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 平 / 文
上海自贸区试验和建设,将撬动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助推中国经济成功转型。
7月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8月22日,中国(上海)自贸实验区正式获批消息公布。此举,被认为是释放体制改革红利的巨大利好。
这一改革试点的时间节点,是在全球化红利减退,中国经济30多年高速增长速度趋缓,中国经济正要迈过转型大坎的阶段。有人说,这是继上世纪80年代末实行“价格双轨制”物价闯关、90年代中后期进行市场化改革闯关之后的新一轮闯关改革,目标是创建“法制化和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以提升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什么是“自贸区”?“上海自贸区”对中国意味着什么?将产生哪些影响?本文将综合各方信息观察之。
自贸区分为两种,一种是广义的自贸区,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或地区通过签署自贸协定。这是在WTO最惠国待遇基础上,相互进一步开放市场,分阶段取消绝大部分货物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改善服务业市场准入条件,实现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从而形成促进商品、服务和资本、技术、人员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大区”。中国近年来积极推动的中日韩自贸区,即是广义自贸区。
另一种是狭义自贸区。1973年国际海关理事会签订的《京都公约》对此有定义:“指一国的部分领土,在这部分领土内运入的任何货物就进口关税及其他各税而言,被认为在关境以外,并免于实施惯常的海关监管制度。”
上海自贸区,即是“境内关外”式的狭义自贸区。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28.78平方公里,涵盖上海四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
自由贸易区通常设在港口的港区或邻近港口的地区,以经济发达国家居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球已有1200多个自由贸易区,其中15个发达国家设立了425个,占35.4%;67个发展中国家共设立775个,占65.6%。其中美国已有自贸区250个。
目前世界上有四个主要的自由贸易区,分别是阿联酋迪拜港自由港区、德国汉堡港自由港区、美国纽约港自由贸易区、荷兰阿姆斯特丹港自由贸易区。这四个自由贸易区的管理机构有着非常强的权威性。四国对四个自由贸易区管理机构的授权上大体相近,都是港区合一,成立经政府授权的专门机构,负责管理和协调自由贸易区的整体事务,投资建设必要的基础设施,有权审批项目立项。
自由贸易区面积大小不等。如阿联酋迪拜港自由港区是阿联酋全国最大的自贸区,面积135平方公里,港口有67个泊位,15公里长的码头,一个集装箱站和现代化的装卸设备。区内各类企业6000多家,22%的公司从事工业生产,75%的公司进行贸易、仓储和分销,3%的公司从事服务行业,其中世界500强100多家。而德国汉堡自由港,面积只有约16.2平方公里,拥有180多万平方米储存区,建有160万平方米的集装箱中心,设有火车站。外国货物从水上自由进出该区,有的须申报,有的不须申报,均不征关税;外汇交易均不作限制,方便企业间的贸易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这四个主要的自由贸易区特别着眼于与城市功能的相互促进,都进行了超前的整体规划和建设,带动了周边城市的经济发展,尤其是在金融、保险、商贸、中介等第三产业发展上,成效显著。
值得关注的是,自贸区已经成为国际贸易的强劲推手。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WTO多哈回合谈判陷入僵局,全球多边贸易进展缓慢,自贸区则成为“香饽饽”,方兴未艾。利用得好,将极大地推动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实力。如韩国,之所以目前在贸易领域强过日本,与其大力推进自贸区战略有关。
由于地缘政治等关系,中国作为全球贸易大国,却被排除在美国主导的几大自贸体系谈判之外。如美国主导的“TPP”(泛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和TTIP(泛大西洋贸易投资合作伙伴关系)等。
TTIP是国际经济史上规模最大的自贸区谈判,要将美欧这两大经济体之间的关税降至零,覆盖世界贸易量的1/3、全球GDP的一半,如果在预期内顺利谈成,则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世界贸易规则、标准和格局。TTIP和TPP的联手,有可能再次将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国家驱赶到国际贸易体系的边缘。届时,中国将面临着严峻的“二次入世”的危险。
由此可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创立,首先是应对外部严峻的国际贸易形势之举,是中国为融入TPP、以开放促发展的试金石。此举也是变“被动”为“主动”之举:与其被动地接受别人制定的规则,不如主动建设“自贸区”,以我为主地定政策、定规则,主动“拥抱”贸易、投资的自由化。
由于TPP是一个涵括商品贸易、服务贸易的综合协议,而服务贸易和部分高级商品贸易谈判,不可避免地将涉及政府补贴、知识产权保护规则等贸易伙伴国国内政策的制定。因此,上海自由贸易区涉及投资、贸易、金融、行政法制多项改革,以期营造一个“法制化和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体制,其中包括“全面开放投资领域、投资相关税费全国一致、增强服务功能等”,以应对国际经贸规则的谈判已由贸易规则谈判转向投资规则谈判的新形势。
投资自由化,是经济全球化的更高阶段。这要求上海自由贸易区体现三个转变。一是监管理念的转变,即从货物管理转变为企业管理;二是贸易体制的转变,即从现有的贸易壁垒、配额限制转变为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三是向开放型政策转变,如外汇政策和税收政策都将更加开放并具有国际竞争力。
为此,上海自由贸易区政策将以“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积极探索投资管理模式创新、扩大服务业开放、加快转变贸易发展方式、深化金融领域的开放创新、建立与试验区相适应的监管等制度环境”等为重点,实施一系列突破。金融方面的先行先试将是重中之重,包括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和构建离岸金融中心等。
尽管这种开放,引发了金融安全的担忧,尤其在涉及离岸金融业务监管、航运金融业务相关税收减免等方面。但改革不能因此停步,而必须更加注重金融体系的建设,注重风险管理能力的提高,注重金融人才的聚集,向建成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推进,打造亚太运营中心。
