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IC卡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方式思考

2013-12-10 03:40杨芳
科技致富向导 2013年21期
关键词:IC卡机遇思考

杨芳

【摘 要】当前,在全球银行卡EMV迁移浪潮的推动下,我国IC卡产业正处在井喷式发展期,福建IC卡产业较之其他发达省市虽然起步晚,但具有起点高、定位准等优势,本文通过回顾和分析福建IC卡产业的发展历程,试对福建IC卡产业如何扬长避短、抓住当前的发展机遇、实现健康发展进行思考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IC卡;发展;机遇;思考

1.我国IC卡产业发展情况

1993 年6 月,国务院启动了以发展中国电子货币为目的、以电子货币应用为重点的各类卡基应用系统工程——金卡工程,开启了IC卡产业的高速发展之路。至2013年,我国IC卡产业走过了整整20年的发展历程,虽然面对经济增速放缓、人口红利渐失、出口汇率起伏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但仍然实现了全年销售30亿张、销售收入269亿元的业绩,比2011年增长17%,行业整体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IC卡(Integrated Circuit Card)又名集成电路卡,按照嵌入集成电路芯片类型的不同分为存储器卡、逻辑加密卡、CPU卡(Center Process Unit Card)三大类。存储器卡和逻辑加密卡由于加密性能低下,无法防止恶意攻击,应用领域小,异军突起后逐步淡出,市场需求逐渐减少,应用开始全面转向CPU卡。CPU卡也称智能卡,它就像一台没有显示器和键盘的微型计算机,具有数据存储、命令处理和安全保护等功能,保密性高,难以复制和破解,适用于电信、金融、社保、身份证、电子护照等领域。据Frost&Sullivan;公司研究报告称,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卡应用国家,几乎占据全球智能卡市场三分之一的份额。

我国的IC卡产业从芯片设计、模块封装、卡片制造、读写机具的开发生产、芯片操作系统及应用软件开发,到提供各类整体解决方案和技术支持服务,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其中,芯片设计、模块封装、芯片操作系统属于IC卡产业链的上游产业,卡片制造、系统集成、机具制造等属于下游产业,产业格局基本形成,上游产业主要分布在高校资源丰富、人才集聚的北京、上海、武汉,而广东、深圳、福建等其他地区分布的主要是下游产业的IC卡制造、机具制造和系统集成厂家。

2.福建IC卡产业发展回顾

福建IC卡产业的发展开始于上世纪末,起步较晚,行业整体水平不高,处于IC卡产业链的下游,以IC卡制造、系统集成和机具制造为主,在专业化程度、技术水平、市场占有率等方面都与国内IC卡产业骨干企业有很大差距。从九五到十二五期间,福建的IC卡产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本文对不同发展时期做出如下分析:

2.1九五、十五期间发展开始起步

九五(1996~2000年)和十五(2001~2005年)期间,公用电话卡和移动电话卡以合计9.55亿张的发行量有力推动了全国IC卡行业的发展。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湖北等十余家IC卡企业正是抓住了这一机遇实现了高速成长,并且在2004年国内企业在电信领域的IC卡出货量首次赶超外资企业,行业骨干地位稳固确立。

福建的IC卡产业在九五期间开始起步,至十五开始,涌现出一批IC卡企业,产品主要是POS机具、校园卡、公交卡、考勤卡等小型系统集成项目和维保服务。发展较快的企业有联迪商用、新大陆两家企业,产品主要集中在IC卡机具和系统集成方面。而大部分福建IC卡企业规模较小,竞争力弱,无法获得相关的IC卡行业准入资质,未能在如火如荼的电信IC卡市场中取得份额。尽管如此,福建IC卡产业已迈开了坚实的步伐,为今后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2十一五期间发展中兴勃发

十一五期间(2006~2010年),全国移动电话卡累计发行3亿张,成为这一时期的IC卡行业大卡。福建的兆科智能卡公司(以下简称“兆科”)抢抓到了这一难能可贵的发展机遇,投建IC卡厂,取得了一系列准入资质,成为了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中国电信集团、中国卫星通信等电信业客户的智能卡指定供应商,是福建最大的电信卡制卡企业。

