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 英
1994年,胡鞍钢和厉有为的“特区之争”令许多人记忆犹新。
作为“智囊”,胡鞍钢影响高层决策的事件远不止这场特区争论。论战之前,他的两部成名作《生存与发展》和《中国国家能力报告》就曾引起决策者高度关注。当时的政治局常委全体调阅了《生存与发展》报告,而《中国国家能力报告》则成为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参考依据。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是胡鞍钢现任职务,从1999年他创办该中心以来没有变过。
从一个人到一个团队,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已成为具有相当影响力的智库。取代昔日幕僚、文胆、智囊,智库业已成为影响决策过程的重要因素,在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上世纪90年代,有一份关注战略发展和宏观管理的知名刊物《战略与管理》,当时围绕着这份刊物所形成的作者队伍,如杜润生、王逸舟、林毅夫等一大批知识分子,被看做一个松散的“智库”。更早一点出现的“智囊机构”则是80年代的“中国农村发展问题研究组”,其成员调研形成的报告,为1981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准备了系统全面的第一手农村调查数据。特定的年代,另有一部分有识之士通过新闻媒体“内参”的模式影响过高层决策。
在地方层面,截至2012年9月,江苏高层发展论坛已经举行过30次会议。历经陈焕友、回良玉、李源潮、梁保华、罗志军多任省委书记,至今该论坛已成为江苏省委、省政府政策咨询的固定智囊团。
眼下,区域性、全国性的专业论坛,比以往更丰富,智库的影响通过网络的传播也更迅速、广泛。据统计,中国现有研究机构2500多家,专职研究人员超过3.5万人,工作人员超过了27万人。其中,以政策研究为核心、直接或间接为政府服务的“智库型”研究机构达2000家。
中国智库在政府决策过程中发挥越来越大的影响力,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每一次改革之前,往往伴随一场争论。再回首,20年20问,每一问都紧扣时代主题。如新型城镇化的争论和分税制改革争议,城镇化的目标是什么?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不论是官方还是民间,智库就是一座桥梁:它为社会提出新的思想观点和价值目标,引导公众舆论和社会走向;它为政府决策提供咨询参谋,影响政策;它把学者的研究成果转化为政策产品,实现政治和学术的沟通;它及时反映和汇集社会各种意见需求,起着利益表达的作用。
参照世界一流智库的运作方式,中国智库未来的发展还依赖于需求市场的形成及自身质量的提高。有人总结“介于正式与非正式之间”的状态,往往更能出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