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恩圣 (淄博市食品药品检验所,山东 淄博255086)
感冒是一种常见、多发病,是由多种病毒或细菌引起的疾病,以上呼吸道感染最为常见,俗称“伤风”,感冒在临床上又分为普通感冒与流行性感冒。对感冒的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中药对缩短感冒发病周期、缓解感冒症状具有较好的作用,特别是许多中成药,已经成为诸多家庭的必备药品。临床上,单纯病毒引发的感冒最为普遍,无需应用抗生素治疗,但日常生活中用抗生素进行治疗或预防细菌感染还是较为普遍[1]。左氧氟沙星(LVFX)是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其抗菌作用强,不良反应相对较小,经常和抗感冒药合用用于治疗感冒引发的心肌炎[2]、肺炎[3]、支气管炎等疾病,但合用以后的效果如何,特别是中成药复杂的药物成分是否影响LVFX 的生物活性,尚未见报道。本文选用常用的4种抗感冒中成药和LVFX 配伍,应用血清药理学的研究方法对两类药物的合用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1 动物 Wistar大鼠,雌雄各半,体质量200~220 g,由山东鲁抗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许可证号:SCXK(鲁)20080002。动物饲养于万级屏障环境,室温20~25 ℃,湿度40%~70%,日温差小于3 ℃,换气次数10~20 次/h,昼夜明暗交替时间12/12,动物置于有垫料的塑料盒具中,每盒5只,自由饮水,摄食。
1.2 药物与试剂 LVFX 胶囊(扬子江药业集团,批号12062641);小柴胡颗粒(江西南昌桑海制药厂,批号100943);板蓝根颗粒(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批号F1K007);羚翘解毒颗粒(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制药厂,批号0114750);银黄颗粒(云南金柯制药有限公司,批号20100830);左氧氟沙星对照品(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批号130455-201005)。
1.3 仪器 高效液相色谱仪:Agilent200高效液相色谱仪;ZY-300IA 抗菌圈测定仪(北京先驱威锋技术开发公司);电子天平(BT125D 北京赛多利斯仪器系统有限公司)
2.1 药物浓度检测条件与方法的建立[4]色谱柱:C18柱;流动相:醋酸钠高氯酸钠溶液(取醋酸铵4.0 g和高氯酸钠7.0g,加水1 300 mL 使溶解,用磷酸调节pH 值至2.2)-乙腈(85∶15);检测波长:294 nm。对照品稀释液的配制:取LVFX 对照品5 mg,用0.1 mol·L-1HCl溶液10 mL 溶解,备用。进样量:10μL。在该色谱条件下,色谱图见图1。
图1 HPLC色谱图Fig 1 HPLC chromatogram
取对照品稀释液,用去蛋白大鼠血浆分别稀释成质量浓度为16,8,4,2,1μg·mL-1的系列标准品溶液,按以上方法进样。以LVFX 峰面积为纵坐标,LVFX 质量浓度C(μg·mL-1)为横坐标,进行线性回归。结果显示LVFX 在1~16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标准曲线方程为:Y =0.011 3 X+0.096 1,r2=0.999 9。去蛋白大鼠空白血浆对LVFX 色谱峰无干扰。
2.2 分组与给药 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5组,每 组8 只,分 别 为LVFX 组(0.1 g·kg-1)、LVFX(0.1 g·kg-1)+小柴胡颗粒组(7.5 g·kg-1)、LVFX(0.1 g·kg-1)+板 蓝 根 颗 粒 组(12.0g·kg-1)、LVFX(0.1 g·kg-1)+羚翘解毒颗粒组(3.5 g·kg-1)、LVFX(0.1 g·kg-1)+银黄颗粒组(2.0g·kg-1)。按给药剂量取LVFX 片,研细后与一定量的中药颗粒分别混匀,纯化水稀释到所需体积(给药体积为10 mL·kg-1),混匀。每天1次,连续灌胃给药5 d。
2.3 血药浓度检测[5]最后一次给药结束前12 h,所有大鼠禁食,自由饮水,给药结束后1 h,眶静脉取血,肝素抗凝,2 500 r·min-1,离心10 min,取血浆0.2 mL,加300 g·L-1三氯醋酸0.2 mL,12 000 r·min-1,离心5 min,取上清液20μL,进样,曲线下面积代入回归方程,计算各组大鼠LVFX 的血药浓度,结果见表1。
表1 不同中成药对大鼠血浆中LVFX 浓度的影响±s,n=8)Tab 1 Effect of different proprietarg Chinese medicine on the content of LVFX in red plasma±s,n=8)
表1 不同中成药对大鼠血浆中LVFX 浓度的影响±s,n=8)Tab 1 Effect of different proprietarg Chinese medicine on the content of LVFX in red plasma±s,n=8)
注:与LVFX 组比较,aP>0.05,b P<0.01