十一五末期,《国家金卡工程全国IC卡应用(2008-2013年)发展规划》发布,明确要求未来五年社会保障卡要实现“一卡多用、全国通用”的建设目标,厦门的易联众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易联众”)敏锐捕捉到了这一规划中蕴含的发展机遇。在其首发招股说明书中明确写道:“本公司目前社保IC卡制作及相关读写终端等主要通过OEM方式实施,软件由公司自主研发。但由于采取OEM方式,相关研发进度、软件读写量和市场推广均受制于人。因此公司迫切需要加大投资,生产相关产品的核心模块”。2010年,易联众在创业板上市,以3,761.23 万元的募集资金投建社会保障卡及读写终端制作中心,并于2012年底正式投产,成为继兆科之后的第二家规模卡厂。这一时期福建的IC卡产业发展迅猛,并且在市场占有率和技术水平上都得到了很大提高。

2.3十二五期间发展机遇潜在

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是我国IC卡产业的飞速发展期。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EMV迁移计划,目前10亿张的在用银行磁条卡将全部更换为金融IC卡。同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启动了将社会保障卡加载金融功能的工作,即要在2015年末发行8亿张全国统一的具备金融功能的社会保障卡。扣除上述两卡的叠加数量,预计十二五末期,金融IC卡(含社会保障卡)的发行量将达到15.6亿张,金融IC卡全产业链将爆发出3000亿元的市场规模。

福建IC卡产业面对金融IC卡这块巨大的“蛋糕”采取了积极的应对行动。鸿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鸿博股份”)于2011年投建设了智能卡分公司,现一期工程已经正式投产,并正在培养自己的芯片操作系统(Chip Operation System)开发团队。2012~2013年,易联众、鸿博股份和兆科三家公司都先后通过了中国银联的严苛认证,取得了生产金融IC卡的相关资质,这标志着福建IC卡企业正在走向成熟,将成为全国IC卡行业的有力竞争者。这一时期,福建的IC卡产业敏锐地抓住战机,顺应市场需求在产品和技术升级等方面都有很好的建树,为日后发展成为IC强省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3.福建IC卡产业的发展机遇与思考

当前,福建IC卡产业虽有很大发挥,但整体水平仍然不高,大多数企业还是处于IC卡产业链的下游。但落后只是暂时的,只要福建政企同心、奋起直追、准确定位,及时加大对IC卡产业链的支持和投入力度,适当向利润丰厚的中、上游产业链拓展,福建省IC卡产业仍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优势,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3.1抓住发展机遇,瞄准高起点,乘势而上

十二五时期IC卡的行业大卡是金融IC卡,而目前全国老牌的卡厂均以生产磁条卡为主,因此,正面临设备、技术全面升级换代所带来的资金、人才等各方面压力,上升空间有限。而且,老牌的卡厂主要以卡体封装为主,并不掌握IC卡的核心技术,因此,利润空间被激烈的市场竞争挤压殆尽,甚至已经开始有企业倒闭。福建IC卡企业虽然起步晚,但起点高,投资规模、生产能力、技术水平均处于业界领先水平,这是老牌卡厂短期内难以实现的。同时,福建IC卡企业坚持稳扎稳打、着眼长远,在电信、社保和金融领域已经进行了长期的客户资源积累,对客户的需求和市场趋势有较为透彻的认识,瞄准的都是这三大领域的高端智能卡市场,有效避免了红海竞争,将会有机会获得较高的利润率和投资回报率。

3.2发挥自身优势,扬长避短,闯出福建IC卡发展之路

福建IC卡产业骨干企业中,易联众、兆科、鸿博股份、联迪商用、新大陆等公司主要处在IC卡产业链的下游领域,其中易联众、鸿博股份、兆科已经取得各项准入资质,准备进军金融IC卡市场,而三家公司各具优势。易联众的优势资源和产品主要集中在社保领域,并且具有良好的系统集成能力,其卡厂主要为自有项目而建;兆科的优势集中在电信领域,在卡片制造、销售通路方面有深厚的积累,目前转向金融行业客户,正处于市场启动期;鸿博的优势在于其具有深厚的金融行业客户服务经验,其卡厂完全根据金融IC卡的生产要求设计建造,并且积极培育自己的芯片操作系统研发团队掌握核心技术,但处于起步阶段,缺乏经验和知名度。

