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雪琛,刘鹏凌
安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安徽合肥,230036
大别山位于安徽省、湖北省、河南省三省交界处,是我国著名的革命老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大别山地区由于山地、丘陵的地形而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安徽省大别山地区(后简称“老区”)主要包括岳西县、宿松县、太湖县、潜山县、舒城县、霍山县、金寨县、金安区、裕安区、叶集区等10个县(区),具有明显的区域农业特色和优势,近年来,农业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绩。但该地区农业发展与安徽省平均水平还有一定差距,加快经济发展尤其是农业经济发展的任务仍然十分繁重,系列问题正在逐步凸显,这已引起了安徽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2011年6月30日,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安徽大别山革命老区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拟运用“一揽子”政策,助推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快速发展。十八大报告也指出,要采取对口支援等多种形式,加大对革命老区的扶持力度。研究老区农业发展究竟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对于推动老区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现实意义。
安徽大别山地区包括七县三区(分别为岳西县、宿松县、太湖县、潜山县、舒城县、霍山县、金寨县、金安区、裕安区、叶集改革发展试验区),但裕安区、叶集区分别成立于1999年和2002年,且安徽统计年鉴中缺乏对这两区的相关农业数据,因此,本文收集的数据主要以老区7个县为主。本文数据处理的主要方法是将同一年中各个县的相关数据加总,以安徽大别山地区作为整体进行数据分析(收集与整理的数据见表1)。
从经济学的角度,影响农业发展的三个要素为土地、劳动力和资本。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根本,是农业经济活动的物质载体,其中,播种面积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影响。农村劳动力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农业生产效率的高低,由于农业劳动力所受教育、培训以及劳动力流动等情况不同,对农业产量也具有一定影响。农业资本是农业发展的保障和促动力,主要因素包括农业机械总动力、农村用电量以及化肥施用量等[1]。
为了验证所考虑到的因素对安徽大别山农业总产值是否有影响以及影响程度,笔者引入如下变量:
Y——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万元);
X1——农业机械总动力(千瓦);
X2——农村农业人员(人);
X3——播种面积(公顷);
X4——用电量(万千瓦时);
X5——化肥施用量(吨);
X6——粮食产量(吨);
X7——农用塑料薄膜施用量(吨);
表1
年份Y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万元X1农业机械总动力/千瓦X2乡村从业人数X3播种面积/公顷X4用电量/万千瓦时X5化肥施用量/吨X6粮食产量X7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吨X8旱涝保收面积/千公顷X9有效灌溉面积/千公顷1997728 888881 1311 976 851423 42518 644104 6491 370 9173 471129.4166.641998738 648943 9862 025 493407 32822 655110 4611 324 2673 420131.6168.041999711 9481 009 3931 964 602392 30025 732.82106 9451 223 6953 712133.77169.412000731 8541 081 0982 053 815402 75124 979105 7211 210 2693 214135.94170.782001762 4851 176 0182 070 003403 20523 145.62132 9781 186 5706 308139.53171.022002802 6531 253 1722 084 484393 82427 496129 417212 2802 919140.86171.952003797 2221 319 8862 090 327382 62527 952125 931952 5202 731141.63172.192004965 485.21 436 0142 105 384416 73529 553137 4201 344 6482 857142.22172.720051 046 379.71 545 3902 105 083429 77135 233148 4721 337 1684 433142.68172.920061 152 886.71 636 6052 105 434433 47542 489152 9941 381 5404 216143.18173.420071 302 514.41 726 9732 126 093426 11245 191168 7601 408 6125 876143.71173.9420081 587 5441 921 0592 129 738444 24551 307150 6661 514 4452 929146.48174.4620091 707 3942 099 9292 106 289458 08860 031160 3721 552 1543 700147.61175.2820101 938 4822 223 9382 123 017468 31870 008165 2951 584 4044 083164.23175.9220112 242 9092 332 9342 130 192474 64779 719170 6811 617 9193 268147.83176.58
X8——旱涝保收面积(千公顷);
X9——有效灌溉面积(千公顷)。
模型设定为:
logY=C0+C1log(X1)+C2log(X2)+C3log(X3)
+C4log(X4)+C5log(X5)+C6log(X6)
