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明晓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北京 100061)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体育进步巨大,成就辉煌。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体育自身的发展,现有体育体制的制度效率由盛及衰,转型期的矛盾和利益纠葛凸显,中国体育正在进入一个解决“发展的问题”和解决“发展起来的问题”同步推进的阶段。从化解矛盾,寻求改革共识的角度看,以下9个方面的问题值得高度关注。
体育价值观,一般而言,是一个社会对为什么要搞体育的基本看法或者说是对体育功效的社会基本共识。从体育在人类社会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脉络看,体育的价值是普世的,尽管因政体国体、种族民族、历史文化、意识形态以及一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人们对体育价值的追求会有所不同,但总体而言,人类社会对体育的价值认知还是基本一致的,那就是体育是塑造合格公民的重要手段和媒介。体育的价值首先是对社会个体的生物学和社会学价值,即体育是养育、维持和完善人的身心健康,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孩童从生物人到社会人的身体养育和文化习得的重要途径,是成年人维持生命张力,提升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的重要方式。其次,体育的价值是对社会的价值,即体育是沟通人际、亲和社会的重要力量,是传播社会基本规则和对抗青少年犯罪的重要手段,是防止和弥合因种族、宗教、经济状况、阶级阶层等原因所产生社会疏离的有效途径。再次,体育的价值是对经济的价值,即体育作为一个积极健康的休闲娱乐产品,是满足人们消费性的参与型体育需求和观赏型体育需求的重要内容,是文化娱乐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琳琅满目的体育商品和各类专业市场构成的体育产业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拓展居民消费、扩大社会就业、增加社会财富都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最后,体育的价值是对国家的政治外交价值。体育作为一种全球公认的世界语言,作为人类情感的最大公约数,特别是体育以竞赛的方式呈现,都使得体育极易成为国家内聚民心、外展形象的政治外交媒介。“乒乓外交”,小球推动大球是一个例子;发展中国家通过举办奥运会、世界杯等大型赛事来宣示和平崛起也是一个例子。总之,现代体育的价值是多元和综合的,但体育价值的挖掘和展现又是分层和递进的。一般来说,体育对公民个体的生物学和社会学价值是基础、是前提、是根本,只有这个价值率先实现,基于之上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外交价值才能得到真实、全面、持续的展示。
或许是因为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面临着特别严酷的内外生存环境,或许是冷战时期两大阵营政治角逐的需要,抑或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的辉煌成就急于获得国际社会的承认,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中国体育一直奉行工具理性的发展理念,把为国争光,服务国家政治外交始终放在首位。具体到体育发展实践上就是政府直接管办体育,忽视社会力量,排斥市场力量,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在各类大赛中取得优异运动成绩作为首要工作目标。“有金牌就有业绩、有金牌就有一切”,成为了体育发展中的“硬道理”。在这样的价值观支配下的中国体育,围绕学校体育、群众体育构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就难以真正摆上议程,以市场化和产业化为追求的职业体育更是难以真正破题。这也正是为什么体育界拿了那么多的金牌,媒体和社会还不满意的原由,因为普通民众难以享受到体育发展的成果和好处。所以,新一轮体育改革,如果不能真正高举以人为本、以民为基的大旗,实现为国体育到为民体育、争光体育到生活体育的转换,改革共识将很难凝聚、改革方向也将很难确定。从这层意思上讲,体育价值观偏失,可以看作是制约当前我国体育改革与发展的灵魂问题。
