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婚检女青年生殖健康状况调查

2013-12-08 06:11:28姜振泼朱本善巩向玲高玉晓任姗姗姜晓梅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3年1期
关键词:黄岛区避孕措施安全套

周 猷 姜振泼 朱本善 巩向玲 高玉晓 吉 宁 任姗姗 姜晓梅

1.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生院(100730);2.国家人口计生委科学技术研究所;3.山东省即墨市妇幼保健院;4.青岛市黄岛区计划生育服务站

近年来,随着人们性观念和婚姻观念的转变,我国未婚青年中婚前同居、婚前性行为、非意愿妊娠和人工流产等现象日益增多。未婚青年已经成为生殖健康问题较多的人群,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旨在调查青岛市婚检女性青年的生殖健康知识、婚前性行为和避孕行为,为开展生殖健康工作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以青岛市的黄岛区和即墨市为现场,于2011年8月~2011年12月对前来门诊寻求婚前医学体检服务的1 680名初婚女性青年进行了调查。实际发放问卷1 680份,回收合格问卷1 575份,问卷合格率为93.75%。

1.2 研究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结构化问卷进行资料收集。在调查开始前,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向调查对象讲明本次调查的目的与意义、调查方法和注意事项,征得同意后由调查对象在单独的房间自行填写。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基本特征、生殖健康知识、婚前性行为和避孕行为等。生殖健康知识总共15道题,其中避孕节育、妊娠/人工流产和生殖道感染/性传播疾病每个方面各5道题。每题回答正确得1分,回答错误或不知道得0分,满分为15分。满分60%为及格,即≤8分为不及格,≥9分为及格。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双录入方法,用 EpiData3.0软件录入数据,并进行逻辑核对。将获得的数据导入SPSS12.0中进行数据分析。统计分析方法包括统计描述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

2 结果

2.1 一般人口学特征

在1 575合格问卷中,黄岛区760份(48.3%),即墨市815份(51.7%)。调查对象年龄为25.28±2.71(20~40)岁,以20 ~24 岁(51.4%)为主,其次为25~29岁(43.8%)。职业为脑力劳动者809人(51.4%),体力劳动者 766 人(48.6%)。文化程度以大专及以上为主(47.9%),高中/中专和初中及以下分别占26.7%和25.4%。平均月收入≥2 000元的873人(57.6%)。本地户籍959人(60.9%)。

2.2 生殖健康知识

生殖健康知识回答正确率最低的3个问题是:“蚊虫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生殖道感染均有明显症状”和“性生活后冲洗阴道可避免患生殖道感染”,正确率分别为28.5%、35.0%和36.1%;正确率最高的3个问题是:“安全套在同房开始就应该戴,而不是射精前戴”、“紧急避孕药不可代替口服避孕药频繁服用”和“人工流产不可作为常规的避孕方法”,正确率分别为73.5%、69.1%和67.5%。

2.3 生殖健康知识得分及影响因素分析

调查对象的生殖健康知识得分为8.10±3.52(0~15)分。其中妊娠/人工流产知识得分最高,为3.01±1.51(0~5)分;避孕节育得分次之,为2.91±1.46(0~5)分;生殖道感染/性传播疾病得分最低,为2.18±1.37(0~5)分。生殖健康知识得分及格者784人(49.8%)。本研究以生殖健康知识是否及格为因变量(1=及格,0=不及格),将调查对象的年龄、地区、职业、文化程度、平均月收入和户籍所在地等作为自变量,引入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地区为黄岛区(OR=1.557)、文化程度越高(OR1=2.758,OR2=3.339),其生殖健康知识水平越高。见表1。

表1 婚检女性青年生殖健康知识得分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接下表)

(接上表)

%CI平均月收入(元)影响因素 对照组 β Waldχ2 P OR 95≥2 000 <2 000 -0.144 1.555 0.212 0.865 0.690 ~1.086户籍所在地本地 外地0.112 0.875 0.350 1.119 0.884 ~1.416

