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
摘 要:从清代的康熙到乾隆年间,出现过一系列的大型分类词典的编纂活动,在此期间,“清文鉴”系列词典的编纂是清代具有深远意义的文化工程,其词汇量之多,规模之大,语种之丰,可以说是清代制定的最具特色的一类辞典,这类词典的出现,不仅是清朝统治者文化政策的体现,也是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产物。“清文鉴”系列分类词典的语种和词汇的不断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体现清朝的民族政策的发展状态的演变过程,而民族政策的演进也影响着“清文鉴”类辞书的编纂工作,而对此进行研究,在丰富少数民族文化研究成果的同时,能够给多民族国家的文化以及民族政策的发展提供历史依据。
关键词:清代;清文鉴;民族政策;演变过程;分类词典
中图分类号:K2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2-0235-02
清代是我国历史上少数民族语言分类词典快速发展的一个时期,辞典不仅从数量上可观,丰富的语种也是其他朝代所不能比拟的,从康熙到乾隆时期的一百多年中,清政府先后组织编纂了《清文鉴》、《满蒙文鉴》、《两体清文鉴》、《三体清文鉴》、《五体清文鉴》等38种满蒙文大型分类词典,由于其中相当一部分都以“鉴”的形式出现,从而形成了“清文鉴”系列的分类词典。而作为我国辞典编撰史上的一个繁荣时期,必然出现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我国历史上的文化繁荣时期,都有使其能够繁衍的温床,清代辞书的发展,固然是相对稳定的清代初期政治、经济、文化环境所带来的,而作为统治者,他们的这种做法也是其深思熟虑的结果,在建立统一国家的同时也意识到了保护和发扬本民族语言文化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清朝作为封建君主制国家,不外乎要维护封建贵族的权利,后金大汗皇太极将国号“后金”改为“大清”之后,规定满文、满语为大清的国文、国语。清军入关后又实行“同文之治”的政策,在学习其他文化的同时,强化满语的中心地位,但是由于大量满文词汇的出现,又缺少相应的辞书作为支撑,清朝统治者发现了规范国语的必要性,于是在康熙十二年(1674年),清圣祖命翰林院学士傅达礼组织各民族学者进行满文辞书的编纂工作,后因傅达礼去世,康熙帝又令马尔罕、马奇等人主持编写辞书,终于在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完成,并在康熙帝的新手审阅后发行,将其命名为《清文鉴》。这部书的问世,在当时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化意义,也有一定的政治意义。从文化意义上来看,它填补了清代满文辞书的空白,不仅能够提高满族上层阶级的文化素质,而且能够让当时满语的使用更加规范,又对传承民族文化起到一定的作用,康熙帝曾指出:“满、汉文义照字翻译可通用者甚多,后生子弟渐生差谬······可将满语照汉文汇发明某字应如何应用,某字当某处用,集成一书有益于后学”。①从政治意义上看,作为当时统治广袤国家的少数民族政权,突出了其以本民族为中心的特点。而后来问世的《清文合蒙古鉴》又是清朝统治者注意发展民族关系的产物。
自古以来,女真就与蒙古部落接壤,从建州女真的崛起到后金的建立,满族统治者就逐渐认识到了蒙古对其发展的重要性。在当时,仅在辽东地区的蒙古诸部就有数十万骑兵,在后金与明朝交锋时,如果不处理好满蒙关系,必会使后金背腹受敌。所以在明万历二十一年(1594年),努尔哈赤在击败蒙古九部联军的背景下,掌握了改善满蒙关系的主动权,1594年,蒙古科尔沁部明安贝勒和喀尔喀劳萨贝勒派遣使臣与后金进行政治往来,从此满蒙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清军入关后,清朝的治边政策也一直以蒙古为核心,原因是蒙古若稳定发展,清朝的西北、北部以及东北便无大忧。这样,清朝统治者为了管理蒙古地区,设立了理藩院。蒙古族在清朝统一全国的过程中起到过极其重要的作用,而蒙文又对满文的创制发展起到过很大的作用,被编入满洲八旗的蒙古族由于入关后生活习惯以及环境的改变,也逐渐减少了蒙古语的学习和使用,而保持与蒙古王公贵族的交流与往来也是清朝政治生活的重点,所以清朝统治者一贯重视蒙古文化和语言的发展。出于这一系列的背景,康熙皇帝命令拉锡等人将《清文鉴》译成蒙古语,历时7年,1717年,《清文合蒙古鉴》问世,而后又出现了《御制满蒙文鉴》。
满族与汉族的交流,在清军入关前就已经存在很长一段时间,作为建州女真发源地的辽东并不是单一民族地区,蒙古族、朝鲜族和汉族都在此地生活,后金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除了要协调好满蒙关系,还要保持满汉关系的发展,而在后金的政治生活中,一批降金的汉族官僚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满族统治者逐渐认识到用汉族官僚统治汉族民众的高效性,在利用汉族官僚的同时,不仅充分发挥他们的行政才能和管理经验,而且为后金统治者逐步了解汉族的风俗文化起到关键作用,对日后清军顺利入关并统一全国打下了基础。