新中国成立至今的60多年里,中国体育一直是在争光和超越的逻辑中前行。在体育发展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都较弱的实际情况下,任何争光和超越的想法都只能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办法来寻求局部的奋起和点上的超越,而政府利用掌控的资源和权力来直接办体育就是最实际也是最佳的选择。这种以政府直接办体育为基本特征的行政型体育发展方式(俗称的举国体制)就是这样形成的。应该说,这种行政型的体育发展方式在推动中国体育由弱国走向大国的征程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特别是在以奥运会为最高目标的竞技体育优先发展战略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体育自身的发展,民众不仅对政府应该提供的体育公共服务有了更高更为迫切的要求,而且对市场提供的优质体育服务和商品也有了实际的需求。民众快速增长的多元化、多样化的公共和消费性体育需求与单一政府主体有限的供给能力之间的矛盾正在成为制约当前体育发展的主要冲突。同时,政府直接办体育也在很大程度上压缩了社会和市场办体育的空间,体育社会化和产业化因与当下发展方式的逻辑冲突和利益冲突而陷入泥沼也不可避免。因此,在建设体育强国的新征程中,推动体育发展方式转变,实现体育发展由政府独轮驱动向政府、社会、市场、民众四轮驱动的转变就是必然选择。不从体制改革和机制转换的角度来扎扎实实地推动体育发展方式的转变,体育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都很难得到根本解决。
政府主导是我国体育发展的主要特征,也是“举国体制”的本质内涵。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的前30年,由于体育体制初建、组织和人才基础薄弱、基本物质条件较差,再加上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运行,民众体育需求较低等方面的原因,发展体育只能依靠政府。即政府建立至上而下的体育行政机构,并在各级行政机构下设立各类事业单位,开展人才培养和训练、竞赛工作,而群众体育则是依托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单位制,依靠行政命令来组织和推动。改革开放至今的30多年,尽管我们已经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单位制的社会组织结构也已经消解,体育的规模、结构和民众的体育需求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政府主导体育发展的格局仍没有改变,各级体育行政部门依然是管办不分,以办为主,这就带来了严重的政府职能错位的问题。应该说,在体育规模不大、结构简单、民众体育需求水平较低、发展目标单一(局部赶超,多拿金牌,为国争光),且体育的社会组织、市场组织缺失的情况下,政府直接管办体育不仅是不得已的选择,甚至还可以说是一个高明的有效率的抉择。但问题在于,今日的中国体育是全球规模最大的体育,我们不仅要为13亿人提供公共体育服务,还要大力发展体育市场和体育产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多层次体育消费需求,同时在竞技体育方面,我们既要保持优势项目成绩不滑坡,又要提升基础大项和集体球类项目,并大力发展我们还不熟悉的职业体育。显然,这样的发展阶段和发展目标,如果还延袭政府主导的举国体制肯定是难以为继。这不仅是因为政府不从办的职能中退出,社会组织和市场组织就难以发育成熟并担当重任,还因为覆盖13亿人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还任重道远。从这个意义上讲,新一轮的体育改革,让政府职能归位,让各级体育行政部门回归服务型政府就变得至关重要。
体育是一个社会文化现象,没有社会组织承载的体育不仅奇怪,而且迟早会出现偏瘫。当前我国体育在三大球上的困境、在体教结合上的窘境以及体育社会化、产业化迈不开实质性步伐,皆因体育组织化程度太低,特别是体育社会组织缺失。体育社会组织缺失,在我国不仅表现为在民政部门注册的正规社会组织缺失,更表现为民间自组织的草根性非正规社会组织的缺失。前者与我国社会组织从严管理的政策有关,尤其是“法轮功”非法组织出现以后更是如此,后者与社会转型期单位制消解而社区建设跟不上有关。当然,从体育自身来说,上世纪90年代中期推进的单项运动项目协会实体化改革,在迈开第一步即成立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后,就因既得利益者的形成和固化而难以继续推进有直接的关系。运动项目管理中心与运动项目协会两块牌子运营带来的是行政化管理习气越来越浓,金牌任务锁定越来越紧,围着国家队转的工作方针越来越强化,致使运动项目协会虚置和空转,地方协会、基层协会、团体会员和个人会员的发展和服务等这类基础性工作始终摆不上工作日程。总之,不论是外部原因还是内部原因,中国体育缺少覆盖全社会的网状社会组织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也是制约中国体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原因。中国体育要实现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奋斗目标,就必须找到迈进的道路和跨越困境的桥梁,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体育社会组织尤其草根民间体育社团缺失的问题,我们就找不到这样的路,也架不了这样的桥。
