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庭望
中华文化由四大板块构成:中原旱地农业文化圈;北方森林草原狩猎游牧文化圈;西南高原农牧文化圈;江南稻作文化圈。广西是江南稻作文化圈华南文化区的次文化区。中华文化四大板块结构由多个层次组成,即次文化区—文化区—文化圈—中华民族文化(见图1)。
中原旱地农业文化圈是中华主流文化圈,汉族的发祥地。其他三个文化圈为少数民族的发祥地,呈∩形自北向西向南围绕在中原旱地农业文化圈周围。北方森林草原狩猎游牧文化圈是阿尔泰语系民族分布,其三个语族民族的满通古斯语民族、蒙古语族民族、突厥语族民族由东北经内蒙古草原到西北整齐地排列。西南高原农牧文化圈主要是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的生息之地。江南稻作文化圈早期是越人的繁衍之地,它包括四个文化区。秦汉以后,绝大部分越人都变为汉族,只有华南文化区的壮侗语族民族依然保持民族特征。但江南汉化的越人其文化仍然顽强地存在,最主要的表现是语言,汉语的吴方言、越方言、闽方言、湘方言、赣方言、粤方言、客家方言都存在于原越人分布地区,不少生活习俗依然保持。基本没有越人分布的东北、华北、西南汉族人共说官话。
图1 中华文化板块结构
华南文化区包括广西、广东、海南三个次文化区。广西次文化区由桂东广东话客家话文化板块、桂北桂柳话文化板块、桂西壮话文化板块组成(见图2)。三个板块的共性如下:
图2 广西文化板块结构
第一,在经济上以水稻耕作为传统经济支柱,形成了以水稻生产为中心的农业生产链。辅以杂粮;经营亚热带水果甘蔗;海洋渔业和淡水养殖比较发达。秦汉时代,北海与广东的徐闻曾经是中国对外贸易的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北海处于主要地位。改革开放时代,北部湾成为对东南亚开放的前沿。广西各民族的农业生产门类,主要有以水稻为主的粮食生产,水稻转化物栏养禽畜,围绕田间作业的役畜驯养,以田塘为依托的淡水养殖,田埂地头佐餐果蔬种植。这几大生产门类都是以水稻种植为中心的。经过长期的实践,广西各民族总结出了一套相当完整的稻田耕作技术,包括季节安排、耙田、育秧、垫农家肥、插秧、耘田、沤绿肥、排灌、防虫、防倒伏、选种、收割、运输、储藏等环节,并有相应的生产工具。粮食作物主要有稻类、豆类、块根类,明代引进玉米。广西各民族不善于种植麦类。牧业在他们的经济生活中只占较少比重。其经营方式与高山农业民族、旱地农业民族、游牧民族的经营都有明显的区别。
第二,由于长期的稻作农耕,人们依赖于田块和田边的水源,依赖于田中的水稻收成和田里鱼虾,依赖于稻田里的鸭群,故而造成重农轻商的理念,安土重迁,乡土意识十分浓厚,虽然桂东南北流江和南流江曾经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陆上通道,两岸商业意识比较浓厚,但整个广西而言,市场经济意识总体逊于广东。
第三,政治上维护国家统一,维护国家领土安全、领海安全,抵御外来侵略,有爱国传统。先秦时期,壮侗语族民族祖先西瓯人和骆越人就建立了地方政权西瓯方国和骆越方国,秉承商周中央王朝“于疆于理,至于南海”①《诗经》:周宣王命令召虎“于疆于理,至于南海”。的意旨,开发岭南和南海。新中国成立后,在南海诸岛屿上发掘出了南方越人的文物,包括壮人使用至今的“金坛”,这就是明证。秦统一岭南以来,广西历代各族人民都勇敢捍卫领土和南海。尤其是宋代交趾李氏另立封建王朝以后,屡屡侵广西边境,都被广西各族人民粉碎。19世纪中下半叶法帝国主义觊觎滇桂领土,也都被粉碎了。这里从来没有离心的倾向,至今成为团结护边的模范之区。