清军入关后,虽然军事实力占上风,但是满族文化发展还并不成熟,社会政治、经济都落后于扎根中原几千年的汉族,所以,清朝统治着除了保持国家的安定,仍需要向汉族学习先进的经验,利用汉族政治、经济、文化优势才能够进一步扩大对汉族统治的社会基础,而学习经验,处理好民族关系,必须让满族上层人士学习汉语,从而促进与汉族的交流,在这种情况下,从清乾隆年间开始,清朝政府就组织大量人力编纂了一系列的满汉辞书,其中最具代表意义是《御制增订清文鉴》,它的主要功能是注解和标音,成为清代规范满语最直接的依据,此书也在后来收入了著名的四库全书中,而后问世的官修满汉“清文鉴”有《御制清文鉴》、《御制满汉清文鉴》、《清文鉴对照择录》、《清文鉴外新语》,非官修的辞典也在这个时期出现,主要有《一学三贯清文鉴》、《音汉清文鉴》和《选录清文鉴》。清朝在修编满汉满蒙二体“清文鉴”的同时,又编纂了满蒙汉三体“清文鉴”,如《御制满洲蒙古汉字三合切音清文鉴》、《满蒙汉三体字书》、可以说,在“清文鉴”的编纂中,汉语、和蒙语一直是贯穿始终的,从这点可以说明清朝统治者对蒙族、汉族的重视,也体现了满汉、满蒙关系是清政权处理民族关系的主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清代满蒙关系和满汉关系直接决定了清朝的统治基础,其发挥的作用、产生的影响是其他民族所不能取代的。
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在蒙古地区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蒙藏关系在宗教的发展下 ,一直保持者稳定联系,满族统治者在后金时期就已经注意到了这些,早在清军入关以前,处理满藏关系就已经被提上了日程,1642年,五世达赖喇嘛派遣伊喇固克散呼图克图等代表来到盛京(今沈阳),受到了清太宗皇太极的盛情招待,1652年,五世达赖喇嘛又应顺治帝的邀请来京,在回藏的途中,顺治帝册封他为“西天大善自在佛掌领天下释教菩提瓦赤拉拉旦达赖喇嘛”,自此,历代达赖喇嘛的册封,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而“达赖喇嘛”这一名称也被使用至今。1713年,康熙帝又册封第五世班禅罗桑意希为“班禅额尔德尼”。后来又废除了“藏王”制度,设立驻藏大臣,并对西藏进行直接管辖。这些举措都为清朝管理西藏,处理满藏关系起到了促进作用。随着清朝政府与西藏政治交流的日益频繁,文化交流也发展起来,清朝上层也迫切需求满藏对照辞书,进而加强藏文的学习和使用,于是,清乾隆敕令文臣编纂了对照辞典《御制四体清文鉴》,也就是著名的《御制五体清文鉴的》雏形。后来民间又出现了非官修的《四体合璧文鉴》,这也能够体现出在民族关系不断发展的同时,不仅清朝上层人士重视藏文化,民众也开始接受藏文化。
在处理新疆问题上,清乾隆皇帝在1762年任命了“总理伊犁等处将军”,通称“伊犁将军”,进行对新疆地区的管辖,新疆作为清朝的西部要冲,对清朝与中亚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新疆作为中国的伊斯兰教信徒最为密集的地区,对中国的多元文化发展也起着推动作用。清朝在控制新疆地区后,实行了一系列的政治、宗教措施,以保持维吾尔族传统文化。所以在乾隆帝开始设立“伊犁将军”管辖新疆的同一时期,对新疆语言文化了解的需求也日渐迫切,著名的《御制五体清文鉴》就在这个时期诞生。从而形成了我国辞书发展空前繁荣的时代。
从清朝的“清文鉴”系列辞书的发展脉络上看,是从单一语种,逐步向多语种发展的,从中不难看出清朝统治者在不同时期对民族关系不同的想法,以及在民族关系不断演变的情况下深思熟虑,适时改变国家政策,从而促进国家安定团结的急切心理,也从另一个侧面体现了多元文化发展的重要性,这甚至对今天的民族团结发展以及文化方针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余梓东.论清代民族关系格局的形成与发展[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7,(34):60-67.
[2]春花,王三月.论清代满蒙文大型“分类词典”的发展演变[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6,(3):30-36.
[3]塔伊尔江.《五体清文鉴》及其研究述评[J].语言与翻译,1988,(4):40-41.
[4]张文灿.清朝治理新疆的民族政策评析[J].新疆大学学报,2005,(4):63-66.
[5]金炳■.《五体清文鉴》和它的价值[J].辞书研究,1986,(5):100-104.
[6]五体清文鉴[M].北京:民族出版社,1957.
[7]稻叶君山.清朝全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14.
[8]郭松义,李新达,李尚英.清朝典制[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
[9]清太祖实录[Z].北京:中华书局,1984.
[10]中国北方民族关系史编写组.中国北方民族关系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11]清世祖实录[Z].北京:中华书局,1985.
[12]张羽新.清政府与喇嘛教[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8.
(责任编辑:田 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