纵观世界体坛,当代体育早已跨越了业余体育、非职业化和非市场化体育的发展阶段。就连一直在喊着商业化将毁掉奥林匹克运动的国际奥委会也早早地向职业运动员敞开了大门,并聘请像尤伯罗斯、罗姆尼这样的商业精英来运营冬季和夏季奥运会,而这样做的结果是,奥林匹克运动在全球更加普及,奥运会的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国际奥委会自身也实现了由窘迫到富贵的华丽转身。按照我们的说法,这叫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双丰收。而欧美发达国家早在上一世纪就完成了业余体育归民生、职业体育归产业的制度变革,越来越多的运动项目走上的职业化和半职业化的发展道路,越来越多的职业体育联盟和职业体育俱乐部应运而生。职业体育作为先进生产力不仅催生了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体育产业,而且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带动大众体育发展、促进体育文化建设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一句话,在当今的欧美国家,市场在本国体育资源配置中已经发挥了基础性作用,市场机制也已经成为推动体育发展的一个核心机制。而我国尽管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就提出要搞活体育经营,并在90年代中期开启了部分运动的职业化改革试点,但由于体育管理体制改革不到位,政府仍然以计划的手段配置体育资源,以行政的手段在系统内自办体育,社会办体育和市场办体育的空间一直没有真正打开。同时,由于害怕权力的丧失和既得利益的流失,体育行政部门和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又近乎偏执地一致认定资本是魔鬼、市场是毒药,并把足球改革不成功归结为“都是职业化惹的祸”。在这样的思维定式下,我们在诊治职业足球顽症时开出的药方,总是用行政权力来控制资本权力,用政府力量来替代市场力量,而从来没有想过可能问题恰恰出在政府干预太多、行政权力过大、资本说了不算等方面。事实证明用行政权力来控制资本权力带来的是寻租空间、是钱权交易、是联赛参与各方的“囚徒困境”和离心离德。职业体育资本说了不算,市场机制不发挥作用是对规律的最大背离。总之,从欧美体育大国和强国的普遍经验看,把资本引入体育,让市场在各类体育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是推动体育又好又快发展的基本做法。新一轮中国体育改革不仅要大力发展各类体育社会组织,还要大力发展各类体育市场组织。因为,没有社会组织体育做不大,没有市场组织体育做不强。
学校体育是一国体育的基础,大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都扎根于这一基础,如果基础出现了沙化或板结,再好的种子也结不出硕果。当前我国体育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矛盾,很大程度上都与过去10年学校体育渐显全面危机有关。学校体育的危机表层是青少年体质的持续下滑,深层则是广大中小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渐失,就连过去最受学生喜爱的体育课也变得索然无味,魅力尽失。造成危机的主要原因,在我看来就是功利化的改革思路和办法。因为学生体质下降,就把体育课改成体育与健康课,把课外体育活动变成身体素质训练课,甚至增设体育中考,“以毒攻毒”。最近国务院办公厅又转发了《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并在《意见》中明确规定,“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三年下降的地区和学校,在教育工作评估和评优评先中实行‘一票否决’”。不难预见,今后的学校体育工作将变得进一步的功利化,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也将围绕体质达标和中考挣分来组织和“优化”,结果很可能是事倍功半,甚至南辕北辙。因为功利化的改革将进一步摧毁学生的体育兴趣,而没有兴趣引领和支撑的学校体育一定会生机难觅,每况愈下。化解学校体育的危机,一定要遵从教育规律和青少年身心成长规律,彻底摈弃庸俗的、急功近利的发展观,把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培养学生的体育技能,鼓励、发现和培养学生的体育特长作为根本,作为指针,并以此来改革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和评价体系,创新课间和课外体育活动的载体和组织形式,学校体育才可能转危为机。唯有此,阳光体育才能真的阳光,中国体育奋进的土壤才会厚实、肥沃。