第四,在文化思想上,以儒家思想及其传统伦理道德为核心,尊孔崇儒,重视教育,重视教化。早在南越国时代,赵佗“稍以诗礼化其民。”②参见黎崱《安南志略》。“南海尉佗居南方长治之,甚有文理。”③参见《汉书·高帝纪》。也就是传播儒家文化。南越国丞相吕嘉是掌握汉文化比较高的政府官员,在他的带领下,越人努力学习儒家文化,有70多人在宫廷中任职。汉代马援、锡光、任延等在岭南任职,都推行儒家文化。三国时,交趾郡太守士燮和兄弟士壹等都是饱学的经学家,对儒学在岭南的传播影响很大。广信(今梧州)还出现了陈钦、陈元、陈坚卿祖孙三代著名经学家,被誉为岭南越族儒士的代表。唐代在桂林和柳州建立了桂林府学和柳州府学,柳宗元还在柳州授徒,汉文化影响加大。宋代以后,府学、州学、县学、书院、私学兴起,以四书五经为教材,理学在岭南传播,壮族文人普遍崇尚理学,清代武鸣诗人刘定逌《写怀》一诗具有代表性:“万人山头万仞山,层崖绝壁小心攀。要从万仞峰头立,细把功夫问孔颜。”现当代,广西的文化思想状态基本跟上时代,跟上形势,在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共奔小康这些大问题上,与中央持一致。但传统的安土重迁、农本观念,仍比较浓厚。
第五,在军事上,总体而言偏重于防御,较少攻击性。军事战术灵活。历史上多出名将,如译吁宋、桀将、冯盎、侬智高、瓦氏夫人、袁崇焕、陆荣廷、李宗仁、白崇禧、李天佑、韦国清等,有爱国传统是广西各族的共识。北宋侬智高抗交趾蚕食邕州边境,熙宁九年(1076年)郭逵率领朝廷官军和广西壮族义勇讨伐交趾侵略者,明代瓦氏夫人率领俍兵远赴苏淞抗倭,近代冯子材镇南关大败番鬼,抗日战争的台儿庄大战和昆仑关大战,1950年代韦国清参与指挥的奠边府战役,都是名留青史的爱国之战。
第六,包容共处,民族团结,这是广西各族的共识。包容从壮侗语族民族开始,壮侗语族民族是岭南的土著民族,自秦始皇统一岭南,中原汉民多次迁入,都得到壮侗语族各族的包容。第一次是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留下20万人左右,下层军官和士兵大都娶越女为妻,丈夫的古汉语和妻子的古越语融合,产生了广东话,今广府人是他们的后裔;第二次是东晋十六国时期,鲜卑等北方民族进军中原,200多年战乱,中原难民涌入岭南,他们是客家人的祖先;第三次是唐末五代十国,中原又一次大乱,中原难民再次涌入岭南,加入客家;第四次是北宋时期,侬智高失败后狄青部分留戍,狄青是山西人,其兵将多来自山西平遥和河北河南等地,是为今广西讲平话的汉族人祖先;第五次是明末清初,朱由榔在桂林建立南明政权,其兵将多来自湖北湖南和西南,是为今讲桂柳话汉族人的祖先;清末到新中国成立,迁入广西的汉族人也不少。唐宋以降,瑶族、苗族、彝族、回族等民族陆续迁入岭西,融合成为广西的民族大家庭。对中原的几次大移民,无论是难民或留戍,壮侗语族民族族都能够包容。特别是对难民都给与帮助。外省来的各民族在包容的氛围中,共同形成了互相包容的地方氛围。在这种包容当中,壮汉两大民族起很大的作用。这两个民族都是农业民族,性格上偏于柔美,内向,坚韧,勤俭,吃苦,耐劳,生活习俗和文化心态比较容易交融。两个民族的包容共济,广西就成为民族团结的模范之区。在民族关系上,各民族都主张团结互助,互通有无,婚配自愿。
