案.在编写教案时,根据教材,仔细研究学习内容的量,做到一课一案,在编写学案时,要认真研究《课程标准》、《考试说明》的要求,对照教材内容进行仔细研究和分析,并在集体备课时充分讨论,达成共识.学案内容要避繁就简,它包括: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知识梳理、例题、巩固练习、归纳小结、课后练习等.编写时学案内容不能过多,不能搞题海战术,要尽量做到一个学案大部分的内容都能在课堂完成,切实减轻学生的负担,要让学案真正发挥它的实效.根据我校的学情,我们高一的主要教学任务是夯实化学基础,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少量知识适当加深,主要目的是为高二学业水平测试复习做铺垫.

2.课前备课.学案是对教学内容的准备,是集体备课的结晶.每个教师应该根据所教班级的学习基础及班级自身特点,做好二次备课工作,认真写出详细的教学过程,它包括课堂复习引入的方法、新课导入的时机、学生自学的辅导、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巩固练习的板演、课堂小结、板书设计等等.学案是辅助教学实施过程的一种方式方法,教学中不能一味的依赖学案,照本宣科,千篇一律,同时也要注意学案板书不能完全代替黑板板书.

二、课堂教学实施过程

1.新课导入的时机.学案导学法就是借助学案引发学生的自主学习,以促使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的教学模式.传统的学案导学是教师将预先编写好的学案在课前下发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带着问题进行预习,并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但是这样做,效果不好,第一、学生课后不可能花很长时间预习一门学科的学案,第二,如果学生事先预习过学案,上课就感觉是照着学案对答案,不能体会到新课的教学流程,教师的教学思路.

通过复习、听写巩固旧知识,唤起了学生的记忆后,学生自学部分新课内容,填写学案的基础知识,这样就会对新课的内容有了一些大致了解,对基础知识中存在的疑难问题,易混淆的概念,知识的重点、难点、疑点做到心中有数,带着问题,做到有目的、有计划地听课,这样能更好地提高听课质量.

2.学案模式在课堂上的应用方法.教学中我以课本为主线,以学案为辅助进行教学.如果完全按照“学案导学”的模式上课,所有化学教师都是统一模式,课堂流程将会非常的僵硬,缺乏活力,同时限制了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教学中我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学案的重要知识脉络.

(1)重点、难点的突破.通过学生自学,新课的主要任务就是突破重、难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不应设置过高,应该有个铺垫过程,对重、难点可以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交流,形成共识.对讨论中不能解决的或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应及时解答、补充、纠正.在交流过程中,要真正留有时间、空间,让学生动脑、动嘴讨论,避免形式主义,对学生的回答要适当给予肯定、表扬,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学习高一化学“摩尔质量”时,先让学生填写完表格中的相对分子质量或原子质量,一摩尔物质的质量后,引导学生思考表格中的数据有什么样的特点,通过学生七嘴八舌的发言,教师需要纠正的是相对分子质量或原子质量和一摩尔物质的质量虽然数值相同,但单位不同,学生想一想后就能很快理解了,根据得出的结论,再以学案上的小练习巩固一下,就能很顺理成章的引出摩尔质量的定义、符号、数值、计算公式等.

(2)不可缺少的板书设计.通过学案引导学生掌握重难点后,还应让学生回归书本,再仔细研读这部分内容,及时点出关键字,让学生用红笔做上记号,加深他们的记忆、理解.教师还应该把重难点适当板书,板书设计要字迹工整,一目了然,便于学生记忆.学案不能代替板书,否则,上完课,学生只记得上课内容全部在学案上了,对具体内容没有印象.

(3)针对性训练.练习是促进知识迁移,形成技能、技巧,能力的基本途径和有效方法.针对性练习,位于某个知识点之后,针对性较强,习题编写时,题量不能太多,课堂上要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练习,此间教师做好个别辅导工作.让学生真正会应用定义、公式进行计算,同时巡视指导时应注意学生解题的常见错误,即时给予指正.

(4)课堂练习精讲.课堂练习完成后,应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解题见解,允许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同时对学生解题中出现的典型错例,让学生分析错误的原因,以便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最后教师对解析思维、方法、技巧进行归纳总结,强调解题规范性,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三、课后信息反馈

1.课后巩固性习题.精选几道习题,让学生课后独立完成一些针对性强的巩固练习,尽量用最少的时间达到最好的效果.通过对每位学生的学案进行认真、细致的批阅,详细记录学生错误中的个性问题与共性问题,查漏补缺,真正做到教学一步一个脚印,确保教学收到实效.

2.教学后记.教师课后通过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过程方方面面的思考,即时调整教学思路,改进教学的方式、方法,同时对学案中可能出现的不足,课堂教学中加以补充,确实的让学案能辅助教学,但又不左右教学.

参考文献:

[1]曾宋娟.浅析如何实施化学“学案导学”.

[2]中国教育文摘.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学案导学模式的讨论.

[3]中学化学教学参考.化学学案的设计和运用,2000(12).

猜你喜欢
高中化学运用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分析
高中化学解题中守恒法的运用研究
高中化学分层教学的有效实施策略探讨
基于“336”模式构建高中化学智慧课堂的实践研究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
拾级而上 顺流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