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结直肠肿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观察

2013-12-05 00:39:50刘天秀
中国医学创新 2013年22期
关键词:胃肠功能直肠入院

刘天秀

护理干预对结直肠手术患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由于肿瘤患者术前都表现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情况,通过对其进行心理辅导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焦虑情绪[1];另一方面由于结直肠肿瘤切除术会引发胃肠蠕动的减弱甚至消失,进而导致肠道的吸收能力下降,胃肠功能不能顺利恢复,影响患者术后营养的摄取和恢复,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能促进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2-3]。本研究对结直肠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加强了护理干预,患者预后良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2年3-11月期间来本院进行结直肠肿瘤切除术的126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所有患者入院时身体状况良好,无合并其他严重疾病,且术前评估适合进行结直肠肿瘤切除术。其中对照组男38例,女25例;年龄39~75岁,平均(58.23±9.92)岁;BMI(23.48 ±3.92)kg/m2;结肠癌37例,直肠癌23例,结肠癌合并直肠癌3例。观察组男37例,女26例;年龄35~75岁,平均(57.87±9.43)岁;BMI(23.58 ±3.46)kg/m2;结肠癌39例,直肠癌22例,结肠癌合并直肠癌2例。两组患者间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及原患疾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如下护理措施。

1.2.1 术前访视 患者入院后,由责任护士热情接待,协助家属办理入院手术,并向患者和家属介绍医院周围的生活设施,加强与患者的沟通,热情回答患者和家属的问题,获得患者的信任。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患者的病情和手术期间的注意事项,普及疾病和手术的知识,告知手术的流程,使患者做到心中有数,增强其信心,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

术前给患者配备营养食谱,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于消化的少渣饮食,以增加对手术的耐受力;同时在手术前一晚及手术前2 h,分别给予1000 ml和500 ml的10%葡萄糖水,防止手术过程中低血糖[4]。

1.2.2 术中护理 保持手术室环境整洁舒适,播放舒缓的音乐,并注意保持手术室的温度。麻醉前与患者亲切交谈,给予鼓励和信心,减少其不安感。

1.2.3 术后护理 (1)疼痛护理:根据痛尺(VAS)评估结果,对患者适当的镇痛,在术中经硬膜外或静脉途径安置镇痛泵。降低手术创伤引起疼痛等应激反应,减少患者术后的不适感,缓解焦虑情绪,促进患者早期活动和早期进食,为患者的早日康复提供有力的保证。(2)协助早期活动:手术后6 h,当患者的生命体征恢复平稳后,尽早协助患者取半卧位,并及时翻身。术后24 h内,在充分止痛和选择性留置各种管道的前提下协助患者进行简单的上肢屈伸运动,鼓励患者自行翻身,及适当的下肢屈伸运动。术后第2~3天,鼓励患者坐起,双下肢离床,及时协助下床,进行缓慢的步行。早期活动能有效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预防肌肉萎缩。(3)饮食护理:术后患者仍有持续腹胀者,按摩患者腹部,通过促进血循环的改善而有效促使患者肠蠕动,从而加快胃肠功能的恢复。术后2 h,给予适量温开水,但要禁食,至肛门排气后方可进萝卜汤流质,1周后进半流质,选择易消化的少渣饮食。

1.3 观察指标 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术前及术后第3天的焦虑情况。记录两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等指标,比较两组间差异。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本次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 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间Zung焦虑评分比较 入院时两组患者间焦虑程度几乎一致,通过强化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术前、术后焦虑评分与入院时相比显著降低,同时观察组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间Zung焦虑评分比较(±s) 分

表1 两组患者间Zung焦虑评分比较(±s) 分

*与入院时比较及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入院时 术前 术后对照组(n=63) 59.36±10.23 58.33±9.25 58.67±9.66观察组(n=63) 60.14±10.33 42.44±8.76* 36.32±7.13*

2.2 两组患者间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缩短,并发率亦显著减少,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间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3 讨论

护理干预采用一系列优化细致的护理措施,能有效减少手术患者生理和心理的创伤应激,其核心是减少患者的创伤和应激损害。本次研究首先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术前访视,以增强心理干预,一方面取得患者的信任,增强患者对自身疾病的了解,能有效预防患者因不安而产生的焦虑情绪;另一方通过与家属一起鼓励患者,增强患者对疾病治愈的信心,能有效促进疾病的预后[5-6]。

术后疼痛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疼痛会增加患者的焦虑情绪,降低患者的食欲进而导致营养摄入不足而影响术后机体的恢复。本研究对观察组患者术后进行疼痛护理,以期降低由疼痛引起的术后应激反应,患者的不适感和焦虑情绪明显得到了缓解,促进了患者的预后,同时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7]。

手术患者通常由于长期卧床,胃肠道功能下降,胃肠道蠕动会明显减少;再加上腹腔手术过程中胃肠道较长时间暴露在外,很容易造成胃肠功能抑制,导致大量气体在肠腔内积聚,使得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腹胀不适及肛门不排气等一系列反应。术后要尽快协助患者进行床上和下床活动,促进患者的胃肠功能尽快恢复也至关重要。研究发现,协助患者早期活动,能有效缩短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改善患者预后[8-9]。

另外,本次研究还对观察组患者进行了饮食护理,术前禁食,但给予一定量的葡萄糖水,避免术中低血糖的发生。有研究表明术前给予葡萄糖水还能有效降低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术后根据患者的恢复状况,制定个性化的食谱,一方面保证营养的供给,另一方面又能有效避免不当饮食引起的胃肠道不适[10]。

总之,对结直肠肿瘤患者围手术期进行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焦虑情绪,并促进预后,实际临床中应该借鉴。

[1]王红,吴娜.心理护理干预对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前焦虑影响的临床分析[J].河北医学,2012,18(10):1463-1464.

[2]张明党.护理干预对肠道手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14(2):69-70.

[3]李学增.外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27.

[4]江志伟,李宁,黎介寿.加速康复外科的概念及临床意义[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7,27(2):131-133.

[5]王安先,李方燕.浅议手术室安全护理及术前健康教育的重要性[J].现代医药卫生,2004,20(8):682.

[6]姚文玲,于希香.急诊手术病人心理分析及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7,13(8):91.

[7]杜永红,张雪芳,张莉.腹腔镜结直肠肿瘤手术快速康复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4):344-345.

[8]方健.应用循证护理探讨结直肠肿瘤术后早期恢复肠蠕动的方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29):3779-3781.

[9]蒋俊梅.促进腹部手术后胃肠蠕动功能恢复的研究[J].南方护理学报,2004,11(11):7-8.

[10]朱维铭,李宁,黎介寿.加速康复外科治疗[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7,27(1):24-27.

猜你喜欢
胃肠功能直肠入院
四磨汤口服液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改善的作用分析
基层中医药(2022年8期)2022-11-17 08:43:04
住院医师入院教育实践与效果探索
18F-FDG PET/CT在结直肠偶发局灶性18F-FDG摄取增高灶诊断中的价值
促进患者子宫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
作文门诊室
作文门诊室
护理干预对腹膜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分析
作文门诊室
彩超引导下经直肠行盆腔占位穿刺活检1例
西南军医(2015年2期)2015-01-22 09:09:25
PPH联合消痔灵注射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4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