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振雄
干部教育培训历来都是我们党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市县党校在“继续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和建设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党组织等方面责任重大、作用重要。
但近年来,市县党校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市县干部培训的档次开始越来越高,大量的干部培训开始往省级、中央级党校以及名校走,市县党校已经无法满足当地党政干部的学习需求;二是各单位注重了本系统干部的自我培训,独立开展干部培训工作,自筹资源,自定内容,培训工作已经成为各单位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能随时随地开展。相较之下,市县党校近年来虽然也有所发展,但在最根本的教学资源上却捉襟见肘。受制于基础设施和教师水平,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被边缘化已经逐渐成为事实。
要充分发挥基层党校在干部教育培训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就必须有一个全新的思路。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是改变目前市县党校尴尬局面的唯一出路。
第一,要创新“大培训”的思维理念。
所谓“大培训”理念,首先是师资力量的全网罗。不仅其他市县党校的师资,省委党校、中央党校以及各类高校的教师,都可以成为能够共享的资源。这就需要树立“只要有需要,全国的师资都可以成为市县党校师资”的理念,这样减少了培养和管理本校师资的财政负担和业务指导压力,效率高而成本低。其次是培训对象的全网罗。各级党政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的干部,乃至基层组织党员干部都可以是培训教育对象,市县党校甚至可以参与全国各地的党政干部培训工作,成为大培训中的一员。与此同时,岗前培训、任职培训、时事政治教育、中央和省级党代会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学习培训等等,都可以作为党校培训的工作内容。再次是培训方式的全网罗。要突破培训就是办班讲学的思维禁锢,积极地把现场教学、工作研讨、实地调研、经验分享等形式引入党校的课堂,除了特别注重党性教育,市县党校实际上还担负着提升公务员业务能力的培训职能。因此,如何提升干部工作能力的培训方式,应该受到市县党校的高度重视,传播知识理念的同时,训练能力的工作也要同步进行。
第二,推行项目制管理模式。市县党校培训工作一般要配合当地党政工作,围绕党政工作的中心工作开展本单位工作。在这样的背景下,日常工作需要不停地调整和修改,无论是人员安排还是具体内容的谋篇布局,都需要体现灵活性和机动性,因此,项目制管理模式就非常适应党校的需要。
项目制是一种根据任务要求,在不改变单位基本组织结构基础上,按照开展工作需要,将相关的工作人员召集起来而临时组成团队。项目结束之后,所有人员回归部门,项目组解散。项目制优势在于灵活,且管理成本低,便于分清责任和落实任务。市县党校可以活用项目制管理的特点,将原有的组织结构调整为四大块:培训部、调研部、联络部和综合部。培训部负责日常培训的组织,包括确定培训内容、培训对象、筛选师资和培训效果的评估考核,具体工作可以请其他三部门的人员介入,组成某个项目培训的项目组;调研部负责调研和各类型的研讨工作,特别是工作调研内容和项目的确定以及各类专题研讨工作的组织,都是其日常工作的中心,也可以请其他三部门相关的人员参与其中;联络部负责对外的联络工作,包括交通食宿的安排和宣传策划。综合部负责党校内部行政方面的各种事务,协调与党委政府人、财、物等各方面的关系,工作重心在于辅助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三,依据特色,打造具有专业特色的干部培训基地。从企业成长的经验中,我们可以得到很多的借鉴。中小企业要在竞争激烈的环境抢得一席之地并从中成长壮大,一般有两个选择,一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二是成为大企业的附属,与大企业结成联盟。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提示我们,必须要有自身的特点,必须要善于互相合作。
市县党校当今的发展也可以从中小企业生存之道中悟出一些道理。首先,有条件的地区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找出自身的优势所在,特别是干部培训工作具备的与众不同的特色,围绕这个特色,打造出属于自己有而他人又无法模仿的竞争优势。其次,善于与省级党校结为战略联盟。通过与省级党校的合作与协作,分担省级党校的部分教学任务。省级党校培训工作与市县党校相比,不仅数量多而且内容也多。全省干部需要提升的能力是多方面的,需要接收的信息也是全方位的,市县党校也可以主动与省委党校合作,把本市县党校作为省委党校培训系统中某一方面的重点教育基地。与此同时,市县党校要规划本地区的培训工作,掌握省级党校的培训动向和培训工作内容,随时随地将信息传递到当地的党政部门,为有需要的单位提供服务,帮助当地干部找到最好最合适的培训时间和内容,推动干部工作水平的提高。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