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春霞,张光全
(1.兰州园艺学校,甘肃 兰州 730060;2.甘肃省榆中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甘肃 榆中 730100)
榆中县北部地区属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半干旱雨养农业区,海拔2 330m,年均降水量350 mm,蒸发量1 400mm。小麦是榆中县半干旱区的主要农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20%左右。近年来由于品种单一,退化严重,致使旱地春小麦产量低而不稳。为了加快春小麦品种的更新换代,增加产量和农民收入,2012年我们进行了春小麦新品种(系)比较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参试春小麦品种为西旱1号、西旱2号、西旱3号、陇春27号,均由兰州农丰种苗科技开发部提供;对照(CK)为当地主栽小麦品种定西24号,由榆中县种子管理站提供。
试验在榆中县中连川乡中连川村进行,属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半干旱雨养农业区,当地海拔2 330m,年平均气温6.7℃,年降水量350mm,蒸发量1 400mm,降水主要集中在7—9月,无霜期120 d左右。试验地为沟滩平地,土壤为黄绵土,0~20 cm土层土壤平均容重1.27 g/cm3,土壤含有机质10.91 g/kg、水解氮50.0mg/kg、速效磷19.8mg/kg、速效钾238.9mg/kg。试验前茬为豌豆。试验随机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24m2(4m×6m)。播前结合整地基施有机肥30 000 kg/hm2、普通过磷酸钙225 kg/hm2、尿素75 kg/hm2。于2012年3月16日用3行播种机播种,每小区18行,行长15m,行距15 cm,生长期不再追肥。其它管理措施同大田。5月下旬至6月上旬分别参照李复宁、高智谋的方法观察锈病、白粉病病情并记载[1~2],成熟时每小区随机取20株进行考种,按小区单收计产。
严重度(%)=[∑(各病级叶片数×各相应病级严重度)/调查病叶片总数]×100
普遍率(%)=(发病叶片数/调查叶片总数)×100
从表1可以看出,参试品种均能在海拔2 300m的北部半干旱区正常成熟,全生育期以西旱1号最短,为145 d,较对照品种缩短5 d;西旱2号、陇春27号次之,为147 d,较对照品种缩短3 d;西旱3号与对照品种相同,为150 d。
表1 参试春小麦品种(系)的物侯期及生育期
从表2可看出,参试品种对锈病和白粉病的感病程度差异明显。对锈病的感病率以西旱1号和西旱2号最高,均为100%,较对照高85百分点;西旱3号次之,为80%,较对照高65百分点;陇春27号较低,为20%,较对照高5百分点。严重度以西旱2号最高,为70.0%,较对照高67.5百分点;西旱1号、西旱3号次之,均为15%,较对照高12.5百分点;陇春27号较低,为5.0%,较对照高2.5百分点,对照品种最低,为2.5%。参试品种对白粉病的感病率均为100%。以西旱1号感病严重度最高,为100%,较对照高92.5百分点;西旱3号次之,为40.0%,较对照高32.5百分点;陇春27号较低,为10.0%,较对照高2.5百分点,对照品种最低,为7.5%。可见,对照品种定西24号对锈病、白粉病的抗性高于其余品种。
表2 参试春小麦品种(系)对锈病和白粉病的抗性
从表3可以看出,株高以西旱2号最高,为83.7 cm,较对照高6.7 cm;陇春27号、西旱3号次之,分别为72.5、72.0 cm,分别较对照低4.5、5.0 cm;西旱1号最低,为61.8 cm,较对照低15.2 cm。穗长均较对照品种定西24号长,以陇春27号最长,为8.5 cm,较对照长2.3 cm;西旱1号、西旱2号次之,均为7.7 cm,均较对照长1.5 cm;西旱3号较短,为7.0 cm,较对照长0.8 cm。穗粒数均高于对照品种,以陇春27号最多,为38.3粒,较对照品种多13.3粒;西旱1号次之,为28.2粒,较对照品种多3.2粒;西旱3号、西旱2号最少,分别为27.5、27.1粒,分别较对照多2.5、2.1粒。千粒重除西旱2号较对照品种低外,其余品种均高于对照,以西旱1号最高,为44.7 g,较对照品种增加13.0 g;西旱3号次之,为38.3 g,较对照品种增加6.6 g。
表3 参试春小麦品种(系)的主要性状
从表4可知,折合产量以陇春27号最高,为1 962.5 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50.48%,居参试品种(系)第1位;西旱1号次之,为1 495.8 kg/hm2,较对照增产14.69%,居参试品种(系)第2位;西旱2号、西旱3号最低,分别为1 212.5、920.8 kg/hm2,分别较对照减产7.03%、29.40%。对产量进行方差分析,各品种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F=26.26>F0.01=5.99),进一步进行多重比较的结果表明,陇春27号与西旱1号、西旱2号、西旱3号及对照品种定西24号(CK)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西旱1号与西旱2号、西旱3号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与对照品种定西24号(CK)差异不显著;西旱2号与西旱3号差异达显著水平;西旱3号与对照品种定西24号(CK)差异达显著水平。
表4 参试春小麦品种(系)的产量
试验结果表明,参试春小麦品种以陇春27号折合产量最高,为1 962.5 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50.48%,居参试品种(系)第1位;西旱1号次之,为 1 495.8 kg/hm2,较对照增产14.69%,居参试品种(系)第2位。这两个品种田间表现生长整齐,综合农艺性状好,抗锈病及白粉病,产量高,可在榆中县北部高海拔半干旱区推广种植。西旱2号、西旱3号分别较对照减产7.03%、29.40%,且易感锈病和白粉病,建议不予推广。
[1] 李复宁.小麦条锈病严重度分级标准的研究简报[J].植物保护,1991(2):31-33.
[2] 高智谋,姚 莉,陈文忠.小麦白粉病不同分级标准的比较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1994(2):142-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