群众体育是笔者一直不愿用的提法,因为它总是有那么一点“以阶级斗争为纲”味道。客观地说,过去10年国家体育总局在推动群众体育发展方面干了不少实事,群众体育这块制约中国体育发展的基础性短板也在不断地被补齐。但是有一个隐忧也不得不提,那就是当前我国群众体育存在明显的形式化、功利化、碎片化和脱离运动项目运行的问题。最近这些年,我们的确用体育彩票公益金为百姓建了不少全民健身路径,向百姓推广了不少行之有效的健身功法,也举办了各种形式的全民健身周和全民健身节,并针对不同人群搞了声势浩大的“亿万农民健身活动”、“亿万妇女健身活动”、“亿万职工健身活动”等。然而,希望通过为群众建一些全民健身路径、推介一些实用的健身功法,再搞一些全国性的造势活动来推动群众体育发展的思路和做法,对推动和保障老年人的体育锻炼确有帮助,但对促进全人群的大众体育开展,尤其是促进青少年体育活动的开展则存在一个不好的倾向,即群众体育脱离运动项目运行。从北欧、北美、南美以及亚洲日韩等大众体育开展较好的地区和国家看,扎根于项目发展的大众体育不仅基础牢靠,而且也活跃持久,易于形成活跃的生活方式和终身锻炼的习惯,特别是对激发青少年参与运动的兴趣,获得终身锻炼的技能,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都有明显的优势。我国的问题出在,群众体育是由各级体育行政机构的群众体育职能部门来主导和推动,本应在群众体育发展中起重要枢纽作用的各个运动项目协会(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却不在位、不发力。因为它们主要任务是多拿金牌,完成与总局签订的奥运会参赛任务,因此只能把主要精力放在各级国家队的建设上,而对协会的组织网络建设、会员发展与服务、群众性竞赛体系和项目文化建设等这些事关协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无暇顾及或有心无力。众所周知,运动项目是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共有的基础,只是竞技水平低的部分叫群众体育,高水平的、专业或职业化的叫竞技体育。任何一个运动项目协会都必须既抓普及又抓提高,只有把项目的普及工作认真做好了,项目的提高才会基础扎实、后劲十足。而我国现在的各个国家级运动项目协会不抓普及,是造成群众体育脱离项目运行的主要原因。从中长期看,一旦一个国家的群众体育长时间地脱离运动项目运行,那么不仅会出现国民体育兴趣和体育素养的下降,国民体质尤其是青少年体质下降,也会使支持竞技体育发展的人才基础、社会基础、市场基础和文化基础出现难以修复的断裂。不幸的是,这些现象已经开始在我国体育发展中部分地显现。现在应该是下决心纠正这种偏差的时候了!
竞技体育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最快的,也是成果最为丰硕的部分。从1984年首次参加夏季奥运会实现金牌零的突破,到2008年击败美国,首登金牌榜首位,我们只用了24年的时间。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我们又创造海外参赛的最优成绩,进一步巩固了在第一集团的座次。但是,当前我国竞技体育发展中也存在比较严重的不均衡、不调协、不可持续的矛盾,突出表现在结构偏态。一是业余体育项目与职业体育项目失衡,二是奥运项目与非奥项目失衡,三是奥运优势项目与基础大项和集体球类项目失衡。这三类失衡,尽管与竞技体育的发展阶段有关,但主要还是发展战略和体制机制上的问题。在过去两届的夏季奥运会中,我国传统优势项目(乒乓球、羽毛球、举重、体操、跳水和射击)分别获得了36枚和26枚金牌,占金牌总数的比例分别为70.59%和68.42%。其中乒乓球已连续两届实现金牌包揽,跳水、羽毛球也实现过一届包揽。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的三大球持续滑坡,男女足球和男排已经连续两届没有获得奥运会的参赛资格,而参赛3支队伍的成绩也每况愈下。田径和游泳两个基础大项,在奥运会上共有81枚金牌,而我们在北京奥运会只获得1枚金牌,伦敦奥运会上在游泳健儿有重大突破的情况下也只斩获6枚金牌。应该说,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推出奥运战略以来,我们围绕培育和打造优势项目的种种努力是极其成功的。只是随着战略实施效益的充分显现,再实施的话,必定会出现边际效益加速递减的局面,以及因竞技体育内部板块之间差距过大而出现整体结构崩裂的危险。在竞技体育发展初期,自身实力根本无法与欧美抗衡时,打游击战、迂回战、打集中优势兵力、断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的歼灭战(缩短战线,捏紧拳头,先发展小快灵女子项目)都是行之有效的,但是随着“敌我实力”的此消彼长和战略形势的转变,我们就要敢打“三大战役”,这样才能最终实现“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所以,新一轮我国竞技体育发展必须推动分类改革,切实把调整竞技体育偏态结构,实现竞技体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放在重要位置。