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红
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博士说过:“什么叫学问?就是要学会怎样问。”他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只是一个教学上或技能上的实验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就需要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需要有创造性的想像力
因此,教会学生质疑、敢问是非常重要的。教学中。应激发学生产生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一、给学生质疑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想问
传统教学中的一问一答几乎没有给学生提问的机会,也没有创造条件让学生探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学生养成不爱问问题的习惯。因此,教师可通过设疑形成“问题”空间,促使学生为“问题”而思,为“问题”而问。
平时教学中,可以鼓励学生开展“一日一疑”活动,让学生每日有疑,持之以恒,让质疑落到实处。如同桌之间相互质疑、小组讨论质疑、全班集体质疑、教室后墙上开辟“每日一疑”等,给学生充分质疑和相互交流的时间。
问题意识的培养,仅靠书本、课堂是不够的,教师要善于把课内外结合起来。课堂中,书本上的问题要引导学生在课外做深入地认识和进一步探讨。这样,就给学生扩充质疑的空间,在对问题探索中,学生造成冲突,必然产生想问的欲望。
二、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让学生敢问
首先,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根据学科特点,因势利导。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论多么肤浅或异想天开,教师都不能嘲笑,更不能在语言或行动上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而要善于捕捉学生智慧的“火花”与“灵感”,推动学生不断发现和提出新问题,最终达到创新的目的。其次,让学生成为提问的主人。
课堂对问题的关注点要由传统的以书本设计的问题、教师设计的问题为中心向以学生自我需要解决的、自我发现的问题为中心转移。教师要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激励者和参与者,使学生由追求单一的考试成绩变为追求个性的张扬与自我的发现,敢于冲破对书本、教师以及权威的崇拜。在学习过程中,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向主动地探索知识转变。
三、激发学生探索兴趣,让学生乐问
好奇是人的天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平时要深入学生之中,具体了解他们学习上的认知特点和思维方式,摸清他们的思路脉搏,因势利导把握好问题空间,使对问题的探索正好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促使学生处于“愤悱”状态,从而激起学生乐问的兴趣。
可以把班上的学生分为几个小组,优差生搭配,以好带差,由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组长,组与组之间展开竞争。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质疑的积极性,并利用竞争机制,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为了能提出疑问,学生必须用发现的眼光来读书,才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期待着解决问题。这样就引导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探索转变,感受到思考、质疑的无穷乐趣。
四、教给学生方法,让学生善问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教师要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在平时语言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质疑、提问。
1.对课题进行提问。俗话说:“题好文一半。”经常推敲课题,有利于提高把握文章中心和结构的能力。如学习《梅花魂》一课时,学生就先对课题进行了质疑,提出:“‘魂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以《梅花魂》为题?”我对学生的质疑首先表示肯定,让学生就带着这个疑问来学习本课。
通过讨论,学生明白了文中的“梅花魂”不仅仅是指梅花的精神,更象征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中国人的气节。
2.对重点词句提问。在初读课文阶段,要求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句,而在精读课文时则要求的重点词句进行质疑,尤其是那些与中心紧密相关的词句。
教学《万年牢》一课时,强调学生抓住课文最后一段话“父亲教导我做万年牢,就是要做个可靠的人,实实在在的人……”来质疑,学生读完之后便问:“父亲是个什么样的人?做万年牢和做人有什么联系……”
从学生的频频提问中,我看到了学生思维的火花在闪烁,我帮助他们将以上问题归纳成一个问题:“父亲是个怎样的人,我从他的身上学到了什么?”鼓励他们抓住这个重点来学习课文,从中体会父亲做事认真、做人实在的品质,并借助板书清楚、有条理地讲述了三处“万年牢”之间的联系。这个问题贯穿了文章的线索,起到了“画龙点睛”之作用,为学习课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对矛盾处提问。如在教学《她是我的朋友》一课中。有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阮恒总是颤抖和哭泣呢?”一石激起千层浪,我启发学生动一番脑筋来思考。学生最后还进行了辩论,从错误一步步走向正确,从肤浅一步步走向深刻。
可见,对矛盾处进行提问是解决问题的不竭动力。此外,还可从课文的中心思想上,在细节的描写处等方面提问。这样的教学有的放矢,学生不仅能深入理解课文。而且促进了主动探究,敏于发现。
实践证明:只要启发得当,学生是能够抓住课文的重点和难点提出问题的。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比教师主观设计各种问题,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它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等待教师传授知识的习惯,消除了学生学习上的依赖心理,使学生成为主动探索者,把学习的潜力充分发掘出来。
(河南省洛宁县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