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华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合理地应用问题教学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一个能够指引学生发现、思考、讨论、解决问题,使学生基本转变自身的学习方式.本文就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问题教学法的相关措施进行细致探讨,旨在促进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性明显提高.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 初中物理 教学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要想根本转变学生学习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获得相关知识,则应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采用问题的方式将整个教学过程进行统领,帮助学生加强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将问题进行探究,同时把问题解决.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通过拓展延伸、巩固迁移等方式发现新的问题,在物理课堂教学上将问题当成主要的归宿以及出发点,确保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得到培养.
一、构建学习环境,找到问题
初中物理教学中主要是探究学生在生活中所经历的事情而出现疑问,合理地对问题进行探究能够达到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目的.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主要是将对知识的过分重视慢慢地转化成探究知识的过程,让学生在学习知识上的被动接受慢慢转化为知识的主动获取,确保学生的敢于创新探索、实事求是、科学探究等方面的能力得到有效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常常遇到相关的问题,他们在对待问题上也有不一样的感受以及经历.所以,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时,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分析学生个性差异、学龄特点、教材内容以及教学的主要目的等方面的实际情况,构建与课堂教学艺术特点互相符合的问题情境,对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起到刺激的作用,同时将学生在学习知识上的注意力全面集中,将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主动性以及积极性全面调动,确保能够通过对知识的思考、想象、体验、观察等方面找到问题.
例如,在讲“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教师可以采用举例等方式,让学生找到学习知识的问题: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主要是通过什么途径进行传播的?声音传播过程中会受到什么阻碍?同时通过物体与物体间的碰撞让学生观察声音产生的过程,采用构建渲染的问题情境,使学生积极探索声音产生的原因以及传播的方式,使学生对本章节的学习有着较为深刻的印象.
二、通过合作探究等方式,解决问题
一旦学生在构建问题情境的学习中找到问题后,教师可以通过分析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采取合理的教法.让学生通过收集资料、寻找资料的方式对学习知识进行研究以及实验,让学生通过主题探究、猜想等方式对学习知识进行了解,找到问题解决的方法与途径.
例如,在讲“测量物质的密度”时,教师应该合理地对学生进行引导,采取有目的的指导措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说,有学生在区别涂有白漆的铝块和及铜块时主要是通过质量进行鉴别,因为铜块的质量与铝块相比来说较大.教师在这种学习环境下应该将铝块与铜块放在桌面上,让学生进行测量,将学生的猜想进行否定.然后让学生思考猜想出现错误的地方,明白要先对物质的体积进行规定.物质的构成与质量有着明显的关系,同时还与物体的实际体积有着相关性.同时,教师在学生有了这样的了解的基础上,还应该让假设相关问题,让学生猜想.通过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进行相关的设计实验.让学生在交流过程中认真思考并认识相关问题,对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框架进行合作设计,同时让小组与小组之间相互交换学习意见.教师在学生完成记录表格、实验步骤的共同设计工作中,应该组织学生参与与该章节学习内容相关的实验操作,且将学习成果进行相互交流以及汇报,教师合理地做好评价点拨的工作,让学生对学习成果进行综合分析,获得最终结论.
三、通过应用迁移的方式,使问题再生
通常在形成新的知识点后,能够通过深化、发散等方式,从根本上发展、迁移知识点,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在对课标以及教材研究的前提下,将发展点与迁移点作为主要基础,对开放性练习进行设计,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找到解决深层次知识的思路以及方法.
例如,在讲“测量物质的密度”时,教师应该根据学生需要解决的问题,向学生提出相关疑问:如何通过密度的知识对体育课上所用的铅球的性质进行鉴别?倘若铅球属于铁和铅制成,那么铅球的密度应该处于怎样的区域?如果存在一卷粗细均匀细铜丝,如何通过剪刀、直尺、天平对铜丝长度进行测量?通过向学生提出疑问等方式,使学生积极参与到知识的学习中,将自己的想法讲出,获得不同的测量方式.
总之,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合理地引导学生在学习知识时找到问题,同时对找到的问题进行思考、讨论、解决同时发现新的问题.通过这样对问题持续发现且解决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学习,能够将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有效培养,确保创新人才的培养能够与新世纪发展的需求互相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