具体思路是,彻底打破竞技体育体育部门一家办的封闭格局,全面推动竞技体育学校化、社会化和市场化,引导业余训练进学校、进社区,鼓励商业机构举办各类专项运动学校或俱乐部,建立大中小学相互衔接的竞赛体系。在解决了初中级运动训练社会化网络体系的基础之上,再根据各类运动项目的可职业化程度,将可职业化程度高的运动项目纳入产业化发展轨道,鼓励各类社会资本投资职业体育俱乐部,自组职业体育联盟,开展高水平的职业体育联赛。可职业化程度低的运动项目继续按举国体制的办法运行,即地市设中心体校、省市自治区设专业队、国家层面保留国家队建制,但要控制规模,进一步提高精细化和集约化程度,同时对纳入举国体制运行的项目要进行动态调整。当一个项目可职业化程度提高之后就要及时推向市场,譬如现在的优势项目乒乓球和羽毛球两个项目就应该从举国体制的运行机制中退出,转入职业化运行,把建立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项目联赛,推动乒乓球和羽毛球在全球的普及与提高作为主要任务。总之,竞技体育由一家办向大家办、由单一财政支持向财政和市场双重支持、由单纯的为国争光向为国争光与为国增利的有机结合,是竞技体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单凭政府一己之力不可能真正解决基础大项和集体球类项目的发展与振兴问题。
体育是游戏、是技艺,但更是文化。现代体育的发展除了需要宽厚坚实的社会基础和市场基础,还需要理性能动的文化基础。不在文化的高度上引领体育发展,我们就极有可能陷入体育价值观迷失的境地,跌入功利主义至上的泥沼,从而使体育走向它自身存在意义的反面。近年来,体育发展中倍受社会诟病的诸种问题和弊端,如金牌至上、假球黑哨、故意输球、奖金风波、球场暴力、项目管理中心分金牌、国家队队员遴选中的腐败、兴奋剂事件屡禁不止、运动员文化素养不高、退役安置困难、部分体育明星耍大牌、球迷不文明观赛等,都和这些年来我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忽视体育文化建设有关。体育文化是体育发展的深层动力,体育发展自身的向心力、凝聚力、协同力和战斗力,以及体育发展对外部的感召力、动员力和品牌影响力均来自体育文化。可惜的是,这些年来我们全力聚焦于备战,疏于体育文化的基础建设。尽管在备战中也开展了运动员励志教育,并在全行业弘扬中华体育精神,但是没有体育历史文化、体育器物文化、体育制度文化和体育核心价值观4个方面的配套建设,特别是离开丰富多彩、各具魅力的运动项目文化建设,中华体育精神就难免会因缺乏基础养分而枯萎,励志教育也很难不落入“搞军训、看升旗”的窠臼。从深层次上看,当前我国学校体育的危机、青少年体质的下降、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匮乏、职业体育的无序、体育产业的不振都和体育文化建设滞后有直接的关系。因为体育是竞技游戏的文化生成、文化习得和文化体验,每个运动项目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场域和文化样式,参与运动的过程就是体验项目文化的过程。遗憾的是,我国的体育组织尤其是运动项目协会,在推广运动项目时大多都是从技能学习和技艺角逐的单维度推进,忽视项目历史、项目礼仪、项目精神、项目荣耀和项目价值观的宣讲和传授,更缺乏系统展示项目历史、文化、荣耀的专项博物馆、名人堂、主题公园这样的项目文化设施,以及举办项目日、项目周、项目文化节这样的主题节庆活动。在单一的、功利化的运动导入方式下,孩子们不喜欢体育、不敬重体育,运动员和教练员不遵从行业规范,参与运动者没有归属感、荣誉感,以及体育产品和服务缺乏文化内涵、职业俱乐部和联赛缺乏市场推广资源、体育明星和体育品牌赛事难以打造等现象都很难避免。一句话,没有体育文化的勃兴,体育发展就缺乏内生的、持续的成长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讲,体育文化建设的全面振兴关系到我们能不能建成真正意义上的体育强国,因为体育强国决不仅仅是运动技艺上的强国,它更应该是国民体育素养的强国,国民健康活跃生活方式上的强国,以及真正能为人类体育发展提供新理念、新动力、新价值、新制度的国家。自古文兴民智,文昌国富。中国体育到了以文化体、以文促体、以文兴体的时候了!
[1]詹建国.2010年中国竞技体育发展趋势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1,(10):4.
[2]林显鹏.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9):17.
[3]任海,王凯珍,王渡,林洁,陈国强.我国城市社区体育的概念、构成要素及组织特征——对我国城市社区体育的探讨之一[J].体育与科学,1998,(2):28 -30.
[4]李相如,李丽莉.群众体育实践探索与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5]王景波.服务型体育行政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09,(6):14-15.
[6]易剑东.中国体育公共服务研究[J].体育学刊.2012,(2):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