+C7log(X7)+C8log(X8)+C9log(X9) +ε
上述模型中,Ci(i=1,2,…,9)的经济意义为解释变量的产出弹性,C0为常数虚拟变量,包含政策、法规、制度等难以量化的因素的影响,ε为随机误差项,描述其他因素对模型的干扰[2]。
对模型进行初步估计,运用OLS估计法对模型中参数进行估计:
t(0.491074) (1.024044)
+0.775027log(X2)+1.025471log(X3)
(0.370075) (0.836701)
+0.467606log(X4)-0.080324log(X5)
(2.074565) (-0.134003)
+0.126470log(X6)-0.032983log(X7)
(0.344996) (-0.289476)
-0.087782log(X8)-9.386211log(X9)
(-0.136736) (-1.068232)
由上述模型发现,可决系数为0.992 736,表明农业总产值与解释变量之间线性关系显著。但模型中各因素的t值均未通过检验,且log(X5)、log(X7)、log(X8)、log(X9)的系数为负,初步判断不符合经济意义,怀疑模型中各因素存在多重共线性[3]。
计算解释变量间的相关系数,可以看出解释变量间存在高度线性相关,表明模型中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表2)。
表2 各解释变量间相关系数
为了解决多重共线性,采用逐步回归法。运用最小二乘估计法对各个解释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合经济意义和统计检验选出拟合效果最好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表3)。经分析,log(X7)对log(Y)的影响非常小,可以将其剔除。log(Y)对log(X4)的线性关系最强,两者拟合程度最好,因此,选择log(X4)作为最基本的回归因素,将其他因素逐个加入其中,见表4。
表3 各解释变量一元回归结果
表4 log(X4)与加入的其他变量的回归结果
经比较,新加入log(X3)、log(X6)使得方程的R2有略微的降低,参数t检验显著。如何在两个变量中选择,见表5。从表5中发现,方程一的可决系数更高,且F值很大,因此选择保留log(X3)。
表5 变量log(X3)与变量log(X6)的比较选取
将其他因素逐个加入含log(X4)、log(X3)的方程中(表6),发现在log(X4)、log(X3)的基础上加入其他变量后,R2变化不大,但参数t检验均不显著。这说明剩余变量引起了严重的多重共线性,应予以剔除。
最后修正多重共线性影响的回归结果为:
(-3.655236) (4.724642)
+0.642941log(X4)
(11.36708)
通过上述检验,本文所建立的模型基本上能说明影响安徽大别山地区农业发展的因素,具有现实意义。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安徽大别山地区1997~2011年影响农业总产值因素的数据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表6 变量log(X4)、变量log(X3)与加入的其他变量回归结果
第一,安徽大别山地区农业发展与农村用电量、播种面积有非常紧密的关系,同时与农业机械总动力、粮食产量有较为密切的联系,这些因素与农业总产值成正相关关系。
第二,在Y关于X2,X5,X6,X9的回归方程中,拟合优度都较高,回归系数也很显著,但在逐步回归时这些变量之间存在高度共线性,且t值不显著,最终被略去。说明现阶段农业机械总动力、化肥施用量和农村用电量对于老区农业发展来说,属于“互补品”关系,并且它们中每个量的增长均会促进农业总产值的提高,而用电量对产值的影响更大[5]。
第三,X5对Y的影响为负,说明化肥施用量对老区农业发展的作用并不明显。从生态角度来看,过量的化肥施用会限制农业的发展,模型中的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同时,X7对Y的影响也为负,说明老区的设施在农业发展中还较为落后。
本文通过统计分析和计量分析方法对安徽大别山地区农业总产值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现阶段农村劳动力数量、化肥施用量、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旱涝保收面积、有效灌溉面积对老区农业总产值影响不大,而农业机械总动力、农业播种面积、农村用电量对老区农业总产值有显著影响,因此,老区在农业发展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重视农村用电设施建设,实现用电量就地解决。电力供应是发展老区农业产业化、打造农业标准示范区的基本保证,应建立完备的供电网络,及时排除电网故障,保证农业生产顺利进行。
第二,要提高农业产值,就要将重心集中于粮食产量上来,既要应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将农业设施化、产业化,也要积极利用老区有限的土地资源,增加播种面积。
第三,老区农村劳动力存在过剩问题,应着力解决剩余劳动力出路问题。应建立多层次的劳动力教育体系,逐步将第一产业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最终实现第一产业农业劳动力与农业发展的动态平衡[6]。
参考文献:
[1]胡月梅.关于我国农业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北方经济,2011(12):85-87
[2]赵红丽.新疆兵团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J].新疆农垦经济,2012(1):47-52
[3]史承非.当前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与实证分析[J].北方经济,2007(6):3-5
[4]李江成.新疆兵团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实证分析[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4(2):12-15
[5]杨春玲,周肖肖.农民农业收入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财经论丛,2010(2):13-18
[6]向利红,刘福军.我国农业、农村、农民现状及对策[J].中国商界,2009(6):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