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堂教学应以“教”促学,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教学过程中教与学是一对主要的矛盾,而学应该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第一位的,也是最核心的。因此,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教学中关注最基本的学情,尊重学生个性特点的学习需求,认真反思学生学的特点,全面总结学的有效方法,精心培育学生学的机制。教学中应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关注学习过程,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为了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能真正参与“教”的活动,我每天都精心布置学生的预习作业,指导学生学会预习的方法,让学生超前学习,达到自学的目的。经过课前预习,在课堂上,学生们可以对例题自己进行分析,练习板演让学生间自己进行评改,课堂作业让学生自己讲评。而教师的任务就是适时地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研讨,在整个课程教学中起到导向与组织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理解正确的知识,教师以应讲得对,让全班同学都听得明白为基本要求。对于学生理解出现偏差及无法独立完成的问题,老师要进行及时的讲解与引导。对于课堂教学中语言简练清晰、思路条理清楚、方法新颖独特的同学,我们要及时给以特别鼓励。而其他同学对“老师”的讲课水平进行点评,学生为了能够在讲台之上“讲”出水平,让老师与同学对自己认可,不仅仅在听课时特别专心,努力学习“老师”的教法,而且在自学与写作业时,也能够做到专心致志,不懂就问,明确对学生的要求,让学生不仅要满足于知其然,更要了解知其所以然。一改过去传统教育方法的被动学习的毫无生机的学习局面,让学生对知识的探求成为一种自我表现的愿望,成为一种发展自我的需求。
二、教,要力求新颖,以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新的课程改革以前,受多年传统教育的影响,教师一节课尽管给学生们讲解了许多知识,但最后效果还是与愿相违,大部分学生总还是感觉很多知识点没有记牢。我们教师也不得不反反复复叮嘱我们的学生,督促学生进行反复机械的记忆。可表面上看学生是在聚精会神地在听教师的讲解,其实头脑中处于一片空白。现代研究表明,教师通过课堂教学进行知识传递的过程中,单纯依靠听觉获得知识,学生掌握的知识量大约仅有7%左右,通过视觉与听觉相结合获取知识,掌握的知识量大约为40%,而“视、听、做”三者结合起来,掌握知识总量可达到70%。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的“教”,明显地感觉到自己所讲的少了,学生学习锻炼的机会多了,学生掌握知识、理解知识的能力也提高了,学生讨论问题也更加深入了。学生在参与“教”的过程中,为了彰显自己与众不同的独特风格,常常在思路上别出心裁,最大限度地去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这无形中就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同学们为了能更好地在课堂上完成自己“教”的过程,通常会翻阅大量相关资料,去寻找同一问题的多种不同解法。有些同学还会亲手制作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具,全面提高学生理解知识、应用知识的教育目标。
三、课堂教学中利用学生的“教”培养其助人品质
在教学的活动中,让每一名学生都充满自信。表现欲强是学生对待学习的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但应避免学生在整个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一味只在乎自己的表现,以表现自己为目的,不顾及其它同学,这则形成了一种不良的心理品质。因此,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不断鼓励、发扬同学间形成的良好合作氛围与学生个人的良好心理品质。为了培养学生对待学习的积极进取心,我把学生参与知识交流“教”的过程,从众人瞩目的讲台引向几人合作探讨的课桌间;从面向全班的“教”引向面向小组的教。教学中我还经常开展同学间互教互学的活动,把全班同学分成小组,每个学习小组5个人,让优秀的学生带动后进生,让性格外向的学生带动性格内向的学生,最终达到人人有发展,生生有提高的教学目标。并且定期让各学习小组中不同程度的学生到讲台上进行“教学”竞赛,看哪个组的学生“教”得最出色。通过学生教的过程、教法的实施,同学们在学习中能够学会关注他人的学习状况,并主动给其他同学讲解自己掌握的知识,特别是对学困生的热情帮助,树立了他们学习的信心,提高了他们的学习能力,同时也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有助于全班形成团结协作、互助友爱的良好学风。
作者简介:陈泰(1959-),男,吉林镇赉人,吉林省镇赉县第一中学教师,中学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