第七,风俗上以稻作文化为中心,形成浓郁的饮食文化、衣饰文化、居住文化、节日文化、人生礼仪。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民族地区,不同的文化板块,一方面保持独特的风俗,另一方面是趋同现象普遍。以饮食习俗而言,大米食品仍是广西各族的首选主食,米粉、粽子、糍粑、汤元普遍流行。辅以木薯、红薯、饭豆、南瓜、玉米、三角麦、小米等,麦类食品很少,挂面常常用来做菜。制作大米食品是广西各民族的特别能耐,经过漫长岁月的积累,形成了十多个系列的100多种精美的大米食品。每个系列都有众多花样,如米粥系列主要有白粥、紫米粥、肉末粥、肉末茴香粥、螺蛳粥、糖粥、鱼粥、大米玉米粥、鸡肉粥、菜粥、绿豆粥、饭豆粥等;米粉系列中有汤粉、炒粉、卷筒粉、鱼生粉、肉丝粉、酸粉、螺蛳粉、榨粉、三鲜粉、桂林粉、米线、鱼汁米线、壮家老友粉等候;在广西,从南宁、桂林、柳州到最偏僻的圩场,都会有粉摊迎客。副食主要包括肉类和菜类,肉类主要是稻谷的转化物猪、鸡、鸭、鹅以及鱼类。猪、鸡、鸭、鹅主要是用大米或米糠喂养的,大米转化物猪鸡鸭鹅肉仍是各族(回族除外)的主要副食。喜吃新鲜带叶青菜,煸炒七八成熟。不喜大锅混沌。
第八,在宗教上,道教是作为汉文化的一种载体普遍流行(回民除外)的。但民间仅作为一般的意识上的信仰,一般民众并不入教,所以总体而言,广西的广大城乡对宗教的意识是比较淡薄的,对佛教更是如此。广西宗教有一个独特的现象,即除回族以外,其他民族的宗教信仰往往是多教融合,在仪式中,在经典里,甚至在为数不多的寺庙里,往往出现儒道释师(即儒教、道教、佛教、民族民间原生型宗教师公教)共存,这在其他省区少见。一个民族可以信仰多种宗教。在南宁市区郊区蒲庙的一座庙宇里,三开间的中间一间供道教神,道教神右边一间为壮族民间宗教神,左边一间供佛教神,全国罕见。在壮族师公教的经书里,经常是儒道释师四教神一起被请临坛。在宾阳的老街,每个街段都有一个宗祠,但与全国各地不同的是,其他地方的宗祠是独姓宗祠,而这里是多姓宗祠,即这个街区各姓都把自己祖先的牌位放在同一个宗祠里,到时一同拜祭,不分民族和宗族,全国罕见。这实际从宗教上反映了广西民族间的和谐关系。众所周知,世界各地因宗教信仰不同或派别不同而发生冲突甚至战争,连绵不断。广西成为民族团结的模范之区,不是偶然,从宗教这样深层的意识形态上就奠定了基础。
由于生态环境、民族分布、经济生活、历史轨迹、生活习俗等各方面的差异,各个板块又都有自己的特点。
北部桂柳话文化板块主要包括来宾市北部、柳州市、桂林市和贺州市的东北部。由于这个文化板块与中原的联系比较便捷,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语言以桂柳话为主,兼有苗族、瑶族、侗族、仫佬族的语言。桂柳话属于汉语北方方言中的西南官话,与川、滇、黔汉话相通,也与湘鄂语略近。
喀斯特地形遍布,形成桂林山水,为广西山水分外秀美区域。气温适宜,没有桂南的酷热,比较凉爽,故杜甫说“宜人独桂林”。
水稻种植是这一板块的主要作物,次为杂粮,但杂粮比桂西要少,北部可种小麦。柑橘类水果有较大面积,尤以金桔出名。旅游经济是这一板块的支柱,优于其他板块。
教育比较发达,早在唐宋时代,就建立了桂林府学和柳州府学。特别是柳宗元在柳州授徒,使桂林和柳州成为历史上文化比较发达之区域。从桂林的碑林可知,儒家思想在这里影响很大。
桂林市和柳州市文化以汉族为主,受中原文化影响比较大。民族文化交融也比较多,这里除了汉文化,还有回族文化、侗族文化、瑶族文化、苗族文化、仫佬族文化,还受到湘黔文化较大的浸润,使桂柳文化呈开放状态。桂林市区既是风景名胜城,也是一个文化城,文化蕴涵深厚。其碑林达到2000多件。侗族大歌、苗族芦笙舞、刘三姐山歌和鱼峰山歌圩,现在又加上《印象刘三姐》,使桂柳话文化板块的文化愈加芬芳。流行桂剧、彩调。
在宗教上,受汉传佛教影响比较大。叠彩山风洞有佛像24龛98尊;伏波山还珠洞佛像36龛239尊;西山摩崖造像70多龛200多尊;隐山摩崖石刻106件。柳州市郊区蟠龙山有佛像摩崖雕塑群。
桂柳话文化板块的柳州市是广西的工业中心,柳钢和微型汽车、金嗓子、两面针名闻国内。