面对机遇与困难,福建IC卡企业应不骄不躁、稳扎稳打,首先可以从本省的IC卡项目入手,剖析案例,积累经验,提高行业知名度;其次在市场拓展方面可以发挥“农村包围城市”的做法,采用适合自己的市场战略,先从一些地方性银行、政府部门的小范围IC卡应用入手,从小到大,再拓展到全国性的客户,避免在成长期与行业地位稳固的老牌大厂进行正面交锋;第三还可以发挥“船小好调头”的优势,快速全面地响应和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实现与老牌卡厂的差异化营销;最后,福建IC卡产业之间可以加强横向技术交流与合作,发挥各自优势,互为补充,通过为客户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来共享客户资源,抱团发力,提升福建IC卡产业在全国的竞争力。

3.3积极引导和扶持,为企业排忧解难,促进IC卡产业提升与发展

为调整产业结构,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建设东部沿海先进制造业重要基地,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尤其是以“物联网产业:电子标签、智能卡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目前福建IC卡产业的下游产业链已经较为成熟,但卡片封装的利润极低,必须向解决方案提供商的方向进行提升,大力提高系统集成能力。同时,可以积极尝试自己开发芯片操作系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芯片操作系统,更加有利于掌握系统集成的主动性,不必受制于人,而采购不带芯片操作系统的芯片可以降低最多1.5元的采购成本,这对一张10元左右的IC卡来说是很大的利润空间。

可见,越上游的产业链对核心技术要求越高,相应的利润空间也就越大。当前,占IC卡成本60~85%比重的是芯片,芯片的研发和生产是IC卡产业链的上游产业,是IC卡技术的核心领域。而我国正在大面积推广的金融IC卡、电子护照采用的高端芯片均来自国外厂商,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目前自主知识产权的芯片与之相比在处理速度、安全性上尚有差距,而国外芯片厂商垄断了生产、测试这些高端芯片的核心设备和技术,坚持不向我国出口,设置了技术壁垒,造成我国高端芯片严重依赖进口,大量利润被国外芯片厂商攫取。目前,国内芯片厂商经过多年积累和发展,已经具备雄厚实力,其产品性能也在迅速提升,国家出于产业发展、国家安全等因素的考虑,也在大力推动国内高端芯片产业的发展。因此,福建IC卡产业可以加强与这些国内芯片厂商的技术交流与合作,提前进行产品测试和应用试点。

而目前芯片研发生产属于尖端科技,福建IC卡产业尚不具备条件,相较之研发芯片操作系统更具有可操作性。但研发芯片操作系统周期长、见效慢、人才难觅,福建IC卡企业一来可以通过自建团队进行研发,二来有实力的企业可以通过资本运作收并购较为成熟的团队为我所用。因此,相关部门可以研究出台一些配套扶持政策,如人才引进、专项研发经费支持、贷款贴息、项目对接等,积极引导福建IC卡产业在卡片封装、系统集成领域稳扎稳打、做大做强的同时积极向中上游产业链适当延伸,研发自主知识产权的芯片操作系统,着力为用户提供全面应用解决方案。此外,还可以通过“5·18”、“ 6·18”、 “ 9·8”等福建本土的经贸、技术交流平台,鼓励福建IC卡产业加强闽台、闽港、闽外交流,尽快形成IC卡全产业链的战略发展集群,聚集人才、技术、资金和市场优势,做大做强,促进福建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海峡两岸经济区实现跨越式发展。 [科]

猜你喜欢
IC卡机遇思考
再见,机遇号
指数再创新低 把握底部机遇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机遇
长春开通公交IC卡充值平
论基层央行推进金融IC卡行业 应用发展的困境与建议
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