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的逻辑》
周其仁 著
中信出版社
2013年9月
这本文集讨论的,是一个很难改的体制,如何在不改更难的预期下,继续改革的逻辑。
改革无非是系统性地纠错。既然改革这么难,那么干脆不改了行不行?干脆宣布中国已经建成了新体制,再也无需改革,行不行?想来想去,答案是不行。因为改了一半不再改,大的麻烦在后面。大体有三个层面。
第一,不继续在一些关键领域推进改革,不继续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向的改革,不推进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政治改革,很多社会矛盾会呈现连锁爆发趋势。
当下的经济形势,总特征是高位下行。老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就是下坡时容易出问题。很多的矛盾在高速增长时被掩盖,但往下行时,平衡的难度就加大了。很多问题久拖不决,正派生出更多的问题。我写过“接着石头过河”,就是挑战一个接一个飞过来,逼你出手招架。这是第一层次。
第二个层次,更年轻的人群成为社会的主体,他们对体制、政策以及自己所处环境的评价,有不同于上一代人的新参照系,也有他们对理想社会更高的预期。一个国家有希望,一定是一代一代对自己社会的期望值更高。所以改革还要和正在成为主流人口的期望值相匹配。要是改得过慢,跟不上年轻一代人对社会的期望,也会出问题,也可能让失望情绪弥漫,那就无从动员一代代人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第三个层面,现在很多制度性的变量改得过慢,老不到位,正在激发越来越多的法外行为、法外现象。现在很多事情,法律上说一套,本本上说一套,人们实际上另做一套。
讲到这些现象,“小道理”盛行——这个不让碰,那个不让改。但似乎忘了一条大道理,那就是要让绝大多数人的绝大多数行为,在合法的框架里进行。在一个变化很快的社会,改革要提升制度化能力,也就是化解法外行为,把对他人与社会无甚损害的法外活动,尽可能地纳入法内框架。
改革本来就难。站在当下这个时点,改起来更难。但是拖延改革,不是出路。现实的局面,改革不但要跟腐败或溃败赛跑,还要和越来越年轻的社会主体的期望值赛跑,并有能耐把大量法外世界的活动,吸纳到体制里来。在这三个方向上,要是跑不赢,大麻烦在后面。
《所做非琐思:管理上的家常话》
王亚非 著
人民出版社
2013年8月
回顾使人明智,思路决定出路,实干乃是决定因素。本书以文化产业发展为背景、文化单位转企改制为线索,讲述一个企业人置身文化体制改革大潮的所做、所思、所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引申与悟道。
《中国经济改革警示录》
厉以宁 等著
人民出版社
2013年6月
厉以宁等十几位专家,就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结合与互动,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经济发展方式不快转不行、不配套转也不行等重要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改革建议。
《陈楚歌进步记2》
吴问银 著
德宏民族出版社
2013年10月
陈楚歌考入安中市委秘书一科,一到任就陷入了本科室以及整个市委办的人事斗争中去了。好在他有老领导——原龙山县委书记、现任市委秘书长黄建功的支持,总是能在别人的攻击下最终化险为夷,沉稳地迈出了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