桂西地形为山区,少丘陵,多石山,少平原丘陵。为多山的喀斯特地貌,岩溶遍布,山形奇特,形状千姿百态,蔚为壮观。多溶洞,多地下河。石漠化比较严重。
这一板块为壮族聚居区域,包括崇左市、百色市、河池市、南宁市西北部、来宾市、云南文山州等。部分地区与汉族、瑶族、仫佬族、毛南族、彝族杂居。汉族主要居住在交通要道的县城。广大乡村主要是壮语,分布于乡镇的其他民族一般也都会壮语,县城为壮汉双语。
历史上曾经先后使用刻画文、古壮字,新中国成立以后创制了壮文。但官方长期使用汉文。
经济仍以种植水稻为主,因生态失衡,地表水容易流失,山区玉米种植已经占一定的比例,还种植豆类、薯类等杂粮。不谙商业经济。
特产众多,其中三七、八角、罗汉果等尤为著名。养殖家畜家禽。种植水果。但水力蕴藏丰富,红水河上可建10个梯级电站。锡等有色金属蕴藏量大,开发前景诱人。
民族文化有一定的保留,底蕴深厚,代表性如布洛陀文化、花山文化、大石铲文化、刘三姐文化、歌圩文化、铜鼓文化、节日文化、人生礼仪文化、土司文化等等,但流失比较多。如民族服装大部分地方流失。
与越南有2000多千米的边界,历史上为保卫领土做出很大牺牲。在改革开放年代,边境开设了许多小型通商口岸,使壮族分布区域南部成为开放前沿。
宗教属于本民族的是麽教和师公教,引入的道教已经变为壮化道教。壮族人对佛教仅接受其中如观音送子等个别观念,对整个佛教持淡薄心里,尤其不接受丛林制度。
民间民族风俗仍然比较浓厚,饮食民俗、节日民俗、婚俗、待客习俗、人生礼仪、歌圩习俗、丧葬习俗等在乡间仍有比较浓厚的保留。但受汉文化的影响比较大,吸收了许多汉文化。如居住习俗,干栏已经很少,改为砖木结构小楼房。不落夫家也演变为半落夫家。节日中汉族的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以及国家规定的新节日,壮人都予接受。
桂东广东话客家话文化板块主要包括贵港市东部、贺州南部、梧州市、玉林市、北海市、钦州市东南部和防城港市的一部分,地势向东南倾斜,丘陵遍布,面临南海的北部湾。气候炎热,雨量充沛,其南部多台风。
这一文化板块的民族基本是汉族,有少量的瑶族和壮族分布。历史上,其中部到南部曾经是壮族区姓、宁姓、闭姓和冼姓四个名门望族分布,因秦汉时北流江和南流江到合浦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陆路通道,中原丝绸和瓷器通过这里出海,经过千年流动,汉族广布,壮族不是迁移就是汉化,今桂东很少有壮族了。
由于是汉族分布,其语言为汉语粤方言(地老话)和客家方言(新民话)。但因为粤语是古汉语和古越语融合而成的,故其底层仍有古越语的遗存,部分词汇接近壮语。所以桂东南粤语与广东的粤语是有区别的。也因为如此,新壮文除了吐气音,基本能够记录粤语。
丘陵地带决定了这个板块的水稻耕作占有绝对优势,甘蔗的长势也优于其他板块。海洋经济是这个板块南部的特色,南珠的采取和培育,海里鱼类的捕捞,成为不可或缺的经济生活。荔枝、沙田柚、菠萝等亚热带水果闻名海内。
长期的丝绸之路的熏陶,人们的商业意识也比较浓厚,“玉商文化”值得研究。“玉林工业之魂”玉林柴油机厂为广西名企,业务遍及各省区和四大洲,子公司40多家,配送中心1000多家。
信奉道教,勾漏洞是中国道教的著名洞天之一。这里有北流道教第二十二洞天勾漏洞,有容县第二十洞天都嶠山,这是广西最著名的道教圣地。道教三十六洞天这里居然有两个洞天。难怪葛洪弃官不做,宁死勾漏洞天。都嶠山300洞天,中华之最。这里以道教为主,也有佛教,儒、释、道共居一山,国内罕见。广西宗教常常为多教共存,互不排斥,实为民族关系的折射。
“合浦珠还”传说,容县“杨贵妃”传说,博白美女绿珠传说,使人遐思。
铜鼓高峰三型号——北流型、灵山型、冷水冲型皆产生于这一区域,说明隋唐以前这里曾经是越人聚族之地。北流铜石岭是广西惟一保存比较好的青铜冶炼基地。
