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过程需要进行必要准备,虽然说学习准备包括许多方面,笔者认为知识准备是学习准备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但在教学实践中,学生的学习准备往往仅仅停留在一些学习用具的准备,很少涉及知识准备这一环节,这必然影响学习效率。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准备,笔者谈一些自己的一点心得体会,恳请广大同仁指正。
一、要让学生形成知识准备的意识和习惯
学习过程不仅是知识的获得过程,也是一种意识和习惯的培养过程。教学中,如果不对学生进行知识准备的意识引导和习惯养成,仅仅靠学生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去感悟知识准备,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许只有很少数人才能感悟到知识准备的必要性;绝大多数依然停留在无准备的状态之中。即使少数学生感悟出知识准备的必要性,也未必就能形成相应的习惯。知识准备要消耗学生的一部分精力。人都是有惰性的,只要教师不强调,众多学生依然不会主动进行知识准备的。形成意识和习惯是进行知识准备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意识和习惯的作用,仅靠外力强制只能是短暂的,其效果也必然是大打折扣的。因为在这种情况下,知识准备很容易停留在“应付的层面”。教师不可能全天候地跟随着学生,一旦不检查马上就停止进行。可见,形成知识准备的意识和习惯是非常必要的。
二、要让学生熟悉知识准备的内容
知识准备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预习。传统的预习就是在课前阅读课本,大概了解课本中的新知识以及学习障碍。而知识准备不仅要完成这些内容,还要明确这些新知识存在的背景和基础等。知识准备具体涉及主要内容如下:新课中涉及的新知识有哪些?为准备新知识做了哪些实验,实验中有哪些收获和新发现?与新知识有关的知识有哪些?在知识准备中查阅了哪些书籍资料或网络资源(要注明书的作者和出版社,如果是网络资源要注明网站地址等,为防止部分学生不认真准备而抄袭他人的)?有什么新收获和发现等。这些内容是与“知识准备表”密切联系在一起的。通过“知识准备表”的填写来督促和检查知识准备的落实情况。如,学习《种子的萌发》,涉及的知识有“种子的结构、种子萌发的条件、种子萌发的过程以及种子萌发过程中有机物和无机物量变化、种子萌发需要的营养来源”等。
三、要让学生明确知识准备的方法
知识准备毕竟不同于传统的课前预习。所以,其方法明显区别于传统的预习方法。知识准备要拥有一个较为丰富的学科知识资源库,资源库可以是网络的,也可是纸质文献的。资源库是进行知识准备最重要的条件,否则就无法进行知识的准备。拥有了合理的资源库后,要阅读课本熟悉新知识有哪些。这是进行知识准备最重要的基础。如果不晓得新知识有哪些,知识准备就无从下手,因为一切准备都是围绕新知识进行的。了解了新知识后,学生要逐渐学会从相应的资源库中选择需要的知识信息,这也是非常关键的。因为现在资源异常丰富,没有一定的选择能力,很可能会被资源所埋没而无所适从。当学生选择好了相关的知识信息后,还要进一步进行完成“知识准备表”。“知识准备表”是促使其形成知识准备意识和习惯的重要的方法,能有效促进学生进行知识准备。课前检查“知识准备表”,没有准备好的学生,除了点名批评外,还要让其在活动课时间进入图书室和电脑室进行准备。什么时间认真准备好了,再允许其参加正常的活动课。活动课对所有学生来讲都是很有诱惑的。一旦被限制,他们会感觉是一种巨大的损失。为了加大力度,偶尔还可以牺牲一部分课堂时间让学生进行知识准备。只要没有进行知识准备,就不进行新课,使其真正认识到不进行知识准备的严重后果。一个习惯的养成一般也就是20多天,只要坚持下来让学生形成知识准备的意识和习惯,知识准备就成为一种自主的行动,再也用不着教师的检查督促了。知识准备表的填写,还能够使准备的知识更加条理化和系统化,并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学生理清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学习新知识不再感到突兀,而是一种水到渠成。
其实,这种知识准备其实就是一种自主学习,为教师更有针对性地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种子结构”小学的《科学》中已经简要地介绍了,学生只要翻阅有关的《科学》课本,在结合自己生活经验,就能把种子的结构的知识准备好。经过准备,学生不仅对环境污染的种类和危害有比较清晰的认识,还会促使他们产生强烈的环保意识。
作者简介:马广胜(1976-),男,江苏徐州人,江苏省徐州市大庙中学教师,中学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