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仲怀,廖超明,谷守周
(1.广西壮族自治区测绘地理信息局,广西南宁530023;2.广西壮族自治区测绘地理信息档案资料馆,广西南宁530023;3.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北京100830)
完备性是指导航系统发生任何故障或误差超限,无法用于导航和定位时,系统向用户及时发出报警的能力。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系统的精度可以根据用户要求,采用不同的算法实现不同的精度控制,但系统的完备性信息无论在何时何地都是必需的,它是用户对系统所提供信息的可信程度的一种度量,包括系统给用户提供及时有效的警告信息的能力,是保证用户安全性的重要参数[1-3]。但到目前为止,导航系统的完备性还无法满足实用需要,且无论是在系统建设、标准规范,还是算法研究、用户应用模式等方面,国内外GNSS卫星导航系统的完备性监测研究还仍然处在进一步深化阶段,没有完全进入实用阶段。
当前我国北斗二代卫星定位系统进入试运行阶段,卫星系统面临完备性监测的问题。北斗卫星钟差的准确估计是向大量用户提供高精度、实时的定位信息的基础,同样北斗卫星的完备性监测成为势在必行的研究内容之一,为广大用户安全使用北斗卫星系统提供保障。目前广西区已建立起由6个站组成的BDS/GPS观测网,可实时接收、存储北斗观测数据,并进行相关计算。本文基于该区建立的BDS/GPS观测网,研究了BDS卫星钟差完备性监测方法,初步实现了BDS卫星钟差完备性监测。
卫星钟差实时估计的误差方程为
式中,Xr为测站坐标;Xs为卫星坐标;CΔCw为地球自转改正;Δion(i)为电离层改正;为对流层改正;δrel(i)为相对论改正;为伪距观测值对应的观测误差;为信号传播时延;C为光速。假定有m个基准站并同步观测n颗卫星,卫星钟差估计的误差方程为
式中,I为n阶单位矩阵;未知数 Δtk、Δtj,常数项是第i个历元的值。
对上述方程求解时可知,其法方程是奇异的,无法解算卫星钟差和接收机钟差参数。因此在本文处理中,选取一个接收机钟作为基准钟,求解其他卫星钟和接收机钟相当于该参考基准钟的钟差值。通过理论可以证明,在保证接收机基准钟的钟差精度优于10-6s的基础上,相对钟差和绝对钟差对用户定位结果是等价的,即把求解绝对钟差转化为求解相对钟差。设以某一测站的接收机钟为基准钟,则该测站的误差方程为
其他各站观测值的误差方程为
此误差方程与式(2)类似,其区别在于未知参数为n+m-1个,接收机钟差参数含义也不同。具体表示为
参数的估计本文采用最小二乘法,并求解相对卫星钟差参数。
卫星钟差的完备性监测是指利用BDS/GPS多个CORS站确定卫星钟差值,分析卫星在各测站上的残差,确定卫星钟差是否正常,进而确定卫星的可用性。假定某一BDS卫星的残差有显著差异,且超过限值,则可界定该卫星钟差质量较差,应给出示警信息,实现BDS卫星钟差的完备性监测。在进行分析时,根据卫星钟差的单位权中误差RMS及相应的观测值残差V,采用3倍或2倍中误差的方式进行简单的粗差识别和探测。
(1)数据来源
本次计算采用架设的BDS/GPS网中4个站(武鸣、坛洛、大王滩、伶俐)2013年7月25日(年积日206)的观测数据,采样率为30 s。
(2)结果分析
以BDSPRN2(GEO)、PRN6(IGSO)和 PRN11(MEO)为例,给出卫星钟差精度变化图,如图1—图3所示。
图1 BDSPRN2卫星钟差精度变化图(年积日206)
图2 BDSPRN6卫星钟差精度变化图(年积日206)
图3 BDSPRN11卫星钟差精度变化图(年积日206)
从图中可以看出,利用BDS/GPS网中4个站(武鸣、坛洛、大王滩、伶俐)7月25日(年积日206)的观测数据,对BDS系统卫星钟差进行了估计,从结果中可知BDS卫星的钟差精度大多分布在1~2 ns之间,从历元间变化来看,大多数历元BDS卫星钟差精度的变化较小,在个别历元出现较大抖动,但都小于 0.5 ns,总的来看,该方法可用于对BDS系统的卫星钟差精度的估计。
(1)数据来源
本次计算采用架设的BDS/GPS网中4个站(武鸣、坛洛、大王滩、伶俐)2013年7月25日(年积日206)的观测数据,采样率为30 s。
(2)结果分析
以 BDSPRN1(GEO)、PRN7(IGSO)为例,给出在对卫星钟差进行完备性监测中卫星钟差异常值的监测结果,如图4—图5所示。
图4 BDSPRN1卫星钟差精度异常值监测图(年积日206)
图5 BDSPRN7卫星钟差精度异常值监测图(年积日206)
利用BDS/GPS网中4个站(武鸣、坛洛、大王滩、伶俐)7月25日(年积日206)的观测数据,对BDS系统的卫星钟差进行了估计。在对其结果进行分析时发现:大多数卫星的钟差精度都优于3 ns,但是对于BDS卫星 PRN1、PRN7而言,在历元680~800处出现了较差的卫星钟差精度值,其钟差精度达7 ns之多,超过了正常值的3倍以上,可初步判定为在该历元处出现了异常值;同时采用信号质量监测方法,进一步对卫星状况进行判定,确定了该卫星的可用性。
本文基于完备性监测的理念,研究了BDS卫星钟差完备性监测理论,并基于4个广西区的BDS/GPS观测站开展了卫星钟差估计及卫星钟差的完备性监测。从估计结果可知,对于正常历元的卫星,其钟差估计精度应优于3 ns,对超过3 ns的卫星估计精度应开展卫星钟差的完备性监测;此外可同时采用其他信号质量监测方法监测卫星状况,为准确获取卫星运行状况提供保障。该方法初步实现了BDS卫星钟差完备性监测,为后续BDS完备性监测理论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持。
[1]秘金钟.GNSS完备性监测方法、技术与应用[D].武汉:武汉大学,2010.
[2]党亚民,秘金钟,成英燕.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原理与应用[M].北京:测绘出版社,2007.
[3]秘金钟.广域差分GPS完备性监测技术研究[D].北京: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2000.
[4]郭英.GALILEO系统完备性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青岛:山东科技大学,2006.
[5]叶世榕.GPS非差相位精密单点定位理论与实现[D].武汉:武汉大学,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