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 禾
作为本届政府的首次中央巡视工作,本轮巡视规模与往年相仿,但正式启动前,运行10年的中央巡视制度迎来变革。现在10个巡视组的工作已全面展开。“有人说,巡视好比‘千里眼’、‘顺风耳’,我看这个比喻非常恰当。”对于中央巡视组的作用,中纪委原副书记干以胜作出如上评价。中央巡视组怎样担任党中央的“千里眼”和“顺风耳”?如何才能既“找到老虎”,又“抓到苍蝇”?
中央巡视组以巡视稽查省部级“高官”为主。重担之下,谁有资格担任巡视组组长?
中央巡视制度可追溯到1996年十四届中纪委六次全会的“选派部级干部到地方和部门巡视”。2003年,中央巡视制度正式启动,共设立了5个巡视组,属中纪委、中组部联合办公副部级巡视工作办公室。2009年更为现名。
2009年出台的《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试行)》(以下简称《巡视条例》),进一步明确了中央巡视组的巡视范围: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同级政府党组领导班子及其成员,人大常委会、政协委员会党组领导班子及成员。
因为监督的是党政“一把手”等地方高官,所以对巡视员特别是巡视组组长,提出了高要求,必须具备“火眼金睛”和抗压能力。十年来,巡视组组长多由具有丰富党务工作经验、组织工作经验的干部出任,而且级别很高,一般是正部级领导。
巡视组到达地方后的具体工作鲜见于报端,巡视地方如何打响第一枪?
目前,分赴江西、贵州、重庆的巡视组和进驻中粮的巡视组,都公布了联系方式,甚至公布了手机号码。
这是遵循《巡视条例》的要求。中央巡视组到地方后,第一件事是“打招呼”,与当地副省级以上干部、组织部和纪委领导,召开见面会;第二件事就是“接地气”,通过当地主要新闻媒体,公布巡视监督范围、时间安排、联系方式。
之后,中央巡视组的具体工作进展鲜见于报端。“不张扬、不违纪、不违法、不引起社会轰动、不影响地方工作”,此系巡视组的原则。但得知中央巡视组抵达消息后,一些地区曾出现排队等待接访的场景。
2011年4月初,中央第四巡视组抵达上海后,尽管驻地门口明显位置立有信箱,供群众投递反映问题的资料,但大量群众仍选择跟中央巡视员直接对话。巡视组采取了“号牌预约”方式,先排队领取登记表、递交材料,再敲定会面时间。
中央巡视组在地方一般停留两到三个月。如何在90天里掌握地方实情?
《巡视条例》赋予了巡视组9大权限,除了大范围接访,还包括民主测评;到下属单位走访调研;与领导和群众个别谈话等。
上述权限中,“个别谈话”使用率最高。原中央第二巡视组组长祁培文说,“个别谈话”是巡视组最重要、最基本的工作方式。该巡视组曾在《巡视工作要点》一文中说,之所以以“个别谈话”为主,源于“大家在一起,顾虑较多,很难讲出心里话,更不愿意涉及对某位领导同志的具体评价”。
巡视期内,“个别谈话”对象少则一二百人,多则三四百人。“个别谈话”遵循“层次”,第一层是副省级以上领导,除了分管工作,个人家庭情况如子女、爱人的职业、收入,都要涉及;第二层是局级干部,谈话重点侧重于“对省委和省委领导的意见”。此外,还会根据需求,找退休干部、企业领导、人大政协干部,以及群众,逐个面谈。
在祁培文看来,“个别谈话”有技巧,“要说硬话,不说软话,不说错话,不说过头的话、没有根据的话、模棱两可的话”,而且还要有听话外音的本事。
此外,街谈巷议也是中央巡视组的重点。《巡视工作要点》中说,群众议论的焦点,折射出“领导干部八小时以外的活动真相”,“这些议论提供了较有价值的信息,并在后来巡视中得到证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