上海自贸区方案的核心是投资自由化,为投资和金融领域提供制度性便利。让我们来抄录一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的政策建议。
在银行服务方面,有两大建议:一是建议允许符合条件的外资金融机构设立外资银行、以及符合条件的民营资本与外资金融机构共同设立中外合资银行;在条件具备时,适时在实验区内试点设立有限牌照银行。二是建议允许区内符合条件的中资银行(含分行、支行)从事离岸业务。
在融资租赁方面,也有两条建议:1.建议融资租赁公司在实验区内设立的单机、单船子公司不设最低注册资本限制。2.建议允许融资租赁公司兼营与主营业务有关的商业保单业务;在期货交割方面,建议允许境外期货交易所在实验区内指定货设立商品期货的交割仓库;还有,建议放宽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国际船舶运输企业的外资比例限制,建议允许设立外商独资国际船舶管理企业;建议允许设立外商投资资信调查公司,建议允许设立股份制外资投资性公司,建议允许设立外商独资医疗机构等。
总之,在确保国家经济安全的基础上,上海自贸区将先行先试从未有过的“自由开放度”。但我们相信,这种自由度一定会有相应的管控度,如韩国就规定,不向外资开放银行、学校等47个行业和部门,另外还规定了一些领域开放的比例,实施的是“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此外,韩国还制定了一些贸易调整援助政策,以保护本国的相关产业等。
据悉,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的外资管理模式已逐渐成为国际投资规则发展的新趋势,世界上至少有77个国家采用了此种模式。所谓准入前国民待遇,是指在企业设立、取得、扩大等阶段给予外国投资者及其投资不低于本国投资者及其投资的待遇。所谓“负面清单,“是指凡是针对外资的与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不符的管理措施,或业绩要求、高管要求等方面的管理措施,均以清单方式列明。
上海自贸区将探索“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即定出一个投资领域的“黑名单”,在这个名单之外,“法无禁止即可为”。上海自贸区的98项试点任务中,将率先推进投资项目管理、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及变更管理、工商登记三个环节的改革。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先行先试和建设,与其说是外贸突围之举,不如说是中国转型的突破之举。
上海自贸区方案提出的主要任务是:探索我国对外开放的新路径和新模式,推动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和行政体制改革,促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优化经济结构,实现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服务全国的发展。
可见,中国要用自贸区来撬动新一轮改革开放。
上海自贸区的正式名称是“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代表的是国家战略,是中国顺应全球经贸发展新趋势,更加积极主动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这项重大改革是以制度创新为着力点,重在提升软实力,各项工作影响大、难度高。其影响,不亚于中国“入世”。
上海海纳百川的地理优势,使它在浦东改革开放后很快成为港口吞吐量位居世界第一的城市。选择在上海“先行先试”,是因为上海的浦东新区是一个在国际产业分工和国际资本流动最前沿的“中国平台”。它面对浩瀚的太平洋,背靠横贯九域腹地的万里长江。
2009年11月,上海综合保税区在浦东成立,它合并了洋山保税区、外高桥保税区(含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浦东机场保税区,发展迅速,贸易额已高居中国内地第一。区内已注册企业总部近200家,国际贸易结算中心达20个,拥有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亚太区分拨中心。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先行先试”,将使上海突破目前的条框,有望走出中国税制与TPP(跨太平洋贸易伙伴协定)、TTI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接轨、融合的创新之路,有利于全球跨国公司物联网、互联网的全球调拨,从而通过投资体制的突破,激发中国企业融合、创新、参与国际化能力的提高与普及。
上海自贸区或将成为中国主动开放市场,尤其是服务市场和资本市场开放的先行者。这样的体制机制创新,尽管难度大,但对上海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将检验上海有没有抓住历史机遇的远见和魄力、有没有承担国家战略的胸怀与勇气、有没有先行先试的知识与能力。先行先试,也将使上海获得更多的制度红利,对上海加快建设“四个中心”,进而建设成具有全球价值链“节点”功能的“全球城市”,是重大利好。可见的好处就有三条:
1)将使上海突破已有的条框,放宽税收、外汇使用等优惠政策,有利于跨国公司内部的全球调拨、会有更多的金融机构在上海注册开业。
2)将使得海上保险等航运服务业务在上海得以培育和集中,解决航运中心建设中金融支持的问题。
3)上海自贸区将有望成为贸易和购物零关税的自由港。免税和自由港将有利于吸引高端制造业,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加工、制造、贸易和仓储物流企业聚集,物流集聚效应将更加显著,将会促使上海成为继伦敦、鹿特丹之后另一大转口贸易港。
资本的优化配置会带来其他生产要素包括人才的优化配置。上海自贸区将通过要素市场的完善与软实力的提升,吸收、管理与运作好全球资本,吸纳和集聚世界人才,将引领中国经济走进“流”时代——产业是源,贸易、投资是流。
贸易、投资角度的改革流,将影响到产业之源,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产生深刻的影响,从而提升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一旦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就可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辐射长三角,进而服务全国,推动中国经济“升级”。
总而言之,建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有利于培育我国面向全球的竞争新优势,构建与各国合作发展的新平台,拓展经济增长的新空间,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