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与民族复兴

2013-12-19 11:42沈祖炜
世纪 2013年1期
关键词:公德新民梁启超

沈祖炜

20世纪初,风雨如磐。刚刚经历庚子之变的中国人,在民族记忆中,义和团的骚动和八国联军的铁蹄,情景重叠,滋味杂陈。

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陆续发表政论文章,认为要改变国家的命运,须从“新民”做起。到1906年为止,梁启超总共发表了20篇这一主题的文章,继而合并出版单行本《新民说》,期望唤起中国人民的自觉。他主张,中国人要从皇帝的臣民转变为现代国家的国民,他还对现代国民应有的素质作了描述。他主张自由,倡导民权,提倡公德。其中对社会公德的要求,不啻是对传统文化中个人修为要求的一种补充。梁启超说:“人人独善其身者谓之私德,人人相善其群者谓之公德。”他还说:“中国所以不振,由于国民公德缺失,智慧不开”,因此“欲维新吾国,当先维新吾民”。梁启超的思想振聋发聩,对20世纪初的中国起到了启蒙的作用。

且看当年令鲁迅先生深感痛心的一幕:日俄战争时,在中国的土地上,一个为俄国当间谍的华人被日军砍头,其他中国人则在一旁“围观”。鲁迅对于中国民众的麻木不仁大为震惊,从此弃医从文,以自己的文学作品来唤起民众,拯救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于是产生了《阿Q正传》、《药》、《祝福》等伟大的文学作品。鲁迅深信,在弱肉强食的现实世界,一个民族,只有开化民智,提升全民素质,才能真正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1918年,毛泽东等人成立的新型社团名字叫做“新民学会”,取《大学》上“在新民”及《汤诰》上“作新民”的意思,与梁启超的“新民之道”异曲同工,主张“采补其所本无而新之,以建设中国一种新道德、新思想、新精神”。毛泽东晚年面对种种个人崇拜式的吹捧,曾对斯诺说,其实自己最中意的称呼只有一个,那就是“导师”,也就是教师,这不仅是因为自己真的做过教师,更因为他把教育人民——“新民”,当做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近代以来,无数先进的中国人探索过“新民”的道理。“新民”不仅针对普通民众,对于当权理政者和社会管理者也是适用的。爱国,是每个国民,不论地位高下,都应该具备的素质。离开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家国情怀,任何个人的远大抱负都会褪色。而追求“富强”, 无论是国富民强,还是民富国强,则是曾经积贫积弱的全体中国人的期盼,更是政治领导人的应有追求。洋务运动和实业救国论、科学救国论、教育救国论,都把“富强”列为目标。在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我们把民主奉为好东西,尽管它来自西方,但是同中国本土传统中的民本主义相呼应。以民为本还是专制独裁,老百姓的取舍不言自明。中国自古以来堪称礼义之邦,轩辕黄帝被称作“人文初祖”,文明开化与愚昧野蛮向来是对立的两极。如果说“文明”、“和谐”的理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早就深入人心,那么“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观念,则是西方文明发展的优秀成果。传统中国强调“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构建的是自上而下垂直控制的社会结构。在这样的社会中,不会产生自由平等之类的传统。但是在近代以来的社会变革与发展中,各种进步思潮,普遍吸收和采纳了这些新观念。“文化大革命”曾留下最深刻的教训,即:社会主义必须讲民主与法治。老百姓对于当家作主、公平正义的要求,只有通过民主与法治才能得到保障。《礼记》说,人要“敬业乐群”。唯有敬业,才能忠于职守,尽到义务。唯有乐群,才会友善同胞,善待众人。传统道德提倡信义,强调人无信不立,相信“诚则成,信则行”。而现代商业道德讲合同契约,讲等价交换,所以更强调信誉,一旦信誉丧失,即意味着被逐出市场。敬业与诚信是社会公德,这既是一种传统文化的精神,又符合现代公民的要求。

正如马克思所说,人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产物。革命可以破坏旧的社会关系,在新的社会关系下,便会有一代新人的成长。从这个意义上说,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创造人。“新民”即培育一代新人,新人在社会进步中诞生,又推动社会进步。但是,人的觉悟、品质并不总是机械地受控于社会关系。人们所受教育和自我修养同样十分重要。所以在深化改革开放的今天,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历史性任务。中共十八大报告中赫然列上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字清晰地在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规范了价值观方面的要求。这24字,继承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粹,也吸收了世界文明的成果,值得全民践行。我们深信,践行24字价值观就是当代的“新民”,这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

猜你喜欢
公德新民梁启超
梁启超:成为一个不惑、不忧、不惧的人
雷云:基于四种类型公德行为的教育策略
梁启超的开场白
太没公德
“隐私”是个公德概念
初中英语单项选择练与析
有感梁启超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