2.4 婚前性行为

在调查对象中,83.4%在婚检前已有过性生活史,其中曾经有性关系对象≥2个的占15.7%。首次发生性行为年龄为22.72±2.97(11~34)岁,20岁之前发生性行为的占18.6%。首次发生性行为的对象是恋爱对象的占94.1%,同学、同事、一般朋友、领导的占4.7%,一夜情对象、性工作者的占1.2%。首次发生性行为时,未使用避孕措施的占26.4%;使用传统避孕方法(安全期避孕和体外排精)的占11.1%;使用现代避孕方法(安全套、口服避孕药和紧急避孕药等)的占62.5%,其中使用安全套的占52.2%。

2.5 避孕行为

在1 313名有性生活的调查对象中,50.8%表示目前不打算妊娠,但51.1%在过去6个月内未能一直坚持使用避孕措施。在各类避孕方法中(多选),78.3%曾使用过安全套,24.9%曾使用过安全期避孕,曾使用过体外排精和紧急避孕者均为22.8%,口服避孕药占6.8%。在避孕药具获取途径方面(多选),62.3%曾在药店、超市购买,36.7%曾在医院、人口计生服务中心领取,自助售货机领取者占11.0%。

3 讨论

知识是改变行为的基础,只有当人们了解了足够且相关的健康知识,建立了正确而积极的态度,才可能去主动地完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改变[1]。本研究结果显示,调查对象生殖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不理想,不及格者达50.2%,回答正确率较低的问题集中在生殖道感染/性传播疾病方面。杨玉坤等[2]在广州市的调查也发现同样的情况。因此,有关部门应该继续加强生殖健康知识的普及,宣教内容应该全面并且重点突出。根据多因素分析显示,农村和文化程度较低的女性是宣教的重点人群。

本次调查发现婚前性行为发生率(83.4%)较1997 年涂晓雯等[3]调查(69.3%)和2002 年童传良等[4]调查(77.9%)有大幅提高。我们调查发现首次性行为的最小年龄为11岁,并且<20岁比例近20%,提示该人群于婚前过早开始了性行为。与涂晓雯等[5]的研究相比,首次性行为时采用有效避孕措施的比例有所增加,但未避孕或采用低效传统避孕措施的比例仍然较高。可见,较多的女性首次性行为时仍暴露于意外妊娠的风险。

本次调查发现安全套是该人群发生性行为时使用最多的避孕措施,与国内其他的研究结果相一致[6],但能够坚持一直使用的比例不高(48.9%)。传统低效的避孕措施使用占一定比例(安全期避孕24.9%、体外排精22.8%)。分析认为,一方面该人群可能认为使用安全套会影响同房的舒适度,另一方面存在侥幸心理,对各种避孕措施的认识不够全面。建议人口计生部门应加强婚前育龄人群避孕节育的宣传,促进安全、有效避孕措施的正确使用,提高其生殖健康水平。

1 郝欣,娄晓民,南秋红,等.小学生健康KAP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4):462 -465.

2 杨玉坤,徐娟,冯素娥,等.新婚人群生殖健康知识知晓情况调查[J].社区医学杂志,2010,8(6):63 -64.

3 涂晓雯,娄超华,高尔生.上海市未婚女青年生殖健康知识状况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1999,26(3):284-287.

4 童传良,康建中,庄留琪.婚前医学检查青年生殖健康知识现状和需求调查[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3,11(11):661-663.

5 涂晓雯,袁伟,娄超华,等.上海市未婚妇女的首次性行为[J].中国公共卫生,1998,14(10):637 -639.

6 付锦玥.徐州市云龙区婚前检查人群生殖健康知识及需求调查[J].哈尔滨医药,2010,30(4):32-33.

猜你喜欢
黄岛区避孕措施安全套
意外妊娠人工流产术后高效避孕措施弃用情况的调查研究
2009~2018年青岛市黄岛区肺结核流行趋势及结核杆菌耐药性分析
计划生育服务对女性人工流产后避孕措施的影响分析
探讨人工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对避孕措施的影响
环评中各类油罐大小呼吸损耗计算差异及防治措施——以黄岛区某码头油库为例
新型女用安全套的使用及综合咨询
青岛市黄岛区首例污染环境罪案例分析
青岛市黄岛区为所有中小学食堂配备营养师
探讨育龄妇女避孕措施选择及效果的影响因素
使用安全套,别入这些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