大师土壤,名将荟萃,容县将军达70多人。玉林的陶成和陶鲁抗倭父子,红军的李明瑞、俞作豫;博白的征高丽庞孝泰,近代抗法名将冯子材和刘永福,名将辈出。民国时期玉林市将军154名,其中容县就有70多名,黄绍竑、夏威、伍廷飏、马晓军等都是容县人。马晓军是陆荣廷的模范营营长,新桂系就是从这个营产生的,白崇禧、黄旭初、黄绍竑、夏威都是从这个营产生的。
南宁市现包括兴宁区、江南区、青秀区、西乡塘区、邕宁区、良庆区、武鸣县、隆安县、马山县、上林县、宾阳县和横县,其地理位置置于三个板块的中间,邕宁区、横县、宾阳县东临桂东广东话客家话文化板块;宾阳县、上林县、马山县北部北临北部桂柳话文化板块;马山县、武鸣县、隆安县西部和良庆区南部与桂西壮话文化板块相接,实际它们也是桂西壮话文化板块的一部分。南宁市有三大功能:
在历史上,在成为广西经济、政治、文化中心之前,就已经是三个板块文化的融合交汇点。正因为有这个历史渊源,历史上岭西的政治中心虽然长期在桂林、贵港和梧州,但从古骆越方国开始,南宁(古称邕州)就是桂南的政治经济中心。特别是东晋大兴元年(318年)晋兴郡建立,贞观六年(632年)改称邕州,元泰定元年(1324年)改邕州路为南宁路,南宁成为桂中、桂南政治中心,更是加重了她作为三个板块的文化融会的功能。正因为如此,1911年辛亥革命后陆荣廷首次将省会迁到南宁,众望所归。1936年新桂系迁回桂林就比较勉强,新中国成立后省会仍然定在南宁。从南宁的地理位置和目前的发展程度看,定在南宁这个三水连四方、三个文化板块交汇的城市,决策是正确的。在南宁街上,可以听到白话(粤语)、桂柳话、普通话、壮话、客家话、平话,在桂林、梧州、玉林就听不到这么多种方言,这正是多种文化会合的标志。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南宁的政治经济中心功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甚至成了我国中南和西南与东盟交往的中心城市。从目前广西的桂林、柳州、南宁三大城市来看,它们的功能已经定型:南宁——政治经济中心功能;柳州——广西工业中心功能;桂林——观光城市功能。
三个文化板块的文化在这里会合、交融,南宁市可以吸收各个板块的优势,发展自己。就拿语言来说,南宁市的壮人在操壮话的同时,一般都能够讲一些广东话、桂柳话,部分汉人也能够操壮话。有的还能够讲些瑶话。而桂东南汉族人一般不会讲桂柳话和壮话,桂北人一般不会讲广东话。在南宁街上,普通话还有普及之势,这和成都、昆明仍然保持西南官话形成鲜明的对比。文化交融使南宁市得益匪浅,以马山县为例,它虽然自然条件比较差,位居南宁市的西北角,但在历史上也是文化交汇之地。解放前,宾阳卢圩比较繁华,马山人经常经过古零镇、上林县去卢圩、横县、贵县(今贵港),卢圩、横贵港商人也经过马山运货到桂西。从隆山和那马还有两条陆路去南宁,桂西壮人常经过都安和大化前去南宁。那马通过隆安和平果进入百色各县。隆山则经过红渡前往桂西;红水河则是马山对外交往的主要通道。所以旧时的马山县城地处十字路口。街上小旅店林立,夜夜客满,晚上从西华街、中学街、四达街经过,店铺里盲人给挑夫捶打解乏的声音不绝于耳。解放前,马山县城虽然以壮话为主,但街上买卖就有壮话、广东话、桂柳话和客家话交汇,就是壮话,也经常听到武鸣、上林、都安、忻城的壮语次方言。正因为如此,马山虽然自然条件比较差,但马山人不闭塞,不保守,上学之风比较兴盛。由于受到四方的影响,马山的文化界人才辈出,现当代先后出了一批壮学家、文学家、教育家、戏剧家、美术家、书法家、歌唱家,不乏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高级工程师。中央民族大学竟有两位马山籍副校长,人们称奇;在国防科委里有马山籍作家;在原子弹研究所里有马山的运算工程师;在航空遥感探矿这样的高科技领域里,也有马山的工程师。他们是马山的融合式民族文化孕育出来的精英。马山民族文化蕴藏深厚,这里壮族占到86%,比例比较高。三声部民歌、传扬歌、信歌、节日文化、饮食文化、人生礼仪、待客习俗、宗教文化,等等,都有其独特之处。马山文化人荟萃,得益于三个板块文化的交融。
