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文言文学习兴趣之我见

2013-12-11 09:18张淑艳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2013年6期
关键词:文言文思想情境

一、要重视“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真正的语文课堂应该书声琅琅,文言文学习尤其如此。学习文言文,必须重视“读”。老师要引导学生读得有节奏,读出韵味、读出感情,在读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想读、乐读。“读”要贯穿整个课堂教学,让学生通过读感受语言的魅力,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享受愉悦和快乐的心理体验。

笔者认为,在教学中范读、默读、朗读、齐读,必不可少。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字的读音,同我们现代汉语中的读法不一样,应特别注意“通假字”的读音。因此,需教师范读或让学生听录音读,以加深记忆。如,司马迁《陈涉世家》中,“将军身被坚执锐”一句中,“被”本字为“披”,应读“pī”;再如,《鸿门宴》中,“张良出,要项伯”,“要”的本字是“邀”,应读“yāo”。如此事例,不胜枚举。通过范读、听读,让学生读准了字音,掌握了停顿。然后让学生对照文下注释默读,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再个别朗读、组织齐读,教师加以点拨、鼓励。这样学习的兴趣更浓了,信心更足了。读多了,背诵亦水到渠成,对文意的理解亦会加深。

二、文言翻译,以对话代替传授,激发学生潜能

文言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读懂文言文,读会文言文,而达成这一目标的关键是能准确翻译。引导学生进行文言翻译时,教师应努力禁用传统教学中一讲到底、自我翻译的模式。我们要交给学生方法:让学生首先自译,再小组讨论,最后教师将重点词句作讲解。值得一提的是,运用这种讨论翻译全文的方法,由于很多地方是学生自己翻译的,所以学生比教师全文翻译时记得更为深刻持久。同时,学生也得到一点成就感,可以激发他们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并且也给了学生自主权,活跃了课堂教学的气氛。更重要的是以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代替讲授,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声筒”,学生也不再是只知死记硬背的书呆子。

在教学方法上,要立足教材和学生的实际,生动灵活,增强互动性,便于让学生接受。教师只有走进学生的精神领域,课堂上实现真正的平等对话,才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潜能,让他们感受到创造性学习的乐趣。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流之后则每个人会有两种思想。师生的思想通过平等交流,更能使知识得以升华,能力得以提升,师生之间产生认知的共鸣,正如“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

三、创设情境,以生动的情境代替单一的讲授

我通过多年的教学尝试发现,在文言教学中合理运用情境教学,能较好地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克服学生对文言文敬而远之的畏惧心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1. 教师设置与文本相关的故事情境,让文言文学习充满乐趣,展示了语文课堂独特的魅力。教材中的许多文言文以人物传记为主,与一定社会、时代的历史、政治相关,且史实中的人物、事件相互关联,生动的故事情节必然会激发学生学习乐趣。如果不联系史实和相关背景只是孤立地讲解课文内容,其结果只能是让学生感到内容枯燥、单调,压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教学效率自然是大打折扣。

2. 有针对性地设置问题情境,帮助学生开启智慧之门,体会文本内涵。为了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内容,增强学生学习兴趣,设置的问题应有启发性,既紧扣课文重难点,又抓住学生兴趣点。在提问过程中,如果遇到学生答不出或答错等情况,教师应及时给予点拨、启发,不要急于给出答案。学生一旦找到感知点,理解文字背后蕴藏的内容,他们就能在愉悦的情境中快乐学习文言文。

一个教师善于创设学生乐学的情境,这是其思想、才学、气质的体现,这种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并非轻而易举就能具备的。所以,在语文教学课堂外,教师必须提高和完善自己,才能使课堂生动活泼,也使学生乐于学习那些相对而言较为枯燥的文言文。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使学生真正乐于学习文言文,提高文言文阅读鉴赏能力,教师必须广开思路,探寻激发学生兴趣和学习动力的源头活水,真正让文言文蕴涵的思想文化如小溪流入学生心田,滋润他们的灵魂,甚至影响他们的一生。

作者简介:张淑艳,山西省汾阳市高级职业中学,讲师。研究方向: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文言文思想情境
文言文阅读专练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会背与会默写
文言文阅读练习
我得了一种叫手痒的病
极限思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一次函数中折射的重要思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