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太艳
在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中, 糖尿病足是最为严重的一种,往往容易导致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其病因在于糖尿病导致外周血管及运动神经出现病变, 引起患者局部缺血、足部变形、感觉障碍以及合并感染[1]。河南省信阳市中心医院有针对性地采取了预防性护理的干预措施, 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2011年4月~2012年4月收治的糖尿病病例60例, 其中男性为37例, 女性为23例, 平均年龄为58.7岁, 病程为1~16年。将两组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30例, 观察组30例。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30例患者采取常规的糖尿病护理。试验组30例患者则采取预防性的护理干预, 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 重点对糖尿病足的预防进行护理干预。
1.2.1 对血糖进行严格控制 若血糖长期处于较高的水平,容易因神经营养障碍而导致足部变形, 同时由于高血糖引起吞噬细胞及中性白细胞的功能受到损害, 无法使转移因子相应增加, 若出现反复的小损伤, 将严重影响到伤口的愈合,进而导致足部溃疡[2]。因此, 控制血糖是至关重要的预防措施, 可以通过定时使用胰岛素或服用各类降糖药物, 并制定相应的日常食谱, 改善新陈代谢, 促进足部病变的好转。
1.2.2 足部检查 通过模型指导患者如何进行足部检查,顺序为足跟、足底、足背、趾缝, 认真观察是否存在皮肤破溃, 并对足部进行按压, 以便发现是否存在感觉异常的部位,是否存在异常性的突起[3], 若有异常应及时就诊。
1.3 评估标准 对患者进行3~6个月随访, 对两组患者出现足部溃疡的数量进行对比, 并通过提问疾病知识及遵医嘱行为的方式, 对患者的掌握程度评分, 评分为0~10分, 得分越高则了解程度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评分采用(±s)表示, 以t及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与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病例未有出现足部溃疡者, 且具有较高的疾病了解程度, 遵医嘱行为得分也较高,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采取不同护理方式后效果对比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并发症, 由于糖尿病合并感染所引起的足部疾病、日常生活中穿鞋摩擦或其他外伤、自发性溃疡或足癣等, 均属常见的糖尿病足诱因。患者因周边神经出现病变, 从而导致感觉障碍, 容易引起损伤, 且极易破溃, 此外由于周边血管的病变导致局部的血流不畅, 容易引发坏疽, 严重者甚至可能导致截肢[4]。且治疗时间长, 容易反复发作, 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通过临床观察总结, 预防性护理干预应从足部的日常自我检查、足部清洁、运动防护、控制血糖等多个方面综合实行。总之, 在治疗过程中, 应利用采取一切可能的方式提高患者对糖尿病足的认识, 增强患者对糖尿病足的自我防护能力, 从而减少糖尿病足的发生率, 提高生活质量。
[1]杨青,钱晓路,白皎皎,等.社区糖尿病患者足部压力与足部保护知识的相关研究.护理学杂志, 2010,25(1):1-4.
[2]张爱荣.糖尿病足的预防及临床护理.当代医学, 2009, 15(28):119.
[3]杨岳,房辉,孙雪玲,等.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足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0,26(33):87-88.
[4]郑青,王静,杨红梅,等.糖尿病足坏疽截肢术围手术期患者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护士进修杂志, 2011,26(11):991-992.