各板块文化不单在这里交融,更是经过这里辐射。三个文化板块的文化,广西以外的文化,在南宁汇集,这不但是现当代,在历史上早就如此。然后,通过商贸、军政、学生等各种人员的往来,带到各地。这种交流,新中国成立以来日益频繁。这种辐射历史久远,例如,历史上汇集于南宁的广东和桂东商人,以南宁为基地,沿着左右江沿岸城市推广自己的产品,使左右江沿岸的县城的汉语为广东话所覆盖。平果、田东、田阳、百色市区直到田林和西林,街上的交贸民族语用壮话,汉语多用广东话。更早的年代,铜鼓的铸造技艺沿着右江东传,在邕州城汇集,再传到郁江东岸,产生了北流型、灵山型、冷水冲型三型铜鼓高峰型号。大明山北麓和东麓的龙母故事,本是上林、马山一带古时蛇部落的图腾崇拜,其图腾节日在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民间称之为迎断尾蛇“特掘”(daeggud),后此习俗沿着郁江和西江东传,在梧州和广东德庆等地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广西各地的美食,也往往通过南宁扩散。这些美食一般先在南宁落脚,然后再被带到各地,这些美食当中,桂林米粉、宾阳酸粉、巴马香猪、北海横县鱼生等多通过南宁被导引到各县城乡。旧时南宁市区的邕江上,挤满了小商船,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水上墟市,晚上停靠的小船连成一片海市,灯火通明,人群熙熙攘攘,交贸不亚于白日岸街。白天这些船只沿着左江、右江、郁江,把物资运往各地的同时连夜把文化带到各县。清代壮族诗人黄体元的《邕江杂咏》有生动的描绘:“大船尾接小船头,北腔南调话不休。照水夜来灯万点,满江红作乱星浮。”(其一)“小艇纷纷去复回,满江如市月明开。船头刚卖鱼生粥,船尾猪脚粥又来。”(其二)这些熙熙攘攘的小船,在将不同地方的文化传播他方,起了很大的作用。被称为“广西三绝”的南宁老友面、桂林米粉、柳州螺蛳粉,就是通过南宁市传播各地的。
广西的文化板块的共性和个性,是漫长历史的积累,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要从微观和宏观的角度,挖掘广西的传统文化,建设广西的新文化。挖掘、整合广西各板块文化的共性,在于使广西人有一种全方位的视野,发挥广西的优势,推进现代化事业,增强民族和谐,共同奔向小康。对不同板块文化的挖掘,意在使广西的文化多姿多彩,异彩纷呈,以便建设新时代的新文化。桂林山水已经名扬天下,龙脊梯田的海内外游客络绎不绝,敢壮山引来东南亚贝侬,北海南珠光彩夺目,隆安县正在抓住英国《自然》杂志报导世界水稻基因祖根在南宁市的契机将稻祖神山打造成为面向世界的稻作文化展示中心,宁明花山崖画、都嶠山的神韵还可以进一步发挥。广西还有若干文化“潜龙”尚未挖掘,例如北流江和南流江,秦汉时期中原的陶瓷和丝绸源源不断地从这里运到合浦,经南海的丝绸之路输送到世界各地,这两条“潜龙”至今未动;骆越人开发南海的功劳世人罕知等。广西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将迎来新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