组别 给药剂量/g·kg-1血药浓度/μg·mL-1 LVFX 0.1 10.8±1.4 LVFX+小柴胡颗粒 0.1+7.5 7.07±0.27b LVFX+板蓝根颗粒 0.1+12.0 9.83±0.13a LVFX+羚翘解毒颗粒 0.1+3.5 9.9±1.8a LVFX+银黄颗粒 0.1+2.0 5.9±0.8 b
结果显示,LVFX 与小柴胡颗粒、银黄颗粒合用后,血药浓度显著下降(P<0.01),板蓝根颗粒、羚翘解毒颗粒与LVFX 合用,LVFX 浓度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改变(P>0.05)。
2.4 血浆的抗菌作用
2.4.1 LVFX 抗菌作用平板方法的建立 取LVFX 对照品16 mg至20 mL量瓶,加空白大鼠血浆溶解,配制成LVFX 质量浓度为80μg·mL-1的对照品溶液。用空白大鼠血浆逐次稀释,配制成LVFX 质量浓度为20,10,5,2.5,1.25μg·mL-1的系列标准品溶液。分别取不同质量浓度的对照品溶液0.3 mL,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方法(管碟法)测定抗菌圈大小,菌种分别用金黄色葡萄球菌(88×106cfu·mL-1)和的大肠杆菌(74×105cfu·mL-1)。
分别 取 质 量 浓 度 为20,10,5,2.5,1.25μg·mL-1的系列标准品溶液,按“2.4.1”方法进行操作。以LVFX 质量浓度负对数为横坐标,抗菌圈直径为纵坐标,进行线性回归。结果显示LVFX 在1.25~2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Y=6.611 5 X+12.495,r2=0.984。
2.4.2 血浆对不同菌种的抑制作用 取各组大鼠血浆0.3 mL,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方法(管碟法)测定抗菌圈大小,比较LVFX 与不同中成药合用后,对LVFX 抗菌作用的影响,结果见表2。
表2 大鼠血浆对两种细菌的抑制作用±s,n=8)Tab 2 Inhibitory effect of rat plasma on the two kinds of bacteria±s,n=8)
表2 大鼠血浆对两种细菌的抑制作用±s,n=8)Tab 2 Inhibitory effect of rat plasma on the two kinds of bacteria±s,n=8)
注:与LVFX 组比较,aP>0.05,b P<0.01,c P<0.05
组别 给药剂量/g·kg抗菌圈大小/mm-1金黄色葡萄球菌 大肠杆菌LVFX 0.1 19.2±0.9 20.6±1.0 LVFX+小柴胡颗粒 0.1+7.5 17.6±1.6c 20.2±0.7a LVFX+板蓝根颗粒 0.1+12.0 16.5±1.4b 20.3±1.0a LVFX+羚翘解毒颗粒0.1+3.5 19.6±1.6a 20.9±1.2a LVFX+银黄颗粒 0.1+2.0 14.9±1.5b 17.4±1.4 b
结果显示,LVFX 与银黄颗粒合用后,大鼠血浆对2种细菌的抗菌作用与对照组比显著下降(P<0.01);与小柴胡颗粒、板蓝根颗粒合用后,大鼠血浆对金葡菌的抗菌作用显著下降,对大肠杆菌的抗菌作用无显著改变;与羚翘解毒颗粒合用后,大鼠血浆的抗菌作用与对照组比无显著改变(P>0.05)。
LVFX 与中成药一起服用,通过测定其血药浓度,能比较准确地反映中成药对LVFX 吸收情况的影响;LVFX 的性质相对稳定,为体外研究抗菌作用提供了可能,通过分离大鼠血浆,研究大鼠血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抗菌作用,能较为客观地反映LVFX 在体内的生物活性,从而了解中成药对LVFX 生物活性的影响。
随着中西医结合的不断发展,在临床上中西药合用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中西药合用的配伍及相互作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化方面的影响[6],对生物活性的研究相对较少,为临床用药产生了较大的隐患。通过本实验证实,部分中成药确实影响了LVFX的抗菌作用,包括影响其吸收、抗菌作用等。而合用后是否会生成未知化合物,从而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还需进一步的试验进行研究。西药对中成药药效研究的影响更为缺乏,需要大量的工作来考察和研究,为临床用药提供必要的参考和指导作用。
[1] 王金彩,郑继海,杨海楠,等.左氧氟沙星的使用频度与常见细菌耐药相关性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3,33(12):1010-1011.
[2] 吴定苏,詹美伶,吴建放.感冒并发心肌炎治疗体会[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4:123.
[3] 陈燕力,孙利红,赵洪杰.感冒合剂辅助治疗门诊社区获得性肺炎39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2,6:37-38.
[4] 中国药典.二部[S].2010:652.
[5] 付春梅,李章万,洪诤,等.反相高效液相色潽法测定盐酸左氧氟沙星的血药浓度[J].药物分析杂志,2000,20(6):373-375.
[6] 程淑锋,郑林,林滔.中西药合用物理及化学性配伍禁忌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1,6(7):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